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9-03 14:54:05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人教课标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你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长有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坚硬的贝壳会妨碍他们的运动吗?
一、软体动物
种类: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第二大门。
代表:河蚌、扇贝、文蛤、缢yì 蛏chēng等。
河蚌
扇贝
文蛤
缢蛏
外面有贝壳,柔软的身体包着外套膜,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双壳类
用足运动
用鳃呼吸
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
消化:水中的微小食物→口→胃→肠→肛门
河蚌的结构和生理
你知道美丽的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吗?
珍珠的形成:
其他软体动物:
石鳖背部有8个呈覆瓦状排列的贝壳,身体腹面有一个扁平的足,可以在岩石表面爬行或者吸附在岩石上。
蜗牛的贝壳为螺旋形,依靠大而扁平的足来爬行,足内腺体会分泌粘液,可以减少摩擦,头部有触角、眼等器官。
其他软体动物:章鱼和乌贼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
2、药用
3、装饰品
4、有些种类有危害(钉螺传播血吸虫病)
蝗虫

蜈蚣
瓢虫
蜘蛛
二、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经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的80%以上。
蝗虫的结构
气门
半月形薄膜
(听觉器官)
气管
蝗虫腹部
知识链接:
蝗虫危害玉米、高梁和水稻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它是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
其他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附肢分节。
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虾、蟹等)
2、药用(蝎、蜈蚣、蝉蜕等)
3、传份(蜜蜂、蝴蝶等)
4、科研(果蝇)
5、有些种类有危害(蚊、螨、虱、蜱pí等 )
动物类群 主要特征
代表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对比各种类群动物
水螅
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涡虫
身体两侧对称,背负扁平,有口无肛门
蛔虫
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身体由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
蚯蚓
河蚌
身体柔软,有贝壳和外套膜,用足运动
蝗虫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附肢分节
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足运动 D.都能形成珍珠
2.河蚌的呼吸器官是( )
A.体表 B.外套膜 C.鳃 D.肺
3.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B
C
B
4.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沙蚕 B. 对虾 C. 蜘蛛 D.蜈蚣
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气管 C.鳃 D.体壁
6.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水分蒸发
7.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 )
A.口器发达 B.体表有外骨骼
C.一般有两对翅 D.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A
B
D
C
8.取两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朝下并让其头部浸没在水中,让乙蝗虫的头部朝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的水中,结果是( )
A.甲蝗虫先死亡
B.乙蝗虫先死亡
C.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
9.很多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蜕皮
现象,这是因为( )
A.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外骨骼非常坚韧
C.骨骼可以防止提内水分的蒸发
D.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
B
D
10.请把下列动物与它们的特征分别用线连起来。
A.腔肠动物 ①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B.扁形动物 ②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
刚毛或疣足
C.线性动物 ③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环节动物 ④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
外骨骼
E.软体动物 ⑤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F.节肢动物 ⑥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
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