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水的旅行
水是生命之源
没有山就没有灵气,没有水就没有活力
淡水在哪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被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量比较起来,淡水量真是九牛一毛。
全球气候变暖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危机
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动植物群落分布影响
3.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分布类型影响
4.对人类健康影响
我们应该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应对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保护、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
水资源危机
目前全省年缺水量达到50亿立方米
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而污染水资源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水的污染
它们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等。
原油泄漏
湖泊酸化使大量生物死亡
被污染的水使大量生物死亡
水资源危机——赤潮
赤 潮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又称红潮。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节约用水 珍惜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
节约用水 珍惜水资源
交流与讨论:
我们在家庭生活中用水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列举出所有可能的节水方法。
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节约用水可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
如果不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熔化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C
课后训练
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
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
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C
3.今年3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
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
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成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升华
凝华
熔化
4.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60℃
C.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
D.该物质在B 点时全部变成了液态
A
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 其熔点是40℃
B.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A
6.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 。
(2) 。
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属于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水蒸气遇冷 凝结成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7.冬天,小红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 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
在洗漱间洗澡时,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是因为热的水蒸气遇 到温度低的镜面时,在其表面发生液化现 象,形成细小的小水珠,附着在平面镜的表面,人自然就看不清镜中的像。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