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38分)
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因其长相可爱,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深受人们的喜爱。大熊猫属杂食性动物,主要以箭竹为食,偶尔捕食竹鼠。在四川、甘肃等地生存着野生大熊猫。
(1)根据对大熊猫的描述,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箭竹→大熊猫→竹鼠
B.大熊猫→竹鼠→箭竹
C.箭竹→竹鼠→大熊猫
(2)假如大熊猫栖息地中的箭竹大量死亡了,对这条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
(3)大熊猫有时会“光顾”周边小山村觅食,造成庄稼受损,有些村民建议把这些“不速之客”送到动物园中饲养,对这个建议,你赞同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2.认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通过茎里的导管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实验过程:
( )→( )→( )→( )→( )
⑴在其中一个容器加入一药匙红色色素,搅拌均匀使水染色。
⑵分别取出浸泡在液体中的植物,截取一段茎,将茎纵向剖开,
观察现象并将发现记录下来。
⑶取两个透明容器,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
⑷选取两条带花的枝条,分别插入两个容器中。
⑸准备一种开白花的植物。
3.完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①制作准备:透明塑料瓶、田螺、水、浮萍、细沙、虾、石块、水藻。
②将 剪掉上面一部分。
③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 ,再装人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④在瓶里种上几棵 ,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⑤植物存活后,再放入 等小动物。
⑥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生态瓶。
4.用一些沙子、金鱼藻和小鱼做成生态瓶,瓶中这些沙、金鱼藻、小鱼之间( )
A.有的存在食物联系 B.它们构成食物网 C.只有食物联系
5.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
(1)我的猜想: 。
(2)要改变的条件: 。
(3)不改变的条件: 。
(4)试验方法:
(5)我的发现: 。
(6)我的结论 。
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
1.把一组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球的大小 B.球的轻重 C.球的形状
2.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比如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水、空气等必须的条件。
3.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防御办法,我知道的办法有( )、拟态、( )、蜇刺、喷射毒液等。
4.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
5.尺蠖的身体形态与( )相似,便于它在草丛中捕食时防御敌害。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小海马是在爸爸的哺育袋中孕育而成的。( )
2.科学的研究计划可以保证研究规范、有序、有利于证据的搜集。( )
3.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不同。( )
4.干燥的花生、 黄豆种子不容易发芽,潮湿处的花生、黄豆种子很容易发芽,这类现象使人想到种子在有水的地方容易发芽。( )
5.生态瓶中的水最好用新鲜的自来水。(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1.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小华调查了本班4名同学每天的饮水量,由此估计出全校600名学生一天的饮水总量。你认为他的这种估计准确吗?为什么?你有更准确的估计方法吗?
六.综合题(共3题,共16分)
1.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到什么?
3.在田野里生活着“小草、蝗虫、麻雀、鹰”等动植物,请根据它们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C
(2)竹鼠和大熊猫因为食物缺乏,数量减少
(3)不赞同。大熊猫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送入动物园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2.3;1;5;4;2
3.透明塑料瓶;细沙、石块;水藻;田螺、虾
4.A
5.(1)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2)土壤的湿度。
(3)盒子、光线、蚯蚓、土质、温度、空气 等。
(4)在长方形盒子的一端放干燥的泥土,另一端放潮湿的泥土,将蚯蚓放在中间,让它们选择,5分钟后看蚯蚓爬到哪儿去了。
(5)湿润 环境中的蚯蚓要多。
(6)蚯蚓喜欢湿润的生活环境。
二.填空题
1.A
2.温度
3.拟声;硬壳
4.食物链
5.植物的枝丫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答:(1)这种估计不准确。(2)能从取样量少、未考虑学生年龄(也即年级)大小、未考虑性别差异等任一方面提出合理质疑即可;(3)能结合第2条的质疑提出改进的方法。
六.综合题
1.(1)破坏;平衡
(2)人类
(3)退耕还林,保护森林
2.有一下意思即可得分:1保护动植物2合理开发3建立自然保护区
3.小草→蝗虫→麻雀→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