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1 10: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2022年课标】
通过封君封臣制、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1 基督教的兴起
1.背景: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2.过程:传道者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3.确立: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知识点二 法兰克王国
4.建立:481年在高卢地区建立。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克洛维。
5.巩固:(1)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后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克洛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知识点三 封君与封臣
6.背景: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7.内容: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8.结果: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知识点四 查理曼帝国
9.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位后,四处征伐。
10.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后教会势力强大起来。
11.800年的圣诞节,教皇为查理加冕,被称为“查理大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12.814年,查理曼去世,帝国走向分裂。
13.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名词解释】采邑制: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
【知识拓展】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
(1)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统一状态,分裂是暂时的;
(2)在西欧封建社会,神权大于王权,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大于一切;
(3)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晚约1000年。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年江苏盐城)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它体现了中古西欧社会的分工。在中古西欧社会基督教会统治之下,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所以其中“僧侣”来自于基督教,而非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1世纪”“耶稣”“救世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查找的宗教是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B项正确;佛教创立的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排除A项;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排除C项;伊斯兰教创立公元7世纪,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在世界古代历史上,帝国的战争与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下列关于战争与扩张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的表述准确的是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伊斯兰教
B.阿拉伯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佛教
C.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D.中国的造纸术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欧洲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家,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C项正确;伊斯兰教创立于阿拉伯半岛,故“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伊斯兰教”说 法错误,排除A项;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帝国帝国扩张是公元7世纪开始的,排除B项;中国的造纸术在阿拉伯帝国扩张时传到欧洲,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吉林·中考真题)请列举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答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此三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前三大,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亚、西亚和北非一些国家、佛教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西欧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的,在分封过程中, 接受土地的人称为
A.封君 B.封主 C.封臣 D.地主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西欧在政治上的显著特征,其纽带是土地,受封土地的人是封臣,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2.(2021·湖北黄石·中考真题)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A.法兰西英格兰意大利 B.德意志法兰西英格兰
C.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D.德意志意大利英格兰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C正确;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中没有英格兰,排除ABD。故选C。
3.(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作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维护者——骑士阶层,纵横欧洲近1000年,它的兴衰与中国传人的两项发明直接相关。这两项发明分别是
A.马镫、火药 B.指南针、火药 C.印刷术、指南针 D.马镫、印刷术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六七世纪时期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士制度;而由于火药的传入,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时代,骑士阶层走向了没落,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故A正确;指南针是海上导航工具,与骑士无关,B排除;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但与骑士无关,C、D排除。
4.(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解析】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后来影响着整个欧洲社会的宗教——基督教,公历纪年就是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作为元年算起,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后,故C正确;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产生时间为6世纪,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故排除ABD。故选C。
5.(2021·湖北荆门·中考真题)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基督教。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土生土长得宗教,排除;C项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亚洲,排除;D项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故选B。
6.(2021年浙江金华中考真题)作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维护者——骑士阶层,纵横欧洲近1000年,它的兴衰与中国传人的两项发明直接相关。这两项发明分别是
A.马镫、火药 B.指南针、火药 C.印刷术、指南针 D.马镫、印刷术
【答案】A
【详解】据所学可知,六七世纪时期马镫的普及,不仅使骑兵成为了一千多年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兵种,还催生了骑士精神,一种延续一千多年的骑士制度;而由于火药的传入,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时代,骑士阶层走向了没落,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故A正确;指南针是海上导航工具,与骑士无关,B排除;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但与骑士无关,C、D排除。
7.(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4世纪末, ________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843年,_______帝国一分为三。
【答案】 罗马 查理曼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因此①是罗马;②是查理曼。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山东济南)有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
A.印度种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D.日本大化改新
【答案】C
【考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题干关键信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解答】8世纪前期西欧法兰克王国,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土地是主要的财富,国王和大封建主层层向自己的臣属分封土地,受封土地的人们成为他们的封臣。西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主要依靠剥削农奴为生,从而形成了阶梯式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
2.(2020年山东日照)“整个中世纪,各种重叠的管辖权互相争夺统治权。”在中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是
A.国王 B.教会 C.领主 D.市民
【答案】B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据题干关键信息“整个中世纪,各种重叠的管辖权互相争夺统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教会。B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
3.(2020年山东枣庄)新冠疫情向,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搜素到如下三描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B
【解析】基督教创立时间是1 世纪,创立者是耶稣。主要教义是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巴黎圣母院》讽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的特点。三幅图均与基督教有关。B符合题意;佛教创立者是释迦牟尼,排除A;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默罕默德,排除C;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排除D。故选B。
4.(2020黔南州)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基督教。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土生土长得宗教,排除;C项起源于古印度,流行于亚洲,排除;D项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故选B。
5.(2020贵州遵义)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故D符合题意;屋大维、凯撒是古罗马领导人,故AB均不符合题意;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2020年湖南长沙)“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答案】B
【解析】考查点:封君封臣制度。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等信息可知,通过土地的封赐形成了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內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这种封君封臣制度必须以土地封赐为直接纽带,因此第一级封君由于没有直接对二次分封的封臣赐予土地,所以双方之间就不存在契约关系,也就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B正确;“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西周的分封制,与材料不符,A错误;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与材料不符,C错误;“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指城市发展, 与材料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B。
7.(2020年青岛)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A.庄园与法庭 B.教会与大学 C.封君与封臣 D.富农与市民
【答案】C
【解析】考查点:西欧封建关系。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可知,这项制度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世纪至10世纪,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了封君封臣关系。C正确;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层组织形成,不属于等级关系,A错误;大学出现于11世纪,B错误;市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富农与市民不是等级关系。D错误。综上故选C。
8.(2020年山东临沂)公元800年前后,该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该国国王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西罗马帝国 C.法兰西王国 D.意大利王国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罗马人的皇帝”并结合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因此A项符合题意;B项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与题干时间“800年”不符,排除;CD项是843年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成,排除。故选A。
9.(2020年辽宁沈阳)在世界历史上,5到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在政治上的基本制度是
A.奴隶制民主政治 B.联邦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考查点:封君封臣制。解题思路:从题干中提取“西欧的封建社会”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一千多年间,西欧封建社会以封君封臣制为欧洲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特征,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点日益流行开来,到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C项符合题意;西方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形成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氏族贵族与平民斗争和奴隶制经济发展的产物,A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联邦制是由几个成员国(如共和国或邦、州等)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政治体制,它是国际交往中的主体,有自己的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联邦行使国家的外交、军事、财政等主要权力。联邦同成员国间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典型国家为美国,B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开启了先例,D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