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至三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至三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9-03 17: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9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主检测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 ,其中大多数生活在 中,例如 、 、 、 等;少数生活在 中,例如 。2.水螅的形态 ,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 ,用于 。3.水螅体形呈 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 。 4.水螅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和 构成;其中内胚层围城的腔叫 ;外胚层的 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 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 ,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 ,属于 动物。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 ,吃进去的食物在 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 排出,因为它无 。 7、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也称 对称。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 ,靠 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腔肠动物是怎样生活的? (1)生活环境及常见种类:(2)、水螅的形态结构及主要生理功能:看书思考下列问题:A.水螅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水螅如何捕食?C.水螅的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身体结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3)生殖方式: 总结归纳: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生活环境及代表动物: 2、扁形动物是怎样生活的? 总结归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 【归纳总结】检测案1、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2、水螅在营养条件好时,会进行( )。A.有性生殖 B.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 D.孢子生殖3、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 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游入口中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4、涡虫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膜排出5、水螅的体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________。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________它与________相通。6、涡虫全身只有10~15cm 背部呈 色,腹部颜色较浅。身体柔软,背腹 ,体形像一片柳叶。身体前端呈 ,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 ,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拓展: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 ,以 为生。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 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 ,寄主有 和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① 。② 。③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9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主检测1、常见的线形动物是 , 在人的小肠里。身体呈 ,前段有 ,后端有 。2、蛔虫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结构叫 。消化管结构 ,肠仅由 细胞组成。3、蚯蚓的生活习性为__________,以土壤中的___________为食。蚯蚓身体有_________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4、蚯蚓的呼吸是靠__________完成的,可以分泌 ,使体表保持湿润。【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线形动物(一)阅读教材P8内容,小组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蛔虫是怎样生活的?从进化上来说,形态结构上与腔肠和扁形动物相比有何进步?它是怎样运动的?4、如何预防蛔虫病?(二)其他线形动物举例:(三)归纳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任务二:环节动物观察蚯蚓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发现蚯蚓,蚯蚓主要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主要从生活环境和时间上考虑)?每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验材料——蚯蚓进行观察并完成以下问题: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4)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5)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完成P9的讨论。其他的环节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归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检测案1、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B 干燥、疏松的土壤 C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2、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一端是前端 B 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C观察蚯蚓的运动 D靠近环带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C.离开了穴居生活 D.神经系统遭到破坏4、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爬行
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5、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是依靠( )。A.体表 B.口 C.肺 D.肠壁6、下列进行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是( )A.蛔虫 B.秀丽隐杆虫 C.丝虫 D.钩虫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9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软体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 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其常见的种类如: 、 、 、 等。2、保护河蚌柔软身体的坚硬构造是_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3、鼠妇属于 动物。4、节肢动物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 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总数的 以上。5、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一、软体动物根据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河蚌的身体有哪些结构?河蚌依靠什么进行呼吸?河蚌依靠什么运动?4、贝壳和珍珠是如何形成的?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特征:5、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二、节肢动物1、观察蝗虫根据观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2). 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3). 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及其呼吸方式?(4). 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2、根据观察蝗虫和多种节肢动物图片总结节肢动物特征:3、通过对节肢动物的了解可知: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 的一类无脊椎动物。 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疑难点拨】蝗虫的呼吸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从中胸至腹部的第八节,每个体节的两侧可找到气门。 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由气门片控制气门的张开与闭合,从气门向里延伸,是分布在体内器官中纵横交错的气管和气囊,这是蝗虫体内运送气体的管道,其末端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绝大多数昆虫都是以气管进行呼吸的。气管呼吸的特点在于以气管直接输送气体代替了以血液携带气体。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管的开口——气门分布在蝗虫的胸腹部。
蝗虫的胸部和腹部两侧有一行排列整齐的小孔,这是气门,共有十对,两对位于胸部,八对位于腹部。当腹部扩张吸气的时候,前四对气门张开,后六对气门关闭;当腹部压缩呼气的时候,前四对气门关闭,后六对气门张开。就这样,蝗虫的胸腹部一张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闭地进行呼吸。【归纳总结】检测案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 )A河蚌 B蜗牛 C乌贼 D石鳖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A鳃 B贝壳 C斧足 D腹足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螃蟹、苍蝇 B羊、牛 C青蛙、金龟子 D田螺、水蛭4、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体型呈辐射对称 B有头部、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身体由体节构成 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体内有骨骼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体外有外骨骼 D足和触角分节6、、蝗虫的触角具有的作用是( )A嗅觉和触角 B嗅觉和听觉 C视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注意:[ ]内填数字,  上填名称)(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 。(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有 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 ,运动器官都着生在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第四节 鱼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鱼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目前已知动物的种类大约有 种,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2、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点:一是能够靠 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二是能够在水中 。3、四大家鱼: 、 、 、 。4、鱼的呼吸:呼吸器官是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19—21页,列举出一些常见的鱼类动物的名称。阅读教材P22-23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2、鱼类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哪些特点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3、鱼儿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那么它是怎样呼吸的?
4、鱼是怎样运动的?5、各个鱼鳍有什么作用?总结归纳:鱼的主要特征6、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知识拓展(关于鱼鳔):硬骨鱼类,大多数都有鳔。鱼鳔的体积约占身体的5%左右。其形状有卵圆形、圆锥形、心脏形、马蹄形等等。鱼鳔里充填的气体主要是氧、氨和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最多。所以,在缺氧的环境中,鱼鳔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为鱼提供氧气。鱼的升降,不是靠鱼鳔,而是尾鳍与胸鳍。而鱼鳔的功能仅仅是为了让鱼能够悬浮在一定的深处(鱼鳔的仿生发明就是潜艇)。鱼鳔起到了保持鱼体静止时平衡鱼体的作用。同时,使鱼腹腔产生足够的空间,保护其内脏器官,避免水压过大,内脏器官受损。鲨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无鱼鳔,因此,不能使身体保持静止,只能靠不停地游动保持上下平衡。检测案1、下列不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是A.体表常常被有鳞片 B.用鳃呼吸C.体内有脊柱 D.通过尾部和鳍的协调来游泳2、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关闭,这是鱼在A.吞咽食物 B.吞咽水 C.呼吸 D.散热3.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死的鱼中,她可判断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A.鳞片是否新鲜 B. 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 D. 体表是否湿润4.下列生物中是鱼类的有( )①海马 ②鲨鱼 ③娃娃鱼 ④鳄鱼 ⑤鱿鱼 ⑥鲫鱼A.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5.下列关于我国水域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海域面积广大,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可以将工厂和生活污水排入江海,丰富鱼类的饵料C.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用先进技术改进渔业D.耗巨资修建的三峡水利工程,非常有利于鱼类生活6. 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虾 B. 鲫鱼 C. 蜗牛 D. 乌贼7.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时,发现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鳍是( )A.胸鳍和腹鳍 B. 背鳍和尾鳍 C. 背鳍和臀鳍 D. 鳍和尾鳍8.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挣脱,这是由于体表有很滑的粘液,鱼体表粘液的作用是( )A.预防人类捕捉 B. 减少运动阻力C.保持体表湿润 D. 辅助呼吸9.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鱼的尾鳍没有的功能是( )A.产生前进的动力,控制前进的方向 B. 使鱼体直立C.维持鱼体的平衡 D. 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10.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D)A 章鱼 B 鲸鱼 C 甲鱼 D海马课后拓展延伸 小李、小王、小张三位同学都很喜欢金鱼。他们一起去鱼市各买了几条金鱼,并比赛看谁能把鱼养得最好。小李回家后,特意把金鱼放在凉开水中,因为他觉得水烧开后,水中有些致病物质会被去除,这样有利于金鱼的生存;小王则把金鱼放在已经晒过一段时间的自来水中;小张直接把金鱼放在未经处理过的自来水中。请你利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推测,在其他生存条件都适合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1)小李同学养的金鱼出现的情况是    ,原因是         ; (2)小王同学养的金鱼出现的情况是    ,原因是    ; (3)小张同学养的金鱼出现的情况是    ,原因是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蝌蚪在水里生活有 ,用 呼吸,而发育成青蛙以后 都消失了,生出了 和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属于 动物。2、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呼吸时需 辅助呼吸。3、 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动物。4、蜥蜴和龟属 动物,呼吸器官是 。5、爬行动物将受精卵产在 上,并受精卵外有坚硬的 有利于适应生活环境。6、爬行动物中 是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7、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都属于 动物。【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一、两栖动物1、常见的两栖动物有哪些 2、代表动物——青蛙(1)、青蛙的幼体与成体生活环境有何不同?生活环境:幼体(蝌蚪)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青蛙)生活在 ,用 呼吸, 辅助呼吸;(2)、适应环境的特征:观察青蛙的体形、体色,青蛙背腹两面的颜色一样吗?它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趾间有什么结构?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和功能?(3)说出青蛙对人类有什么益处,应如何保护青蛙?总结归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备注:两栖类是动物进化中从______向_______过渡的类群。二、爬行动物1、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爬行动物生活在哪里?在哪里产卵?3、代表动物——蜥蜴(1)观察蜥蜴的标本,说出它的体型和四肢有什么特点。(2)、蜥蜴之所以适应陆地生活与哪些结构有关?总结归纳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了解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检测案1、冬眠状态下青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 )A .肠 B.肺 C.口腔黏膜 D.皮肤2、两栖类是(   )。 A、典型的水生动物  B、真正的陆生动物C、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D、最低等的脊椎动物3、爬行动物覆盖着鳞片或甲 ,其作用是( )A .有利于运动 B.保护皮肤 C. 有利于防御敌害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保护作用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青蛙就死掉了,青蛙死亡的原因是( )。A .缺氧 B.饥饿 C. 惊吓 D.水质有问题5、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皮肤裸露 B. 幼体用鳃呼吸C. 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D.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6、蜥蜴的呼吸特点是( )A .完全用肺呼吸 B.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C. 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第六节 鸟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鸟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所有的鸟都能飞吗? (对或不对),能飞的动物都是鸟类吗? (对或不对)2、鸟类视 ,有些能在疾飞中捕食。用坚硬的 来啄取食物 ,没有 。3、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 相通的 ,可 呼吸。心跳频率 ,体温 。4、鸟的生殖方式是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多种多样的鸟阅读教材P30的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并小组讨论完成相应的讨论题。学习任务二、鸟的主要特征1、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2)阅读教材P31-P33,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对照图示,认识鸟的体型、体表及身体组成部分,分析这些特点和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 2、说出羽毛的种类及作用。翼和尾上的正羽与其它部位的正羽有生什么不同?与鸟的飞行生活有何关系?3、鸟身体各部分哪里的肌肉最发达,为什么?4、观察鸟胸骨和前肢骨的特点?5、鸟的哪些结构可以减轻体重,利于飞行?6、总结鸟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 鸟类的主要特征:学习任务三、家禽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是怎样的?检测案1.下列哪项不是鸟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 B.全身被覆羽毛C.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 D.身体呈流线型2.鸟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A.食量大B.消化功能差 C.吸收功能差 D.直肠短,不能长时间储存粪便3.下列哪项不是鸟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A.胸肌发达 B.骨骼薄而轻 C.气囊发达 D.胃发达4.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 )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5.家鸽飞行时,牵动两翼的肌肉主要着生在( )A.后肢 B.脊椎骨 C.颈部 D.胸骨6.蜂鸟的心搏次数为615次/min,是人的8倍还多,这与它下面的哪项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A.飞行 B.呼吸 C.生殖 D.孵卵7、双重呼吸指的是( )A只在呼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 B只在吸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C吸气和呼气时,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吸气和呼气时,肺和气囊都进行气体交换8.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鸽的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利于飞行动作。(2)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了 ,生有几排大型的 ,胸部有很突出的 ,其两侧有发达的 ,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3)直肠 ,粪便可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可以 ,利于飞行。(4)飞行时,体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体内的 经呼吸作用,散失到体外,以便保持体温恒定(5)心脏 腔, 发达,输氧能力强。第七节 哺乳动物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________________是脊椎动物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2、与鸟类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体温恒定,是 动物。3、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具有保温的 。4、哺乳动物用 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5、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代表动物——兔 (1)、据图观察兔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下列问题:①、兔的体毛光滑柔软,有 作用,用 呼吸,心脏分成 腔,输送 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 ,体温恒定,属于 。②与其它动物比,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③、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的特征。④为什么说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2)、观察并比较兔和狼的牙齿。完成以下讨论:①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②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③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2、归纳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总结:比较以下四种脊椎动物的特征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将其序号填写在下面表格. 体表:⑴ 皮肤裸露;⑵ 被毛;⑶ 被覆羽毛;⑷ 大多有鳞片.呼吸器官:⑸ 肺;⑹ 肺和气囊;⑺ 幼体用鳃;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⑻终生用鳃呼吸.体  温:⑼ 恒定;⑽ 不恒定.生殖发育:⑾ 变态发育;⑿ 胎生,哺乳;⒀ 卵生. 体表呼吸器官体温生殖发育鱼 蛙 鸟 兔 检测案1、家猫适于捕食家鼠和野鼠,其牙齿的分化特点是( )A.门齿不发达,臼齿咀嚼面宽 B.有发达的门齿C.犬齿数目很多 D.犬齿尖锐锋利,特别发达2、家兔适应陆地生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四肢,它的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脊髓 B.大脑和小脑C.脑、脊髓和神经 D.大脑、脊髓和神经3、下列几组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猫头鹰、扬子鳄、鲸 B.家兔、丹顶鹤、猎豹C.白熊、蛇、袋鼠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4、家兔的胸腔中有( )A 肝脏 心脏 B 肺 心脏 C 肝脏 胃 D 心脏 脾脏5、 家兔是植食动物,其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 ) A 盲肠发达 B 体温恒定 ] C 体表被毛 D 以上都是6、兔的心脏结构包括 ( ) A 一心房一心室  B 二心房一心室 C 二心房二心室  D 一心房二心室7、将下列动物与运动方式用线连起来。动物名称 运动方式 金丝猴 跳跃袋 鼠 蠕动蚯 蚓 行走和奔跑猎 豹 飞行蝴 蝶 攀缘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鱼的运动方式是 ;鸟的运动方式是 ;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 等(任意填两种)。2、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 、 和 。3、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 、 。4、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 。骨骼肌具有 的特性。5、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 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 、 、 等系统的配合。【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人体有哪些部位关节?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 3、肌肉只付着在一块骨上,关节能做运动吗?观察肌肉、关节、骨三者位置关系,思考骨骼肌在骨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完成P43讨论题学习任务二:骨、关节与肌肉的协调配合: 骨骼肌由哪两部分组成?它能伸缩吗?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感受哪块肌肉在用力?分别叫什么名称?(参照P44页图,阅读P44页1段)2.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完成下表:(填写收缩或舒张)屈肘时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3、亲身体验:快速做下蹲运动,在运动中感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身体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于动物来说,运动有何意义?4、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你认为是不是只有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有哪些系统参与?对于动物来说,运动有何意义?检测案1、右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⑴.填写图中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⑵.尝试说出你自己身上的三个关节名称: ⑶.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叫做________2、右图为人的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⑴.当你做屈肘运动时,[1] 处于 状态,[2] 处于 状态。⑵.如果你手提一桶水,容易感到累,这是因为[1]处于 状态,[2]处于 状态 。⑶.由以上实例说明: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⑷.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⑸.由图中可知: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至少应固定在( )A.一块骨上 B.两块骨上 C.三块骨上 D.不能确定。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主检测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说出你所知道的几种行为?2.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3.先天性行为是指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 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 、 等。4.学习行为是指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 而获得的行为,如:海豚顶球、 等。【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教材P47-50,组内分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联系动物的各种行为,比较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资料1—6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哪种行为更具优越性?(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什么区别?【追踪训练】动物的取食行为中钓鱼时鱼吃饵料是属于 行为,第一次被钩住逃脱的鱼不再上钩是属于 行为。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温馨提示: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总结: 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意义、举例。检测案1、下列各种行为中,与其他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2、“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3、①被蜜蜂蛰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红雀,饲喂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卵;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其中属于先天下行为的是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4、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望梅止渴 B. 老马识途 C. 杯弓蛇影 D. 受烟熏而流泪5、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 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6、下列关于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B、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C、一般来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大脑越发达D、社会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7.攻击行为是指________个体之间因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等而发生的相互攻击的行为。8.蜂群中的工蜂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采集花粉和花蜜属于先天性的________行为和________行为。9.鸟类占有巢区、筑巢、求偶、孵卵和育雏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第三节 社会行为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哪些特征?2、动物群体中的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什么意义?二、预习自测题1、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它们之间有 _______.群体中有( )、( )( )和工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 ;雄蚁的职能是 ;工蚁的主要职能是 等。2、通讯的概念:一个动物群体中的 向其他个体发出 ,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 。 3、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 ,可以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4-56页,组内讨论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社会行为?
(2)说明社会行为有哪些特点?(3)分析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的群体生活(注意首领的特点)作为群体中的“首领”,它优先享有 和 ,优先选择 ,其他成员对它做出 的姿态。思考:1、羊群走路靠头羊,为什么?牧羊人又是怎么放牧的? 2、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任务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56页第2、3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一些群体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你能举例说明吗?
1、群体动物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 )、( )和(  )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任务三:探究:蚂蚁的通讯通讯的概念:
 阅读教材第56-58页,结合自己的经验拟定探究计划,完善计划,成员分工,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蚂蚁是通过气味交流信息吗?
(2)作出假设、制定计划。
(3)小组内对探究计划进行讨论和完善。
(4)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讨论:①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吗
 
   ②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使用它为人类造福,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58页第一段讨论:如何利用害虫的通讯方式消灭害虫?【知识链接】昆虫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灵敏的嗅觉器官识别一些信息化合物。昆虫利用气味传递信息的方式,叫做"化学语言"。雌蛾用腹端腺分泌的性引诱外激素气味作为呼唤配偶的"甜言蜜语",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甚至千米左右的雄蛾所感知。蜜蜂习惯过"大家庭"生活,其"家庭成员间的通讯联系",甚至各种级别的分化和形成,不少与"化学语言"有关。
【总结归纳】我们今天收获了什么?检测案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是(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B、最后享用食物者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 D、负担对外战斗、保护群体者 2、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鲫鱼 B、象 C、白蚁 D、金丝猴3、狗外出时走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它出去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4、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①蚂蚁 ②菜粉蝶 ③苍蝇 ④蜜蜂 ⑤黑猩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在白蚁群体中,不具有生育能力,担负着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兵蚁和幼蚁等职能的白蚁是( )A、雄蚁 B、雌蚁 C、工蚁 D、兵蚁6、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7、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蜜蜂的舞蹈行为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8、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9、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的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逸。椿象间的联系方式是( )A、椿象发出的光 B、椿象发出的声音 C、椿象发的气味 D、椿象的挣扎动作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年级:八年级 主备课人:张瑜 审稿:八年级生物组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年 月 班级: 姓名: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动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作用?2、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什么作用?3、动物对植物的生长、繁殖有什么影响?二、预习自测题生态系统包括阳光、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为了获取能量而捕食其他生物而形成的链称为___________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存在着_________流、_______流、______流,使得生物和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5、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在___________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 帮助植物__________、传播____________【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作用1、维持生态平衡资料分析为什么有关专家发出要保护麻雀的呼吁?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3、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发育有害吗?总结反思:1、________和__________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此现象叫生态平衡作用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   者,直接或间接地以   为食,通过   和   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经过   ,释放   ,同时产生     、     等物质,又被    利用。作用3、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动物与植物之间是     、      的关系。2、帮助植物传粉,使植物顺利     。3、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果实,扩大植物的     。4、动物过多对植物也有   。【总结归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检测案一、判断题 (1))自然界中的所有植物都需要动物的帮助才能繁殖后代。( )
(2)“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二、选择题1、《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所描述的寂静世界,你认为这样的世界是 ( ) A人类乱捕滥杀野生动物造成的 B 可减少动物对人类的伤害 C 自然灾害造成的 D 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2、对于重庆古城因蝗灾急需5000条蛇、2万只麻雀和20万只青蛙的做法,你认为 ( ) A 多此一举 B 引进这些动物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C 既有可能解决蝗灾,又能保护环境 D 我们可以用过大量农药来消灭蝗虫3、人类开发利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最好方式应当是 ( ) A 禁止捕鱼 B 及时适时捕捞成鱼 C 及时捕捞小鱼 D 大量投入鱼苗4、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 B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 C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D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5、科学家认为生态平衡失调的众多因素中可以控制的因素是( ) A 火山 B 地震 C 台风 D 人类活动6、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 ) A 缓慢上升 B 迅速上升C 仍保持相对稳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7、我们把依靠昆虫传粉的花称为虫媒花,下列关于虫媒花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 花朵大而鲜艳 B 花粉多而轻 C 具有芳香的气味 D 具有甘甜的花蜜 学习目标:1、探究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重难点:说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学习重难点: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括鱼类主要特征。2.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2、鱼类主要特征学习目标:1、理解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2、理解蜥蜴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的特点。学习重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理解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点。2.理解鸟类的双重呼吸。重点:1.理解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点。2.理解鸟类的双重呼吸。难点:理解鸟类的双重呼吸。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哺乳类的神经系统、牙齿、体温、四肢、生殖等特征; 2、哺乳类形态结构特征的进步性表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重点: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难点: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描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2、概括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理解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4、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形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与习惯。重点: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能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准确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2、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3、认同合作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4、通过举例说出群体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方式。5、研究并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1、描述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并能说出社会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2、与同学交流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2、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蚂蚁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气味。反思与补充: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3.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学习重点: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学习难点: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反思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