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课前回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发展
百日维新
高潮
戊戌政变
结局
根本原因:资产
阶级的局限性
宣传变法
失败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影响:
思想解放作用
启示(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年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新课导入
一切还远没有结束,侵略不止,抗争不止!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学习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概况;能够分析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
——“扶清灭洋”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
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壹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民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阅读课文,找到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点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思考: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背景)、斗争方式、斗争目的是什么?
背景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②直接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鸦片战争以来,各国传教士蜂拥而至,他们以不平等条约作护身符,勾结土豪劣绅,地痞流氓,逞凶杀人,欺凌乡里,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恶不作,还不受中国法律的制约。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在山东、直隶等地,许多乡民相聚习武,力图自保,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反洋教斗争的基础上兴起的。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思考: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背景)、斗争方式、斗争目的是什么?
凡是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杀。
戴西洋眼镜的,杀。
穿西装的,杀。
会说英语的,杀。
留过学的,杀。
和外国人做朋友的,杀。
家里有外国书籍的,杀。
娶或者嫁外国人的,杀。
他们甚至抵制一切和洋人有关的东西。如:洋楼,拆。铁路,扒。电线,剪。电灯,砸。钟表,扔。火车,烧。
暴力色彩,盲目排外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
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思考: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背景)、斗争方式、斗争目的是什么?
反帝反洋教
拥护清政府统治
口号:“扶清灭洋”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思考: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口号 积极性 局限性(落后性)
“扶清”
“灭洋”
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带有迷信色彩。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具有盲目排外的
落后性。
义和团运动性质:
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义和拳、平原县义和拳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因此对义和团采取剿杀的政策。
皇太后┅ ┅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 ┅ 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 ┅ ┅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承认其合法地位。
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清政府态度变化:
变化原因:
剿灭 招抚
一、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地区扩展:天津、北京,
1900年夏控制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
2.反帝活动(斗争方式):
沿路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义和团形势图
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在北方熊熊燃烧起来。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贰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一)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目的)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杀洋人毁洋物)
清政府
招抚义和团
引起列强的强烈不满
联合镇压义和团
八国联军侵华
阅读课文,
找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涉及国家、领导者、目的、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一)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目的)
1.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2.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阅读课文,
找到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涉及国家、领导者、目的、
时间:1900-1901
领导者:西摩尔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上排(由左至右)
意、奥、德、俄
下排(由左至右)
美、法、日、英
日军绘本:八国联军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天津
(西摩尔)
北京
廊坊阻击战
(义和团)
乘火车进犯
主要战斗:
·廊坊阻击战
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包围,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西摩尔不得不改变计划,狼狈逃回天津。事后,西摩尔心有余悸的说:“如果义和团也拥有西式枪炮,那么我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不可。”
廊
阻
坊
击
战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主要战斗:
·攻占大沽炮台
大沽口炮台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6月17日,联军舰艇用大炮轰击大沽炮台,守军拼死抵抗,伤亡殆尽。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天津
(西摩尔)
北京
廊坊阻击战
攻占大
沽炮台
慈禧对
外宣战
北京
围攻西什库教堂
东交民巷使馆区
(义和团)
乘火车进犯
2.主要战斗:
结果: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攻陷大沽炮台
攻占天津
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猛攻,义和团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天津
(西摩尔)
北京
廊坊阻击战
攻占大
沽炮台
慈禧对
外宣战
北京
围攻西什库教堂
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
天津失陷
攻陷
北京
(义和团)
乘火车进犯
慈禧西逃
下令剿杀义和团
请求助剿
义和团运动失败
清政府态度
剿灭
招抚
剿灭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作用)(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瓦德西
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等战役表现了中国军民什么样的精神?
英勇无畏、顽强不屈、殊死拼搏、血战到底的气魄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有哪些?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八国联军的暴行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城
巷战后的街道
被炮火毁坏的北京齐化门
1.烧
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八国联军的暴行
被屠杀中国百姓
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北京街头尸积如山。一位西方记者写道:“一队法国士兵将一群拳匪、兵丁、平民相与掺杂的中国人逼进城内的一死巷内,用机枪扫射约10到15分钟,直到不留一人。”
2.杀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八国联军的暴行
3.劫掠
法国抢来的物品
课文P34相关事史
《辛丑条约》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
叁
三、《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过程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11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另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签订《辛丑条约》。
(一) 《辛丑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年)
李鸿章
三、《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过程
(二)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增加人民的负担,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丧失军事自主权,便于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外交体制的近代化,但是被迫设立,没有实权,屈辱外交。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沦为列强统治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三、《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过程
(三) 《辛丑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影响: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清政府已然成为
“洋人的朝廷”
三、《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过程
(三) 《辛丑条约》的影响
慈禧太后像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总结归纳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1901年 辛丑年
2021年 辛丑年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
同中国谈话!
有何认识?有何感想?
答:启示+要怎么做
第一、二单元近代史线索梳理
1840年-1842年
1856年-1860年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侵华史
1900年-1901年
中华民族的
抗争史、探索史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
……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
1851年—1864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1895年-1898年
19世纪末-1900年
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课堂小结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的签订
义和团运动
兴起与发展
时间
地点
背景
性质
剿灭→招抚(利用)
主要活动
“扶清”
进步性
局限性
背景
主要战斗
廊坊阻击战
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八国联军的暴行
内容
影响
义和团运动兴起
口号
“灭洋”
义和团向京津地区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的签订
课堂小练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1.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2.下列不属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斗争的是( )
A.廊坊阻击战 B.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
C.天京保卫战 D.炮轰紫竹林租界
C
课堂小练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
4.下列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把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
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
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