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中山装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壹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少年爱国始改志
孙中山
(1866.11.12—1925.3.12)
人物档案
姓名: 号: 化名:
少年偶像:
孙文
逸仙
中山樵
洪秀全
人物经历
1866年 出生广东省香山县农民家庭
1876年(10岁) 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
1880年(14岁) 檀香山(今夏威夷)教会学校
1886年(20岁) 广州博济医学院
1887年(21岁) 香港西医学院
1892年(26岁) 澳门行医,后移居广州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
——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
1.从“医人”到“医国”
“我大学毕业之后,(1894年前后)即决计抛弃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
——孙中山《在香港大学的演说》
孙中山
(1866.11.12—1925.3.12)
人物经历
……
1894年 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青年救国图出路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
——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的演说》
2.从“改良”到“革命”
孙中山
(1866.11.12—1925.3.12)
人物经历
……
1894年 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
同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青年救国图出路
3.成立兴中会
时间:1894年11月
地点:檀香山
口号: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宗旨:
振兴中华
清朝
统治者
向美国学习,创立联邦制国家,每个州有自己的法律和政府,不是中央集权,体现了推翻封建帝制的目的。
性质:
意义: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诞生,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民主
革命的道路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资产阶级的不同选择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康有为:
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青年救国图出路
4.广州起义(失败)
时间:1895年10月
地点:广州
领导人:孙中山、陆皓东
结果:
陆皓东(1868—1895年)
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
——孙中山
陆皓东、史坚如被捕牺牲。
张云被清政府刺客刺杀。
郑士良暴毙,疑被清政府下毒杀害。
孙中山等人被通缉,流亡海外。
面对如此危险的革命活动,如果你是当时的孙中山,你将如何选择?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
1896.12
1897.07
1898.03
1899.3-7
常住大英博物馆研读书籍,探求救国真理
赴加拿大,在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
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
往返于日本的东京、长崎、横滨等地,宣传革命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青年救国图出路
贰 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壮年护国谋共和
1.背景
(一)同盟会的成立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严重
政治上:
思想上: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往年我提倡民权主义,和者寥寥无几,曾几何时,民族主义一日千里,现在到处都谈论革命的必要性,从此看来,我们中国一定没有沦亡的道理。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欢迎大会上的演讲(1905年)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公历未名,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
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革命军》
我们要想拒洋人,
只有讲革命独立。
——《警世钟》
他们的著作有什么共同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背景
思想主张: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背景
(一)同盟会的成立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严重
政治上:
思想上: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上:
各种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纷纷成立
领导上:
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背景
共进会
文学社
日知会
华兴会
兴中会总会
光复会
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今日无数的外族,都要灭我们这一族,我们四万万人就合做一个,尚恐怕敌他不住,怎么一起是一起,全不相关?等到各起都灭完了,难道你这一起报的住么?依了鄙人的愚见,不如大家合做一个大党。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背景
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随着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革命团体纷纷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
但这些革命团体比较分散、不集中,各革命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这不利于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正是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背景
革命必须联合,需要明确的纲领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地点
总理
政治纲领
机关报
地位
从革命团体到革命政党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地点
总理
政治纲领
机关报
性质(地位)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
从革命团体到革命政党
材料:“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或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里,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孙中山《建国方略》
结合材料,思考同盟会成立的影响是什么?
影响: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内 涵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核心)
平均地权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没有实现)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三民主义
1894.6
1895
1901
1896
1898
1900
1905
1894.11
甲午中日战争,
列强瓜分中国潮流
1887
《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西医书院毕业
谋求救国大计
成立兴中会
广州起义
上书李鸿章
遭到拒绝
伦敦蒙难
1903
章、邹、陈著书
筹划惠州起义
成立同盟会
学习回顾:孙中山进行的革命活动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派领导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课堂总结
孙中山
早年的
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
三民主义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3.成立兴中会
4.广州起义(失败)
同盟会的成立
三民主义
背景
概况
民族
民权
民生
革命先行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孙中山遗嘱
和平、奋斗、救中国
资产阶级的不同选择
孙中山: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康有为:
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