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一课一练(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1 13: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如果自然界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了,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不再会患病 D.植物枯枝落叶堆积如山
2.以下疾病中,由真菌引起的是( )
A.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手癣 D.巨人症
3.链球菌可使人患多种疾病,下列疾病不是由链球菌引起的是( )
A.手足癣 B.丹毒 C.猩红热 D.扁桃体炎
4.引起下列疾病或变化的微生物中,哪种微生物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使人患手癣、足癣 B.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
C.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 D.使小麦患叶锈病、棉花患枯萎病
5.根瘤菌与大豆共生,根瘤菌的作用是( )
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 D.提供无机盐
6.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复合体,这种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真菌和藻类的关系是( )
A.寄生 B.腐生 C.竞争 D.共生
7.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
C.只要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患病
D.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实质是细菌的呼吸作用
8.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下表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 甲组 乙组
方案一 放在无菌的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 灭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 灭菌处理放在无菌的条件下 灭菌处理再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
以上三种方案都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请分析回答: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使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方案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6)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被当作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手癣是由真菌引起的,C符合题意;巨人症是幼年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手足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丹毒、猩红热和扁桃体炎都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故选A。
4.答案:C
解析:使人患手癣、足癣,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和使小麦患叶锈病、棉花患枯萎病的微生物均是真菌;但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的是细菌中的链球菌,故选C。
5.答案:A
解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可见A符合题意.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6.答案:D
解析: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有机物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关系。
7.答案:C
解析:有的细菌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患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有些细菌、真菌对人有益,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
8.答案:(1)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2)乙组
(3)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4)为了保证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5)三;变量只有一个
解析:(1)根据实验步骤可以看出,作出的假设应该是: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2)一般没有特别施加影响的一组作为对照组,施加了特别影响的为实验组。将乙组灭菌后接种细菌的为实验组,甲组灭菌处理放在无菌条件下的为对照组。
(3)由于细菌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不可以用自来水代替,因为自来水中含有细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4)因为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5)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只有方案三排除了干扰。因此,与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方案三更能说明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