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大化期末)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
B.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甲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36℃
D.甲、乙两种温度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乙温度计底部玻璃泡处有细小的玻璃缩口,为体温计,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如果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示数会因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所以不能离开被测物体;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34℃。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工作;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体温计中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温度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2021八上·宜州期末)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 )
A.等于-5℃ B.等于0℃
C.介于0~-5℃之间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是0℃,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3.(2021八上·防城期末)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答案】D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A不符合题意;
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温度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2021八上·防城期末)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如下图中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操作是正确的,C符合题意;
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液泡不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取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5.(2021八上·越秀期末)贴片温度计常用在水族箱测试水温,制成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对温度敏感变色的规律,只要温度到达感温贴片的额定温度时,贴片就会开始变色,如此一来便能够提醒用户温度的变化,下图所示的是某贴片温度计的相关信息,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
②此温度计可以测出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
③可用此温度计准确判断某物体的温度为33.3℃
A.只有①是正确的 B.只有③是正确的
C.①②③都是正确的 D.①②③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对温度敏感变色的规律,当温度到达感温贴片的额定温度时,贴片就会开始变色,并不是根据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①说法错误;该温度计当温度到达感温贴片的额定温度时,贴片才会开始变色,根据题意和图片可知,该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18℃~34℃,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为100℃,因此该温度计无法测出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故②错误;该温度计的颜色对应的温度是整数,并不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③错误。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贴片温度计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对温度敏感变色,测量温度;根据温度计的量程,可以判断测温范围;根据温度计的精确程度,判断所测量的温度是否合理。
6.(2021八上·会宁期末)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速度为10.8 km/h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B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3℃左右,C不符合题意;
D.10张纸的厚度在1mm左右,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0.1mm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温度、速度,结合数据解答。
7.(2021八上·深圳期末)下列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C.体温计内有一段弯曲的细管,防止水银流回玻璃泡
D.体温计,酒精温度计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A.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B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的直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间有一段缩口,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当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体积缩小,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中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C符合题意;
D.只有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酒精温度计不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体温计的直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间有一段缩口,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当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体积缩小,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中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只有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
8.(2021八上·天河期末)小明准备入口的热豆浆的温度约为( )
A.-16 ℃ B.3 ℃ C.40 ℃ D.96℃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由生活常识可知,热豆浆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热豆浆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正常体温37℃。
9.(2021八上·荔湾期末)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不可能达到该值或比它更低。若把定义为0“度”,每上升1度与上升是相同的(1“度”大小等于大小),则用这种新方法表示的“200度”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摄氏温度的,是这种新定义温度方法的零度,所以摄氏温度的是这种新方法表示的273.15度,它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所以当T=200度时
解得
由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摄氏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实际物体的温度。
10.(2021八上·揭西期末)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D.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体温计的量程是根据人的体温设定的,量程是35℃-42℃,A不符合题意;
B.为了更准确地测量人的体温,体温计的分度值较小,为0.1℃,B不符合题意;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8℃,人的正常温度约为37℃,该同学体温正常,C符合题意;
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但是水的沸点会随水面上方气压而改变,所以沸水的温度不一定是10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正常体温是36.5-37℃;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廉江期末)如图,在测量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读数是 ℃。
【答案】乙;-3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和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乙同学读数方法正确。甲同学读数偏大,丙同学读数偏小。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刻线下方,所以读作-3℃。
【分析】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12.(2021八上·浈江期末)如图甲中,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该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答案】D;29;低于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故错误;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错误;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错误;D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D符合题意。故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D图。
由图乙知道,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又因为乙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9℃。由于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液泡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13.(2021八上·方正期末)请读出图甲中刻度尺所测的长度是 cm ,图乙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是 ℃。
【答案】2.80;-22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5.50cm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8.3cm刻度线对齐,所以所测长度L=8.30cm-5.50cm=2.80cm
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所对应的刻度值由下往上变小,所以是零下,示数为-22℃。
【分析】结合分度值读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4.(2021八上·钦北期末)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
【答案】8℃;-3℃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由图知: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所以甲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于0℃,示数为8℃。
乙温度计在“0”的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3℃。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15.(2021八上·岑溪期末)如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乙;可以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根据温度计的量程35~42℃可知,这乙是体温计,还可以根据乙有缩口判断。
体温计由于有缩口,当离开人体时,缩口处的水银迅速的热胀冷缩,从而使毛细管中的液柱无法回到液泡内,从而有稳定的读数。
【分析】体温计有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2022八上·新兴期末)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答案】D;-22;3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1)在甲图中,根据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只有D符合题意.
(2)在乙图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20℃下两格处,示数为:-22℃,是冰的温度.在丙图中,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8格处,所以示数为:38℃,是水的温度.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液泡完全进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 测量温度。
17.(2021八上·麦积期末)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
【答案】热胀冷缩;38.1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图示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它的分度值为0.1℃,故它的读数为38.1℃。
【分析】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三、作图题
18.(2021八上·合浦期中)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2℃,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答案】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32℃应该在-30℃的下方,分度值为1℃,所以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温度,在温度计中相应位置,标明液柱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1八上·天河期末)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待液面静止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h(下图)。他查资料得知同一根细玻璃管的h与水温t有关,他想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需要测出多组不同的h与t。请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请补充剩余步骤,序号自行添加):
①按图所示,将玻璃管插入水中,待液面静止;
②用 测出管内外液面高度差,记作h;
③ ;
④多次改变水温,用同一根细玻璃管重复上述步骤;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将划线处补充完整,不需要填数据)。
实验次数 ① ②
1
2
3
【答案】(1)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
(2)刻度尺;用温度计测出管内液体的温度,记作t
(3)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m;水温t/oC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依题意得,本实验探究的是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
(2)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
实验中,记录管内液面高度差的同时,要记录水的温度,因此除了记录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外,还要用温度计测量管内液体的温度t。
(3)探究的是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有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因此要记录的数据有每一次实验的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m和水温t/oC。
【分析】(1)根据实验的目的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
(2)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有关,要想利用这支细玻璃管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定量关系,应该控制管的内径不变,改变水的温度;同时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该进行多次实验。据此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
20.(2020八上·翼城期末)学习《温度》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身边的物品完成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如图甲所示是创新小组自制的温度计,瓶子作为玻璃泡装满某种液体,在密封的瓶塞上插上足够长的细管。为了探究薄壁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首先选用横截面积为S1的细管进行实验,把玻璃泡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换用横截面积为S2的细管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S1>S2)
表一:横截面积S1
序号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温度变化量 /℃ 液柱高度的变化量 /cm
1 0 5 10 2
2 10 7
3 20 9 20 4
4 40 13
5 60 17 40 8
6 100 25
表二:横截面积S2
序号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温度变化量 /℃ 液柱高度的变化量 /cm
7 0 6 5 1.5
8 5 7.5
9 10 9 20 6
10 30 15
11 60 24 30 9
12 90 33
(1)分析比较实验中
(填写序号即可)几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玻璃泡,温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液柱高度越大(说明:只写一组序号不得分)。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液柱高度h和温度t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该小组根据表一(或表二)中设计的项目还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性问题: 。
【答案】(1)1和7(或2和9,5和11)
(2)同一玻璃泡浸在液体中,当细管横截面积相同时,温度越高,液柱的高度就越大
(3)根据表格,还可探究吸管内液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比较细管横截面积S和液柱高度h的关系,就要控制其他的变量相同,即控制液泡和温度t相同,改变细管横截面积S,观察液柱高度h的变化,所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7(或2和9、或5和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液泡,t相同时,S越小,h越大。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液柱高度h和温度t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液泡浸在液体中,细管横截面积S相同时,温度t越大,液柱高度h越大。
(3)根据表格,还可探究吸管内液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分析】(1)探究温度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温度和玻璃泡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2)相同液泡浸在液体中,细管横截面积相同时,温度越高,液柱高度越大;
(3)探究温度计中温度变化规律时,还可以探究液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21.(2020八上·永新期末)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 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1:
部位 t甲/℃ t乙/℃ t丙/℃ t丁/℃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3
实验数据表明:体温的测量值与 有关。
(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 相同,实验数据如表2:
间距(cm)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 关(填“有”或“无”),测温距离大于有效测温距离,且测量距离越远,体温值 (选填“变大”、“变小”)。
(3)根据实验结论,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建议用这种型号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时,应该保持测温部位相同并保持测温 相同,且有效测温距离在 cm以内。
【答案】(1)距离;测温的部位
(2)测温的部位;无;变小
(3)距离;3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距离相同,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不同的部位体温的测量值是不同的,即体温的测量值与测温的部位有关。
(2)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测温的部位相同,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测量的温度都为36.5℃,超过3cm,距离越远,测量的温度越低,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无关。
(3)根据实验可知,为了能够精确测量体温的大小,应该保持测温部位相同并保持测温的距离相同,且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
【分析】(1)红外线测温时,人体到测温器的距离一定,测量的温度和位置有关;
(2)探究测温和距离关系时,保持测量的位置相同;在有效距离内,温度和距离无关;在有效距离外,距离越远,测量的温度越低;
(3)保持测温距离和位置相同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有效测温距离。
五、计算题
22.(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小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并运用等分原则为它做好了刻度。现在他用这支温度计与一支标准温度计一起测量两杯水温,所得数据如表:
第一杯 第二杯
自制温度计示数T/℃ 14 50
标准温度计示数t/℃ 10 50
这说明小明自制的温度计是一支不标准的温度计。
(1)若用此温度计测出的室温是23℃,实际室温是多少?
(2)写出T与t的关系式。
【答案】(1)解:由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越高,示数越大,假设T=kt+b
把表格中的数据(10,14)和(50,50)代入可得14=10k+b,50=50k+b
解出k=0.9,b=5
所以可得T=0.9t+5
把T=23℃代入可以得到23℃=0.9t+5
所以t=20℃
(2)解:T与t的关系式为T=0.9t+5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越高,示数越大,假设T=kt+b;然后将数据代入写出T与t的关系式,将T=23°代入关系式,计算出实际室温。
23.(2020八上·礼泉期末)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水银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10cm、30cm,则:
(1)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则该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
(2)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多少cm?
(3)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1)不能
(2)解: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液柱长度为10cm;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此时液柱长度为30cm;所以0℃~100℃对应的液柱长度为20cm,所以每1℃所对应的液柱长度为
即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0.2cm。
答: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0.2cm;
(3)解:液柱长度为10cm时,温度计示数为0℃,当实际刻度为15cm时,所测量的实际温度为
答: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25℃。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因为水银的熔点为-39℃,低于这个温度时,水银将会凝固,所以不能测量零下50℃的温度。
【分析】(1)温度计中的感温液的凝固点要低于所测量的低温;
(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的差距和温度的差值,计算分度值;
(3)根据温度计的液柱长度和分度值,计算实际温度。
24.(2020八上·蚌埠期中)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它的示数为10℃,放入沸水中,它的示数为90℃,求:
(1)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2)当实际温度为25℃时,此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摄氏度?
(3)若测某一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答案】(1)解:当温度计的示数为 时,实际温度
答:当温度计的示数为 时,实际温度是
(2)解:当实际温度 时,该温度计的示数
答:当实际温度 时,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
(3)解: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则
答:此时温度是 。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结合温度计的示数求解每个小格的对应的温度,进而求解实际温度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大化期末)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
B.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甲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36℃
D.甲、乙两种温度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2021八上·宜州期末)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 )
A.等于-5℃ B.等于0℃
C.介于0~-5℃之间 D.无法确定
3.(2021八上·防城期末)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2021八上·防城期末)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如下图中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1八上·越秀期末)贴片温度计常用在水族箱测试水温,制成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对温度敏感变色的规律,只要温度到达感温贴片的额定温度时,贴片就会开始变色,如此一来便能够提醒用户温度的变化,下图所示的是某贴片温度计的相关信息,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
②此温度计可以测出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
③可用此温度计准确判断某物体的温度为33.3℃
A.只有①是正确的 B.只有③是正确的
C.①②③都是正确的 D.①②③都是不正确的
6.(2021八上·会宁期末)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速度为10.8 km/h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 D.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1mm
7.(2021八上·深圳期末)下列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C.体温计内有一段弯曲的细管,防止水银流回玻璃泡
D.体温计,酒精温度计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
8.(2021八上·天河期末)小明准备入口的热豆浆的温度约为( )
A.-16 ℃ B.3 ℃ C.40 ℃ D.96℃
9.(2021八上·荔湾期末)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不可能达到该值或比它更低。若把定义为0“度”,每上升1度与上升是相同的(1“度”大小等于大小),则用这种新方法表示的“200度”是( )
A. B. C. D.
10.(2021八上·揭西期末)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D.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二、填空题
11.(2022八上·廉江期末)如图,在测量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读数是 ℃。
12.(2021八上·浈江期末)如图甲中,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该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13.(2021八上·方正期末)请读出图甲中刻度尺所测的长度是 cm ,图乙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是 ℃。
14.(2021八上·钦北期末)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
15.(2021八上·岑溪期末)如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2022八上·新兴期末)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17.(2021八上·麦积期末)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为 ℃。
三、作图题
18.(2021八上·合浦期中)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2℃,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四、实验探究题
19.(2021八上·天河期末)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待液面静止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为h(下图)。他查资料得知同一根细玻璃管的h与水温t有关,他想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需要测出多组不同的h与t。请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请补充剩余步骤,序号自行添加):
①按图所示,将玻璃管插入水中,待液面静止;
②用 测出管内外液面高度差,记作h;
③ ;
④多次改变水温,用同一根细玻璃管重复上述步骤;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将划线处补充完整,不需要填数据)。
实验次数 ① ②
1
2
3
20.(2020八上·翼城期末)学习《温度》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身边的物品完成自制温度计的活动。如图甲所示是创新小组自制的温度计,瓶子作为玻璃泡装满某种液体,在密封的瓶塞上插上足够长的细管。为了探究薄壁细管内的液柱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首先选用横截面积为S1的细管进行实验,把玻璃泡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换用横截面积为S2的细管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S1>S2)
表一:横截面积S1
序号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温度变化量 /℃ 液柱高度的变化量 /cm
1 0 5 10 2
2 10 7
3 20 9 20 4
4 40 13
5 60 17 40 8
6 100 25
表二:横截面积S2
序号 温度t/℃ 液柱高度h/cm 温度变化量 /℃ 液柱高度的变化量 /cm
7 0 6 5 1.5
8 5 7.5
9 10 9 20 6
10 30 15
11 60 24 30 9
12 90 33
(1)分析比较实验中
(填写序号即可)几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玻璃泡,温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液柱高度越大(说明:只写一组序号不得分)。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液柱高度h和温度t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该小组根据表一(或表二)中设计的项目还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性问题: 。
21.(2020八上·永新期末)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 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1:
部位 t甲/℃ t乙/℃ t丙/℃ t丁/℃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3
实验数据表明:体温的测量值与 有关。
(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 相同,实验数据如表2:
间距(cm)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36.5 36.5 36.5 36.4 36.3 36.1 35.7 35.1 34.7 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 关(填“有”或“无”),测温距离大于有效测温距离,且测量距离越远,体温值 (选填“变大”、“变小”)。
(3)根据实验结论,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建议用这种型号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时,应该保持测温部位相同并保持测温 相同,且有效测温距离在 cm以内。
五、计算题
22.(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小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并运用等分原则为它做好了刻度。现在他用这支温度计与一支标准温度计一起测量两杯水温,所得数据如表:
第一杯 第二杯
自制温度计示数T/℃ 14 50
标准温度计示数t/℃ 10 50
这说明小明自制的温度计是一支不标准的温度计。
(1)若用此温度计测出的室温是23℃,实际室温是多少?
(2)写出T与t的关系式。
23.(2020八上·礼泉期末)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水银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10cm、30cm,则:
(1)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则该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
(2)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多少cm?
(3)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多少℃?
24.(2020八上·蚌埠期中)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它的示数为10℃,放入沸水中,它的示数为90℃,求:
(1)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2)当实际温度为25℃时,此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摄氏度?
(3)若测某一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乙温度计底部玻璃泡处有细小的玻璃缩口,为体温计,A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如果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示数会因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所以不能离开被测物体;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34℃。C不符合题意;
D.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工作;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体温计中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温度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是0℃,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3.【答案】D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A不符合题意;
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温度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操作是正确的,C符合题意;
D.图中读数时,视线没有和玻璃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液泡不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取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5.【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此温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对温度敏感变色的规律,当温度到达感温贴片的额定温度时,贴片就会开始变色,并不是根据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①说法错误;该温度计当温度到达感温贴片的额定温度时,贴片才会开始变色,根据题意和图片可知,该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18℃~34℃,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为100℃,因此该温度计无法测出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故②错误;该温度计的颜色对应的温度是整数,并不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③错误。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贴片温度计度计是根据测温物质对温度敏感变色,测量温度;根据温度计的量程,可以判断测温范围;根据温度计的精确程度,判断所测量的温度是否合理。
6.【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
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B符合题意;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3℃左右,C不符合题意;
D.10张纸的厚度在1mm左右,一张考试卷厚度大约为0.1mm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温度、速度,结合数据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A.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7℃,B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的直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间有一段缩口,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当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体积缩小,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中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C符合题意;
D.只有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酒精温度计不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体温计的直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间有一段缩口,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温度升高,发生膨胀,当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体积缩小,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中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只有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
8.【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由生活常识可知,热豆浆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热豆浆的温度略高于人体正常体温37℃。
9.【答案】B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摄氏温度的,是这种新定义温度方法的零度,所以摄氏温度的是这种新方法表示的273.15度,它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所以当T=200度时
解得
由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摄氏温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实际物体的温度。
10.【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体温计的量程是根据人的体温设定的,量程是35℃-42℃,A不符合题意;
B.为了更准确地测量人的体温,体温计的分度值较小,为0.1℃,B不符合题意;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8℃,人的正常温度约为37℃,该同学体温正常,C符合题意;
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但是水的沸点会随水面上方气压而改变,所以沸水的温度不一定是10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正常体温是36.5-37℃;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
11.【答案】乙;-3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和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乙同学读数方法正确。甲同学读数偏大,丙同学读数偏小。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0刻线下方,所以读作-3℃。
【分析】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12.【答案】D;29;低于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 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故错误;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错误;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故错误;D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D符合题意。故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D图。
由图乙知道,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又因为乙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9℃。由于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液泡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13.【答案】2.80;-22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由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5.50cm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8.3cm刻度线对齐,所以所测长度L=8.30cm-5.50cm=2.80cm
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所对应的刻度值由下往上变小,所以是零下,示数为-22℃。
【分析】结合分度值读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4.【答案】8℃;-3℃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由图知: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所以甲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于0℃,示数为8℃。
乙温度计在“0”的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示数为-3℃。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15.【答案】乙;可以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根据温度计的量程35~42℃可知,这乙是体温计,还可以根据乙有缩口判断。
体温计由于有缩口,当离开人体时,缩口处的水银迅速的热胀冷缩,从而使毛细管中的液柱无法回到液泡内,从而有稳定的读数。
【分析】体温计有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答案】D;-22;38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1)在甲图中,根据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只有D符合题意.
(2)在乙图中,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20℃下两格处,示数为:-22℃,是冰的温度.在丙图中,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30℃以上8格处,所以示数为:38℃,是水的温度.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液泡完全进入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 测量温度。
17.【答案】热胀冷缩;38.1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图示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所以,它的分度值为0.1℃,故它的读数为38.1℃。
【分析】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18.【答案】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32℃应该在-30℃的下方,分度值为1℃,所以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温度,在温度计中相应位置,标明液柱位置。
19.【答案】(1)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
(2)刻度尺;用温度计测出管内液体的温度,记作t
(3)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m;水温t/oC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依题意得,本实验探究的是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
(2)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
实验中,记录管内液面高度差的同时,要记录水的温度,因此除了记录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外,还要用温度计测量管内液体的温度t。
(3)探究的是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的定量关系,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有管内外液面高度差h与水温t,因此要记录的数据有每一次实验的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m和水温t/oC。
【分析】(1)根据实验的目的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
(2)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有关,要想利用这支细玻璃管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定量关系,应该控制管的内径不变,改变水的温度;同时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该进行多次实验。据此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
20.【答案】(1)1和7(或2和9,5和11)
(2)同一玻璃泡浸在液体中,当细管横截面积相同时,温度越高,液柱的高度就越大
(3)根据表格,还可探究吸管内液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比较细管横截面积S和液柱高度h的关系,就要控制其他的变量相同,即控制液泡和温度t相同,改变细管横截面积S,观察液柱高度h的变化,所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7(或2和9、或5和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液泡,t相同时,S越小,h越大。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液柱高度h和温度t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液泡浸在液体中,细管横截面积S相同时,温度t越大,液柱高度h越大。
(3)根据表格,还可探究吸管内液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分析】(1)探究温度计中液柱的高度变化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要保持温度和玻璃泡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2)相同液泡浸在液体中,细管横截面积相同时,温度越高,液柱高度越大;
(3)探究温度计中温度变化规律时,还可以探究液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
21.【答案】(1)距离;测温的部位
(2)测温的部位;无;变小
(3)距离;3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解析】【解答】(1)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距离相同,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不同的部位体温的测量值是不同的,即体温的测量值与测温的部位有关。
(2)由控制变量法,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测温的部位相同,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测量的温度都为36.5℃,超过3cm,距离越远,测量的温度越低,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无关。
(3)根据实验可知,为了能够精确测量体温的大小,应该保持测温部位相同并保持测温的距离相同,且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3cm以内。
【分析】(1)红外线测温时,人体到测温器的距离一定,测量的温度和位置有关;
(2)探究测温和距离关系时,保持测量的位置相同;在有效距离内,温度和距离无关;在有效距离外,距离越远,测量的温度越低;
(3)保持测温距离和位置相同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有效测温距离。
22.【答案】(1)解:由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越高,示数越大,假设T=kt+b
把表格中的数据(10,14)和(50,50)代入可得14=10k+b,50=50k+b
解出k=0.9,b=5
所以可得T=0.9t+5
把T=23℃代入可以得到23℃=0.9t+5
所以t=20℃
(2)解:T与t的关系式为T=0.9t+5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由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越高,示数越大,假设T=kt+b;然后将数据代入写出T与t的关系式,将T=23°代入关系式,计算出实际室温。
23.【答案】(1)不能
(2)解: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液柱长度为10cm;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此时液柱长度为30cm;所以0℃~100℃对应的液柱长度为20cm,所以每1℃所对应的液柱长度为
即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0.2cm。
答: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0.2cm;
(3)解:液柱长度为10cm时,温度计示数为0℃,当实际刻度为15cm时,所测量的实际温度为
答: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25℃。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因为水银的熔点为-39℃,低于这个温度时,水银将会凝固,所以不能测量零下50℃的温度。
【分析】(1)温度计中的感温液的凝固点要低于所测量的低温;
(2)根据温度计中液柱的差距和温度的差值,计算分度值;
(3)根据温度计的液柱长度和分度值,计算实际温度。
24.【答案】(1)解:当温度计的示数为 时,实际温度
答:当温度计的示数为 时,实际温度是
(2)解:当实际温度 时,该温度计的示数
答:当实际温度 时,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
(3)解:设液体的实际温度为t,则
答:此时温度是 。
【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结合温度计的示数求解每个小格的对应的温度,进而求解实际温度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