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1 20:0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FM定点导入
1.了解作者刘禹锡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掌握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3.品析诗句,感受诗句的艺术魅力。
刘禹锡
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自称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
贞元十八年(802年),与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背景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此诗答谢白居易。
FM自主学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完成诗歌的翻译
3.完成导学案习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作者: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称赞了刘禹锡的才华,对刘禹锡贬官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不平和无限感慨,抒发了两人同病相怜之情,也批判了不珍视甚至戕害人才的统治阶层。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诗坦率真诚,敢于直言,将各种问题写入诗中的特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试着理解课文,感受作者作诗时的心态及情感。
理解全诗
译文: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遭受贬谪(在这里)安身二十三年。
译文: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译文:沉船旁边千船万帆竞发,枯树前头种种树木争春
译文: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FM自主学习
答案明确:
1.kē pàn zhǎng chóu
2.(1)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2)旁边 (3) 振作精神 (4)指晋人王质
3.唐代 刘禹锡 七言律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FM模拟教学
4.熟读全诗,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 感?试着用几个词概括。
5.作者的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出来的(结合写作手法)?
6.赏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梳理总结
将思考的问题答案以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梳理总结!
模拟教学
4.熟读全诗,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 感?试着用几个词概括。
辛酸、愤懑、坚定、乐观
5.作者的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出来的(结合写作手法)?
首联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内心无限心酸和愤懑; 颔联借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表达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颈联宕开一笔,跳出个人遭遇和恩怨的樊篱,选取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这样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 尾联则答谢友人并与其共勉。表现诗人坚定地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模拟教学
6.赏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懑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模拟教学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情感,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回顾贬谪生活
颔联:感慨世事变迁
颈联:预示发展前景
尾联:与友乐观共勉
坚定乐观积极进取
思路导图
感悟全诗
首联交代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首联交代了诗人被贬谪的境遇,“凄凉地”“二十三年”点明被贬的地方之凄凉,被贬时间之漫长。
表露出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以及痛苦而又孤寂的心情。
感悟全诗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
闻笛赋
烂柯人
表达了诗人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
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感悟全诗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颈联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偶使诗句工整,结构严谨,读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富有表现力。“沉舟”“病树”比喻诗人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写的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感悟全诗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照应题目,直抒胸臆,点明酬赠的题意是“长精神”,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FM问题归零
完成导学案相关习题
8.B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没有点明酬答谢意,而是表明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9.D 10. D
1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2.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暂且凭借这杯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13.略
主题思想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 水间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流露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表现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