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6 09:35:58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浈江期末)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碗中液态氮沸腾,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碗壁出现白霜,则(  )
A.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碗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碗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
B.碗中液态氮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碗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不变,C符合题意;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
2.(2021八上·天峨期末)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B.冒出“白气”是冰箱外的暖空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白霜”是由气态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态冰,C不符合题意;
D.冰棍是由液态凝固成的固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变为液体的现象,是液化现象。
3.(2021八上·凤山期末)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沸点仍为100℃,并不能降温,会破坏抗生素,A不符合题意;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水的沸点仍为100℃,并不能降温,会破坏抗生素,B不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降低容器内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低于80℃,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C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增加容器内的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会破坏抗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4.(2021八上·南丹期末)《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答案】A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A符合题意;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云、雨等是液化形成的;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5.(2021八上·吉林期末)护士在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沸点
【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体温计示数升高时,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体温计中的水银密度变小,沸点不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中的水银质量不变,温度变化会引起体积变化、密度的变化;沸点不变。
6.(2021八上·勃利期末)《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熔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A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B不符合题意;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C不符合题意;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六个物态变化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进行判断。
7.(2021八上·吉林期末)寒冷的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A.熔化 B.升华 C.凝华 D.汽化
【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雪减少了,没有熔化,A不符合题意;
B.不经过熔化,固态的雪直接变成水蒸气,房顶上的积雪会变少,是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B符合题意;
C.凝华是气态变为固态,房顶上的雪减少了,所以没有发生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记住物态变化的六个变化过程,然后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观察物质的原状态和后来的状态,从而判断此现象为哪种变化过程。
8.(2021八上·富川期末)关于物态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听出“白气”——汽化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
【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了固体,是凝华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9.(2021八上·玉林期末)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降低病人体温,如图所示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蒸笼冒“白气” B.冰雪消融
C.樟脑丸变小 D.露珠变小
【答案】D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酒精是液体,酒精擦在身上,变成了气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蒸笼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是冰熔化为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露珠变小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0.(2021八上·方正期末)寒冷的冬天,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些现象,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走路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液化形成的
C.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
D.教室内窗户玻璃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水滴凝固而成的,B不符合题意;
C.进入温暖的房间,眼镜变模糊,是房间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液化而成的小水珠,附在镜片上面,C不符合题意;
D.教室内窗户玻璃上的霜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二道期末)如图所示,舞台上的白雾使演员如临仙境,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   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   传入观众耳中的,观众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升华;吸收;液化;空气;音色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解析】【解答】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空气传入观众耳中的。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12.(2021八上·二道期末)如图,小明扛着煤气罐走在回家的路上,以小明为参照物煤气罐是   的,煤气罐中的液体是通过   的方式液化得到的。
【答案】静止;压缩体积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小明扛着煤气罐走路,以小明为参照物煤气罐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液化的方式包括加压液化、压缩体积液化,而煤气罐中的液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得到的。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对气体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13.(2021八上·浈江期末)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同时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答案】压缩体积;吸收;降低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气态,在常温下可通过压缩体积使其液化。
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会迅速汽化,吸热热量,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而起镇痛作用。
【分析】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物体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
14.(2021八上·宜州期末)随着气温的降低,备战体育中考的同学在早训时嘴里会呼出“白气”,这是   现象,这种物态变化会   热。
【答案】液化;放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同学在早训时嘴里会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2021八上·宜州期末)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一会儿,其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不会;不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没有温度差,故0℃的冰不会吸热,故冰不会熔化。
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一会儿,空气温度不变,故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分析】晶体要熔化,一是要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蒸发吸热,且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蒸发,但是没有液体蒸发的时候,就不能吸热降低温度。
16.(2021八上·天峨期末)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小狗这样做是为了使舌头上的水分蒸发并向舌头   热,从而加快散热。晶体物质跟非晶体物质的本质区别是有或者没有   (选填:“熔点”、“凝固点”或者“熔点或凝固点”)。
【答案】吸;熔点或凝固点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这时可以通过增大与空气接触的表面面积,加快液体蒸发,蒸发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
晶体物质跟非晶体物质的本质区别是有或者没有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液体蒸发吸热,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17.(2021八上·大化期末)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所示的热风干手机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增大水的    和    来加快水的蒸发。
【答案】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的水蒸发加快。
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也可使手上的水蒸发加快。
【分析】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18.(2021八上·勃利期末)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夏天   (填“室外”或“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窗玻璃表面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液化成小水珠。
【答案】室外;降低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夏天,使用冷空调,室内的温度比室外低,窗玻璃的温度比室外低,室外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窗玻璃外表面降低温度液化成小水珠。
【分析】不管夏天还是冬天,窗玻璃上的小水珠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19.(2021八上·双辽期末)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   热。
【答案】不变;放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打开锅盖取粽子时,锅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同时向外界放出热量。
【分析】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学生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20.(2021八上·吉林期末)如图是一款筷子烘干消毒机,它吹出的高温气流能    筷子表面水分的蒸发,防止筷子发霉;此外,它还可以发射    (选填“红外”或”紫外”)线对筷子进行消毒、杀菌。
【答案】加快;紫外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红外线
【解析】【解答】烘干消毒机,它吹出的高温气流能加快筷子表面空气流速,加快筷子表面水分的蒸发;
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筷子烘干消毒机可以发射紫外线对筷子进行消毒、杀菌。
【分析】(1)加快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蒸发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2)紫外线的作用:杀菌、消毒。
三、实验探究题
21.(2021八上·巴彦期末)小明期末复习“冰熔化”和“水沸腾”两个实验,装置图如下:
(1)其中探究“水沸腾规律”的装置是   图。“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
(2)小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过程中,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小明在探究“冰熔化”过程中,发现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答案】(1)乙;都吸热,温度都保持不变
(2)98
(3)不会;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用酒精灯水浴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在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能在持续吸热,不能使试管中的水沸腾;乙图可知,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中的水,能使水不断吸热,所以探究“水沸腾规律”的装置是乙图。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也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由表格信息可知,当加热至4min时,温度为98℃,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8℃。
(3)水持续沸腾的条件为:达到沸点、不断吸热。甲装置中,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分析】(1)水浴法加热可以均匀受热,晶体熔化一般用水浴法加热。
(2)沸点指沸腾时的温度。
(3)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2.(2021八上·吉林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答案】(1)B
(2)98;<
(3)吸热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组装器材时,因为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要先调整铁圈的位置,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所以应当先调整图甲中B的高度。
(2)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为98℃,即沸点为98℃。
图乙中两次实验水的初温相同,沸点相同,但图线b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说明图线b所表示的水的质量更大,所以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达到沸点。
(3)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持续吸热,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
【分析】(1)组装器材时: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安装,在安装中切记要调整铁圈的高度,方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根据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图像中水平线对应的纵坐标数值确定水的沸点;水量大,图线需要更长的时间加热,水量小,图像需要较短的时间加热。(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
23.(2021八上·大化期末)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
(1)除了图中指示的器材,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4)如图丙中   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答案】(1)秒表
(2)99
(3)水初温低
(4)a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
(2)由图像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9℃,说明水的沸点为99℃。
(3)由图像知,小明水的初温为96℃;小红小组水的初温为93℃,所以小红小组水的初温较低,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
(4)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有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所以a图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分析】(1)探究水沸腾时的现象,需要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2)液体温度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
(3)液体初温较低时,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较长;
(4)水沸腾时,水底的气泡上升变大。
24.(2021八上·宜州期末)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水中的气泡   (选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要持续加热才能保持沸腾,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选填“A”“B”“C”或“D”)。
【答案】(1)89
(2)越来越大
(3)吸热
(4)A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89℃。
(2)水在沸腾时,水温达到沸点,温度不再升高,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气泡到达水面受到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如图A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沸点以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图A所示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B图是晶体熔化图象,C图是晶体凝固图象,D图表示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是示数,再进行读数。
(2)水沸腾前和沸腾时都会从水底冒出气泡,但一种缓慢、一种剧烈,且在温度和形态变化上也有不同。
(3)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图象得出结论。
(4)影响实验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初温、环境温度、酒精灯的火焰、水量多少、是否加盖子等。
25.(2021八上·岑溪期末)小雷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除温度计外,小雷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4)加热过程中,小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白气”,这“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滴;
(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丙”或“丁”)。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
(2)秒表
(3)98;减少水的质量
(4)液化
(5)丙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测得的温度会偏高,是错误的。
(2)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因此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秒表。
(3)由图乙可知,从第10min开始,水的温度不变,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8℃。
加热时间长短与水的多少、是否给烧杯加盖、水的初温有关,减少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加盖、调大酒精灯的火焰等方法。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水沸腾前,烧杯内上部水温较低,气泡上升时,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变小;水沸腾时,烧杯内水温一致,气泡上升时,受到的压强变小,气泡变大,所以图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图丁是水沸腾前的情景。
【分析】(1)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实验操作正确与否,仔细查看仪器的摆放,仪器的使用方式正确与否。
(2)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实验器材。
(3)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掌握影响水沸腾所用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和水的初温。水越少、初温越高、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得越少,水到达沸点所用时间越短。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5)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水沸腾前产生少量气泡,上升变小。
四、计算题
26.(2020八上·灵石期中)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小敏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33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0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只能乘坐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小敏坐车时发现车窗玻璃很模糊,这是什么原因?说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的方法。
【答案】(1)解: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 可得,所需要的时间为t= = =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8:5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答: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只能乘坐G1482车次
(2)解:列车运行的时间为t1=10:31-09:01=1h30min=1.5h
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答: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60km/h;
(3)解:水蒸气液化现象,原因是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防止方法:打开车内的暖气机朝车玻璃吹风。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结合交通指示牌及时刻表,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 进行计算即可。
(3)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27.(2020八上·禅城期末)如图甲是某变频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变成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我们把一段时间内“冷媒”流过铜管B的质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流量,已知压缩机的转速越大,流量就越大。压缩机的转速由变频器供电的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机通过改变供电频率,控制“冷媒”流量,从而控制制冷的快慢。“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格所示。
频率f/Hz 30 50 70 90 110 130
流量Q×10-2/kg s-1 1.00 2.14 3.32 4.43 5.57 6.71
(1)气态“冷媒”通过冷凝器   (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   (填物态变化)成液态“冷媒”;
(2)“冷媒”在蒸发器中   ,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中作出“冷媒”流量Q与变频器供电频率f之间的关系图线   。依据所作图线,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100Hz时,流量Q为   kg/s,铜管B中“冷媒”流速为   m/s(铜管B中“冷媒”的密度为1.2×103kg/m3,铜管B内横截面积为0.4cm2)。
【答案】(1)放热;液化
(2)汽化
(3);0.05;1.04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空调机工作时,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出热量。(2)由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蒸发,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故“冷媒”在蒸发器中汽化。(3)由表格数据可知,供电频率为30Hz、50Hz、70Hz、90Hz、110Hz、130Hz时,对应的流量分别为1.00×10-2/kg s-1、2.14×10-2/kg s-1、3.32×10-2/kg s-1、4.43×10-2/kg s-1、5.57×10-2/kg s-1、6.71×10-2/kg s-1,由1kg s-1=3600kg h-1可得,对应的流量分别为36kg h-1、77.04×10-2kg h-1、119.52kg h-1、159.48kg h-1、200.52kg h-1、241.56kg h-1,应用描点法作图,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100Hz时,流量Q为180kg/h=0.05kg/s,即每秒通过冷媒的质量m=0.05kg,由 可得,每秒通过冷媒的体积
由V=SL可得,每秒冷媒通过的距离
则铜管B中“冷媒”流速为1.04m/s。
【分析】(1)气体变为液化是过程是液化,液化放热;(2)液化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根据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
28.(2019八上·西陵期中)元旦节后的一天早晨,小洁的爸爸开着小轿车送她上学,上车后一会儿她看见前面挡风玻璃上有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1)“雾气”是怎么形成的?在车窗玻璃的哪一侧?
(2)打开空调吹暖风后,“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试分析原因。
【答案】(1)解:“雾气”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雾气”形成在玻璃的内表面。
(2)解:打开空调吹暖风后热风加快了玻璃内表面上小水珠的汽化,“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是因为车窗玻璃温度变高,水蒸气遇到温度高的玻璃就不会发生液化现象。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分析】(1)水蒸气变为液体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液体的条件是气体遇冷,若温度足够高,没有液化条件,不能液化。
五、简答题
29.(2021八上·江州期末)寒假的某一天,家住威宁的小莫随爸爸一起驾车到毕节办事,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莫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答案】解: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且加快了空气流动、加速蒸发,形成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冬天,由于车外寒冷,前窗玻璃温度很低,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形成的小液珠附着在玻璃内侧,从而影响了人的视线.对着玻璃吹暖风时,小液珠吸收热量,且加快了空气流动、蒸发加快,又变成了水蒸气,玻璃上的小液珠也就消失了,人就能很清楚地观察到前方的道路了.
【分析】(1)雾气的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温度高低、空气流动速度。
30.(2021八上·肃州期末)为什么有时给发烧的病人头上放上湿毛巾?
【答案】湿毛巾上的水蒸发吸热,可以让发烧的病人降温。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发烧的病人体温一般高于37℃,这时候在头上放一个温度低的湿毛巾,可以把头部的热量吸收掉,另外湿毛巾上的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也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头部的温度降低,让人感到舒服,所以给发烧的病人头上放上湿毛巾,可以利用湿毛巾上的水蒸发吸热,让发烧的病人降温。
【分析】液体蒸发吸热,可以对发烧病人降温。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八上·浈江期末)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碗中液态氮沸腾,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碗壁出现白霜,则(  )
A.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碗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碗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2021八上·天峨期末)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
3.(2021八上·凤山期末)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4.(2021八上·南丹期末)《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5.(2021八上·吉林期末)护士在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温度 D.沸点
6.(2021八上·勃利期末)《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熔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7.(2021八上·吉林期末)寒冷的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A.熔化 B.升华 C.凝华 D.汽化
8.(2021八上·富川期末)关于物态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听出“白气”——汽化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
9.(2021八上·玉林期末)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降低病人体温,如图所示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蒸笼冒“白气” B.冰雪消融
C.樟脑丸变小 D.露珠变小
10.(2021八上·方正期末)寒冷的冬天,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些现象,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走路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液化形成的
C.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
D.教室内窗户玻璃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二道期末)如图所示,舞台上的白雾使演员如临仙境,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   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   传入观众耳中的,观众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
12.(2021八上·二道期末)如图,小明扛着煤气罐走在回家的路上,以小明为参照物煤气罐是   的,煤气罐中的液体是通过   的方式液化得到的。
13.(2021八上·浈江期末)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同时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14.(2021八上·宜州期末)随着气温的降低,备战体育中考的同学在早训时嘴里会呼出“白气”,这是   现象,这种物态变化会   热。
15.(2021八上·宜州期末)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一会儿,其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6.(2021八上·天峨期末)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小狗这样做是为了使舌头上的水分蒸发并向舌头   热,从而加快散热。晶体物质跟非晶体物质的本质区别是有或者没有   (选填:“熔点”、“凝固点”或者“熔点或凝固点”)。
17.(2021八上·大化期末)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所示的热风干手机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增大水的    和    来加快水的蒸发。
18.(2021八上·勃利期末)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夏天   (填“室外”或“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窗玻璃表面   (填“降低”或“升高”)温度液化成小水珠。
19.(2021八上·双辽期末)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   热。
20.(2021八上·吉林期末)如图是一款筷子烘干消毒机,它吹出的高温气流能    筷子表面水分的蒸发,防止筷子发霉;此外,它还可以发射    (选填“红外”或”紫外”)线对筷子进行消毒、杀菌。
三、实验探究题
21.(2021八上·巴彦期末)小明期末复习“冰熔化”和“水沸腾”两个实验,装置图如下:
(1)其中探究“水沸腾规律”的装置是   图。“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的相同之处是   。
(2)小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过程中,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小明在探究“冰熔化”过程中,发现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22.(2021八上·吉林期末)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23.(2021八上·大化期末)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
(1)除了图中指示的器材,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4)如图丙中   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24.(2021八上·宜州期末)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水中的气泡   (选填“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要持续加热才能保持沸腾,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选填“A”“B”“C”或“D”)。
25.(2021八上·岑溪期末)小雷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除温度计外,小雷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一点即可);
(4)加热过程中,小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白气”,这“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水滴;
(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丙”或“丁”)。
四、计算题
26.(2020八上·灵石期中)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小敏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33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0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只能乘坐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小敏坐车时发现车窗玻璃很模糊,这是什么原因?说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的方法。
27.(2020八上·禅城期末)如图甲是某变频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变成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我们把一段时间内“冷媒”流过铜管B的质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流量,已知压缩机的转速越大,流量就越大。压缩机的转速由变频器供电的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机通过改变供电频率,控制“冷媒”流量,从而控制制冷的快慢。“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格所示。
频率f/Hz 30 50 70 90 110 130
流量Q×10-2/kg s-1 1.00 2.14 3.32 4.43 5.57 6.71
(1)气态“冷媒”通过冷凝器   (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   (填物态变化)成液态“冷媒”;
(2)“冷媒”在蒸发器中   ,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
(3)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中作出“冷媒”流量Q与变频器供电频率f之间的关系图线   。依据所作图线,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100Hz时,流量Q为   kg/s,铜管B中“冷媒”流速为   m/s(铜管B中“冷媒”的密度为1.2×103kg/m3,铜管B内横截面积为0.4cm2)。
28.(2019八上·西陵期中)元旦节后的一天早晨,小洁的爸爸开着小轿车送她上学,上车后一会儿她看见前面挡风玻璃上有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1)“雾气”是怎么形成的?在车窗玻璃的哪一侧?
(2)打开空调吹暖风后,“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试分析原因。
五、简答题
29.(2021八上·江州期末)寒假的某一天,家住威宁的小莫随爸爸一起驾车到毕节办事,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莫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30.(2021八上·肃州期末)为什么有时给发烧的病人头上放上湿毛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
B.碗中液态氮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C.碗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不变,C符合题意;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
2.【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B.冒出“白气”是冰箱外的暖空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白霜”是由气态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态冰,C不符合题意;
D.冰棍是由液态凝固成的固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变为液体的现象,是液化现象。
3.【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沸点仍为100℃,并不能降温,会破坏抗生素,A不符合题意;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水的沸点仍为100℃,并不能降温,会破坏抗生素,B不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降低容器内的气压,可以使水的沸点低于80℃,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C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增加容器内的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会破坏抗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4.【答案】A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A符合题意;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云、雨等是液化形成的;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5.【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体温计示数升高时,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体温计中的水银密度变小,沸点不变,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体温计中的水银质量不变,温度变化会引起体积变化、密度的变化;沸点不变。
6.【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A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B不符合题意;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C不符合题意;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六个物态变化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进行判断。
7.【答案】B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雪减少了,没有熔化,A不符合题意;
B.不经过熔化,固态的雪直接变成水蒸气,房顶上的积雪会变少,是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B符合题意;
C.凝华是气态变为固态,房顶上的雪减少了,所以没有发生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记住物态变化的六个变化过程,然后根据题中提供的条件观察物质的原状态和后来的状态,从而判断此现象为哪种变化过程。
8.【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了固体,是凝华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9.【答案】D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A.酒精是液体,酒精擦在身上,变成了气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蒸笼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冰雪消融是冰熔化为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露珠变小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0.【答案】D
【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
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水滴凝固而成的,B不符合题意;
C.进入温暖的房间,眼镜变模糊,是房间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液化而成的小水珠,附在镜片上面,C不符合题意;
D.教室内窗户玻璃上的霜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1.【答案】升华;吸收;液化;空气;音色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解析】【解答】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空气传入观众耳中的。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12.【答案】静止;压缩体积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小明扛着煤气罐走路,以小明为参照物煤气罐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液化的方式包括加压液化、压缩体积液化,而煤气罐中的液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得到的。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对气体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13.【答案】压缩体积;吸收;降低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气态,在常温下可通过压缩体积使其液化。
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会迅速汽化,吸热热量,使受伤部位温度降低而起镇痛作用。
【分析】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物体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
14.【答案】液化;放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同学在早训时嘴里会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5.【答案】不会;不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没有温度差,故0℃的冰不会吸热,故冰不会熔化。
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一会儿,空气温度不变,故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分析】晶体要熔化,一是要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蒸发吸热,且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蒸发,但是没有液体蒸发的时候,就不能吸热降低温度。
16.【答案】吸;熔点或凝固点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这时可以通过增大与空气接触的表面面积,加快液体蒸发,蒸发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
晶体物质跟非晶体物质的本质区别是有或者没有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分析】液体蒸发吸热,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
17.【答案】温度;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的水蒸发加快。
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也可使手上的水蒸发加快。
【分析】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18.【答案】室外;降低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夏天,使用冷空调,室内的温度比室外低,窗玻璃的温度比室外低,室外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窗玻璃外表面降低温度液化成小水珠。
【分析】不管夏天还是冬天,窗玻璃上的小水珠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19.【答案】不变;放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打开锅盖取粽子时,锅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同时向外界放出热量。
【分析】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学生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20.【答案】加快;紫外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红外线
【解析】【解答】烘干消毒机,它吹出的高温气流能加快筷子表面空气流速,加快筷子表面水分的蒸发;
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筷子烘干消毒机可以发射紫外线对筷子进行消毒、杀菌。
【分析】(1)加快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蒸发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2)紫外线的作用:杀菌、消毒。
21.【答案】(1)乙;都吸热,温度都保持不变
(2)98
(3)不会;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用酒精灯水浴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在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不能在持续吸热,不能使试管中的水沸腾;乙图可知,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中的水,能使水不断吸热,所以探究“水沸腾规律”的装置是乙图。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也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2)由表格信息可知,当加热至4min时,温度为98℃,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8℃。
(3)水持续沸腾的条件为:达到沸点、不断吸热。甲装置中,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分析】(1)水浴法加热可以均匀受热,晶体熔化一般用水浴法加热。
(2)沸点指沸腾时的温度。
(3)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2.【答案】(1)B
(2)98;<
(3)吸热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组装器材时,因为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要先调整铁圈的位置,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安装,所以应当先调整图甲中B的高度。
(2)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为98℃,即沸点为98℃。
图乙中两次实验水的初温相同,沸点相同,但图线b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说明图线b所表示的水的质量更大,所以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达到沸点。
(3)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持续吸热,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
【分析】(1)组装器材时: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安装,在安装中切记要调整铁圈的高度,方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根据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图像中水平线对应的纵坐标数值确定水的沸点;水量大,图线需要更长的时间加热,水量小,图像需要较短的时间加热。(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
23.【答案】(1)秒表
(2)99
(3)水初温低
(4)a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
(2)由图像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9℃,说明水的沸点为99℃。
(3)由图像知,小明水的初温为96℃;小红小组水的初温为93℃,所以小红小组水的初温较低,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
(4)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并且有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逐渐变大,所以a图是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分析】(1)探究水沸腾时的现象,需要利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2)液体温度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
(3)液体初温较低时,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较长;
(4)水沸腾时,水底的气泡上升变大。
24.【答案】(1)89
(2)越来越大
(3)吸热
(4)A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89℃。
(2)水在沸腾时,水温达到沸点,温度不再升高,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气泡到达水面受到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4)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如图A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沸点以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图A所示的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B图是晶体熔化图象,C图是晶体凝固图象,D图表示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是示数,再进行读数。
(2)水沸腾前和沸腾时都会从水底冒出气泡,但一种缓慢、一种剧烈,且在温度和形态变化上也有不同。
(3)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分析图象得出结论。
(4)影响实验时间的因素有:水的初温、环境温度、酒精灯的火焰、水量多少、是否加盖子等。
25.【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
(2)秒表
(3)98;减少水的质量
(4)液化
(5)丙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测得的温度会偏高,是错误的。
(2)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因此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秒表。
(3)由图乙可知,从第10min开始,水的温度不变,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8℃。
加热时间长短与水的多少、是否给烧杯加盖、水的初温有关,减少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加盖、调大酒精灯的火焰等方法。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水沸腾前,烧杯内上部水温较低,气泡上升时,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变小;水沸腾时,烧杯内水温一致,气泡上升时,受到的压强变小,气泡变大,所以图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图丁是水沸腾前的情景。
【分析】(1)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实验操作正确与否,仔细查看仪器的摆放,仪器的使用方式正确与否。
(2)实验中需要测量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确定实验器材。
(3)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掌握影响水沸腾所用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和水的初温。水越少、初温越高、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得越少,水到达沸点所用时间越短。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5)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水沸腾前产生少量气泡,上升变小。
26.【答案】(1)解: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 可得,所需要的时间为t= = =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8:5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答: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只能乘坐G1482车次
(2)解:列车运行的时间为t1=10:31-09:01=1h30min=1.5h
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答: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60km/h;
(3)解:水蒸气液化现象,原因是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防止方法:打开车内的暖气机朝车玻璃吹风。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2)结合交通指示牌及时刻表,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 进行计算即可。
(3)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27.【答案】(1)放热;液化
(2)汽化
(3);0.05;1.04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空调机工作时,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出热量。(2)由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蒸发,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故“冷媒”在蒸发器中汽化。(3)由表格数据可知,供电频率为30Hz、50Hz、70Hz、90Hz、110Hz、130Hz时,对应的流量分别为1.00×10-2/kg s-1、2.14×10-2/kg s-1、3.32×10-2/kg s-1、4.43×10-2/kg s-1、5.57×10-2/kg s-1、6.71×10-2/kg s-1,由1kg s-1=3600kg h-1可得,对应的流量分别为36kg h-1、77.04×10-2kg h-1、119.52kg h-1、159.48kg h-1、200.52kg h-1、241.56kg h-1,应用描点法作图,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100Hz时,流量Q为180kg/h=0.05kg/s,即每秒通过冷媒的质量m=0.05kg,由 可得,每秒通过冷媒的体积
由V=SL可得,每秒冷媒通过的距离
则铜管B中“冷媒”流速为1.04m/s。
【分析】(1)气体变为液化是过程是液化,液化放热;(2)液化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根据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
28.【答案】(1)解:“雾气”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雾气”形成在玻璃的内表面。
(2)解:打开空调吹暖风后热风加快了玻璃内表面上小水珠的汽化,“雾气”很快除去;且不会再有“雾气”出现,是因为车窗玻璃温度变高,水蒸气遇到温度高的玻璃就不会发生液化现象。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分析】(1)水蒸气变为液体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2)液体的条件是气体遇冷,若温度足够高,没有液化条件,不能液化。
29.【答案】解: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且加快了空气流动、加速蒸发,形成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冬天,由于车外寒冷,前窗玻璃温度很低,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形成的小液珠附着在玻璃内侧,从而影响了人的视线.对着玻璃吹暖风时,小液珠吸收热量,且加快了空气流动、蒸发加快,又变成了水蒸气,玻璃上的小液珠也就消失了,人就能很清楚地观察到前方的道路了.
【分析】(1)雾气的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温度高低、空气流动速度。
30.【答案】湿毛巾上的水蒸发吸热,可以让发烧的病人降温。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
【解析】【解答】发烧的病人体温一般高于37℃,这时候在头上放一个温度低的湿毛巾,可以把头部的热量吸收掉,另外湿毛巾上的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也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头部的温度降低,让人感到舒服,所以给发烧的病人头上放上湿毛巾,可以利用湿毛巾上的水蒸发吸热,让发烧的病人降温。
【分析】液体蒸发吸热,可以对发烧病人降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