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课件制作:吕洪江
人教新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古代:一尺;一拃;
外国:一码;
现代:36页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一把平平常常的尺,作为量度物体长度的一种测量工具,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略到精确的发展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一、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
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值。
2、使用过程中:
① 选对刻度尺: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②? 放对刻度尺 :
A放平:刻度尺要与物体被测边缘平行。
B紧贴:刻度尺有刻度一面要紧贴被测物。
C对齐: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③ 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或俯视。
④ 读对: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⑤ 记对:数字加单位。例: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 D1、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长度。
2、两人分别用同一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动手实验 比较测量结果,对同一个测量值,其结果相同吗?若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测量者不同、所选工具不同。
二、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
注意: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可避免,它是因为测量工具本身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的完善程度等客观因素和测量者主观因素引起的。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它主要是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仪器使用不正确、读数不正确等原因引起的。 例1: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D二、长度的间接测量法1.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n圈(如50),用刻度尺测出铅笔上铜丝排列的长度l,铜丝的直径为l/50
累积法(以少代多):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如:测纸张的厚度;测邮票的质量;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2. 如何测圆锥体的高度、硬币直径?平移法(以内变外):当物体的长度不便直接测量时,想办法将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硬币的直径、球的直径等。例1:如下图,能正确测量出硬币直径的是: D3.如何测京广铁路线的长度?
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丝线与地图上的曲线重合,并在两端点做好记号,然后将细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
替代法(以曲变直):测量某个与被测物体相等的物体量,用以代替对被测物体的直接测量。如:地图上某条大河的长度,铁路的长度。海岸线的长度等。
4、如何利用单车测出从教学楼到饭堂的路程?
滚轮法:
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在被测曲
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
周长乘以 圈数可得曲线路径的长度。思考:要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有哪些方法?
让硬币在地面沿直线滚动N周,测出直线的长度L,周长C=L/N。
用细线在硬币上绕三圈,量出细线的长度L,周长C=L/3。
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一圈,再剪下对折即可直接在刻度尺上读出直径,算出周长。
如图,平移法。三、时间的测量学习停表的使用方法;测试两次连续按表的时间。
讨论:这个时间对于计时测量带来的实验误差。 历届中考链接1铅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品,对于一支新的普通木制铅笔,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2012)A、它的重力是1N B、它的体积是1dm3C、它的长度是18cm D、它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1.25×104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