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地理课上,在绘制至日照图时(老师的要求是准确标出赤道、太阳光线、晨昏线、南北极点连线4条线及其位置关系。),同学们画出的图形不尽相同,请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绘图正确的是
2021年“十一”国庆假期期间,最热门的主题公园为上海的迪士尼乐园。游客数量达近20万人。图1为“迪士尼度假区所在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2~4题。
2.“十一”国庆假期期间。六城市中正午人影及短和白昼最短的分别是
A.巴黎、香港 B.奥兰多、东京 C.上海、洛杉矶 D.香港、巴黎
3.上海迪士尼乐园10月1日上午9时迎来第一位游客时。洛杉矶(西八区)正值
A.10月1日上午 B.10月1日夜晚 C.9月30 日下午 D.9月30 日夜晚
4.“十一”国庆假期期间
A.上海的日出时间逐日提前 B.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正在逐渐减慢
C.奥兰多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D.东京日出方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向
赤道日晷是我国古代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主要由晷盘、晷针和底座组成。其晷盘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晷针针影随太阳方位变化指向晷盘不同刻度位置来表示不同时刻。图2为“赤道式日晷示意图”。据此完成5-8题。
5.北京某中学拟建一个赤道日晷,正确的摆放方式是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坐西朝东
6.安装过程中,下列做法及原因描述合理的是
A.精确测定当地经度,用于调整晷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
B.精确测定当地纬度,用于计算当地与北京时间的时差
C.使用角度测量仪,保证晷针与地平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
D.使用罗盘精准调节,保证当地正午时晷针针影朝向正南
7.夏至日阳光充足,放置在该中学的日晷晷针在晷盘上的移动方向是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8.此时日晷显示的时间为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夜晚
图3是北京市某校学生拍摄的日落照片(街道东西走向)读图,回答第9题。
9.该日最可能是
A.立秋 B.立冬 C.秋分 D.冬至
图4是我国某地观景照片。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1.塑造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图5是“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据图可推断
A.甲地是向斜成山 B.①岩层垂直抬升 C.②是花岗岩 D.③是石灰岩
13.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侵入 B.断层作用 C.变质作用 D.褶皱隆起
14.图中地区
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B.乙地经变质作用而成
C.丙地适宜修建大型水库 C丁地宜扩大耕地而积
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由干流水的冲刷与侵蚀、河道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被称为牛轭湖。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6中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②⑤③① D.①⑤③④②
16.形成牛轭湖的主要外力作用
A.流水堆积 B.流水搬运 C.流水下蚀 D.流水侧蚀
17.有些牛轭湖是由于人工的“裁弯取直”形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开始进行恢复河流弯道的工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湖水水质 B.缩短航运里程 C.提高河流流速 D.减轻洪涝灾害
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图7位该地三飨地质模拟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示区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19.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嘴山和三帽山均为断块山 B.仙女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
C.羊水河出露的地层晚于中石院天坑 D.乌江流域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
通俗理解。天坑就是一个巨大的“陷坑”,其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的岩壁,井状或桶状轮廓。发育在厚度巨大、地下水位较深的可溶性岩层中。2019年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发现大型天坑群。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世界级天坑群。图8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广西那坡县天坑群属于
A.天坑高差大、多瀑布发育 B.天坑属于流水的侵蚀地貌
C.天坑群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D.坑壁岩石类型同图8的乙
21.图8中能够正确表示天坑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是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⑥-①-③ D.④-⑦-③
图9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22-23题。
22.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3.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图10为全球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A. a为东北信风带 B. 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 c为东南信风带 D. d为极地东风带
25.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副极低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图11位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6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甲乙丙三地均分布于大陆的东部
图12为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8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27-28题。
27.此时图示区域
A.①地风向为偏北 B.②地为低压中心
C.③地附近多沙尘 D.④地为大雨天气
28.据图推断
A.呼和浩特冷锋过境、气压降低 B.北京位于暖锋锋前,可能降水
C.成都受反气旋影响,气流辐散 D.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
图13位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29-30题。
29.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达,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侵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30.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小题。
31.图14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5为“北京市某校学生11月初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14中甲位置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2分)
(2)图14中乙位置的日期是______。EF表示______。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_现象。(3分)
(3)当地球运行至图14丙位置附近。适逢的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是______(选择填空)。(1分)
A.清明节 踏青扫墓 B.端午节 赛龙舟
C.中秋节 团圆赏月 D.元宵节 闹花灯
(4)图15中物体的影子朝向为______。拍照当天地球运行至图14中______(填①或②)位置附近。(2分)
(5)为保证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的准确性,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两项即可)(2分)
32.图16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甲、乙、丙三地所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从地表形态上看。乙地是______,其成因是______。(3分)
(3)说出图中戊地貌的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3分)
(4)在图中甲、乙、丙三处中选择一处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其选址应为______,说明其合理性______。(3分)
33.太行山脉位于河北省、山西省交界处。绵延800余里。阻断东西交通,图17为“太行八经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太行山地区分别受到东西向和南北向内力作用而不断隆升。又经外力侵蚀形成了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的“横谷”,古书中将这种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
(1)依据材料说出太行八陉的形成过程。(4分)
井陉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井陉县“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自秦置县距今已2225年。
(2)说出井陉县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B C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B B D A B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B B B A B B \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每空1分。
(1)(2分)赤道(0°纬线)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2)(3分)6月22日前后 晨昏线 极昼
(3)(1分)C (4)(2分)北 ②
(5)(2分)测量物体与地面垂直 当地地方时12点进行测量等(合理即可得分)
32.(12分)
(1)(3分)背斜、向斜、断层
(2)(3分)向斜山(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成为山岭
(3)(3分)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口处,地形坡度平缓,河流流速减慢,海水对入海河水具有顶托作用,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
(4)(3分)甲: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呈天然拱形,岩层结构稳定,不易坍塌,且不利于地下水集聚。
33.(7分)
(1)(4分)在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形成太行褶皱山脉的过程中,出现多处断裂。在断裂岩石破碎,长期的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形成沟谷(陉)。
(2)(3分)位于井陉盆地,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地处交通要道
34.(11分)
(1)(3分)偏北风。南京风力较大。理由: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2分)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风力大;降水多。
(3)(3分)冷锋。变化趋势: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3分)寒湖(或低温冻害),低温冻害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多大风降水、影响出行:气温降低,影响健康,比如流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