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 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 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1 14:07: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导入新课】
任何一种能够持续存在的统治,要有起码程度的自愿服从性。
——马克思·韦伯
教师讲述:自愿服从性基于起码的三个原因,基于传统的神圣性,基于统治者个人的超凡魅力,基于民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以马克思韦伯的视角来看看20世纪的苏俄(联)兴亡历程。首先通过一段视频,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俄国十月革命的历程。
(过渡)十月革命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调整策略,修改口号,如“结束战争”“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把工厂给工人”等,这都表明布尔什维克敏锐地把握住了大多数俄国人民的需求,使自己紧密地与他们站在一起,获得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之后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但是这意味着战争不会找你吗?之前的临时政府难道就没想到要退出战争吗?想过啊,但是却没有操作。现在真的操作了,协约国就会来找你麻烦,特别是法国。法国当时主要给俄国放高利贷,现在列宁说我不承认你啊,之前的债务我不还了啊。这就涉及到了列强在俄国的市场和投资场所没有了,肯定要打击报复啊。于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我们来看下面这幅图,当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境遇?(学生回答:内忧外患)为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又做出了哪些实践和努力呢?
三、新生的钟声敲响——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指出十月革命之后的苏维埃面临哪些问题?为此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参考答案:问题:政权危机,粮食危机;措施:“战时共产主义”。) 这个词挺有意思,战时是指战争时期,特殊时期,共产主义指的是这个政策的性质。那么我们来思考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呢?这是列宁的实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一个设想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就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列宁现在有机会进行实验,按照马克思的想法付诸实践,刚好当时又是战争时期,所以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材上的该政策核心内容就是余粮收集制。它指的就是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当时正在战争时期,战争是一个消耗啊,不仅不生产粮食还影响生产,前线的战士是要吃饭的啊,这粮食从哪儿来呢?从农民那里拿来嘛,于是把粮食收集上来就是余粮收集制。那大家再思考,这个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呢?(出示材料,学生回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同时苏俄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生产积极性不高,经常饿肚子,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好,除了余粮收集制,还有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公有化),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再加上当时列宁说:咱们国家不需要黄金,把所有的黄金都送到莫斯科来建一个黄金厕所用来参观,不需要商品流通和贸易。但是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我们接下来看看农民当时的感受
材料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1920年苏俄民谣,来源于姚海:《俄国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65页
教师设问: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重要的余粮收集制为例,这种措施会带来哪些影响?(参考答案: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列宁看到这样的结果之后真的是很伤心啊,因为他是想做一个实验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发现要服务的人却在反对他,痛定思痛,列宁决定面对现实,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如果说之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政府起主导作用,那新经济政策中应该是什么要素起重要作用呢?(学生回答:市场)大家看材料,这个词在哪里体现出来的?(商业,交换)
那粮食税是什么意思啊?(学生回答)似曾相识啊,交了国家的和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想起来跟我们之前学习的什么内容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这个方法能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啊?(当然可以啊)因为引入了市场机制,调整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工农联盟。那么大家想过没有,这些方法西方的英法美国家有没有实行过啊?(有啊)那我们为什么叫新经济政策呢?在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设想,之前有没有按照市场的机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呢?(没有)所以列宁创造性的把市场机制引入到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来,这就是一种创新,因此叫新经济政策。
生病了,疗效好不好,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效果吧。
材料 杰儿诺沃村“伊里奇之灯”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妙的灯,这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没有替我们做到的。但是苏维埃政权却做到了。为了煤油和松明操心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可以安静地等待黄昏时刻的到来,看那灯光闪烁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里世如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喊: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47页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概括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分析该政策给苏俄带来的影响?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实质: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达到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的目的。影响: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国家政权。启示:国家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社会主义的建设要在反思和探索中前行等。)
这是发自农民内心的一个呼声啊!(学生回答)所以新经济政策解决了农民的面包问题,发展了经济,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到 20年代中期,苏联基本上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工作,1925年农业生产基本达到了战前水平,工业总产值已达到战前的73%。,但实际上,代表工业主体的机器制造业、航空、电力等部门很不发达,工业设备也比较陈旧。很多苏联领导人认为必须结束新经济政策,否则难以形成工业化政策。即使是列宁本人,也只是把新经济政策当作是一个暂时的妥协,在列宁去世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维埃领导层决心重新回到他们所认识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探索的道路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二农业集体化,第三政治高度集中。非常简单的三句话,但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有照搬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按这样的方式搞社会主义。首先,我们来看,什么叫社会主义工业化呢?其实就是优先重工业。为什么社会主义工业化要优先重工业呢?我们先来看两段材料
材料 先要飞机大炮,后要胶鞋面包”
“莫斯科不睡觉!克里姆林宫不睡觉!中央领导人不睡觉!斯大林不睡觉!”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7-28页,第56-59页
其实这样做是基于苏联当时的国情的。(第一则材料学生回答)(总结:一是因为当时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出现的,既然资本主义搞优先轻工业,社会主义就必须优先重工业);(第二则材料学生再读再回答)(总结:这是要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那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列强国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才完成工业化,作为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成立的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之中,完全没有可能再重走欧洲列强殖民扩张与掠夺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再经由发展轻工业来为重工业积累资本和技术这样一条道路,只能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跳过了殖民扩张和发展轻工业这两个阶段,但不能跳过资金和技术这两个要素,技术可以购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跳过庞大的资本这个要素的,问题在于,西方是通过数百年的殖民掠夺和发展轻工业才获取的海量资本,苏联从哪里去获取资本呢?(学生回答)
答案是农业,也就是农业集体化(板书)。通过农业集体化,不仅确保了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供应,而且通过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苏联获取了极为宝贵的工业化资金。有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出示材料),大家从这个苏联粮食生产与出口情况表中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呢?(学生回答)
预设:可以看到的是:30到31年苏联粮食产量下降,原因在于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30到31年苏联粮食出口上升,原因在于苏联工业化需要出口粮食获取外汇,换取工业化所需要的机器和技术,同时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家对农业的控制,所以粮食出口反而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苏联人民为了工业化节衣缩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结合苏联当时的情况,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显著,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就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苏联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接着我们再来看一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表现在哪儿呢?(学生看材料和教材回答)好,接下来我们整体评价一下斯大林模式,同学们看这几则材料(学生回答) 斯大林模式有进步性的同时,还有局限性,再来看当时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笑话和表格(学生回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工业化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生活中重工业比较发达,能够制造各种重工业品,但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度落后,基本的生活用品都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甚至影响了苏联后来的经济发展。
苏俄(苏联)的选择既是本国当时的现实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对当今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接下来我们就分小组讨论,来谈谈大家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有那些认识和看法呢?(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教师小结:这让我想起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苏联解体了,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然而,中国人的智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走上了康庄大道,邓小平习近平以超凡的个人魅力,卓越的个人见识,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当时,去年我们实现了全民脱贫,攻坚克难,民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非常之高!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