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纲要上第16课 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纲要上第16课 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1 14: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 题 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两次鸦片战争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选题立意 2019年,一场讲座,重启了有关“文明论”的话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历史文艺作品不断塑造与诠释着“文明中国”的形象,然而,在当下右翼思潮席卷全球的情境中,文明论背后却隐含着“世界丛林法则”的残酷性,无论是《三体》中的“宇宙黑暗森林”,还是《权力的游戏》中的文明厮杀,都投射着这种保守倾向。这向中学历史教学抛出了一个事关价值引领的问题:不同文明之间如何相处? 180年前,工业英国与农业中国两个“错位”、“异质”的文明被裹挟进一场战争中,英国试图将中国纳入到西方世界的“总秩序”内,历史向我们发问:“错位”、“异质”的文明交会,战争与条约只能是“唯一”的手段吗? 历史的绵延构成当下的现实,能否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牵连着古今。因此,本课的教学立意为“错位”文明的相处之道。
课标分析 【2003版课标】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017版课标】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分析】 对比2003版课标与2017版课标,不难发现,前者侧重“史实”,后者侧重“认识”;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学生经历了层累化叠加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习得基本史实后形成更为鲜活的历史认识。
教材分析 与2017版课标呼应的是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时序的编写逻辑下,本课为“近代开篇”,既有贯穿中国古代、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本课按时间顺序勾勒了中国近代初期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侵华战争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板块分明,时序因果清晰,核心问题突出,但课程容量偏大;而反观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的教科书,会发现其第一单元、第1、2课非常详细地描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和高中教科书相当,篇幅却远超于高中,具有详细、生动的特点。因此本课的教材突破策略为:在初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从内容、立意、过程、思维四个维度进行衔接与提升。 此外,本课教材行文侧重史实陈述,解释克制而慎重,使学生对于关键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解释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课将通过设计学习任务,设置鲜活的情境与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史实与史论之间的桥梁。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学生经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相对熟悉本课史实,对鸦片战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易陷入两种倾向之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调侃”或“盲目地排外与爱国”;因此本课的解决途径为以“理性的立意”涵育正确价值观,以“代入的情境”引导同情之理解,以“开放的问题”鼓励独立之思考。
重点 难点 【重点】 分析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清政府战败的多重面相、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感悟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 突破途径: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以“情境+问题”的模式,建立史实与史论之间的桥梁,重在理解与解释。 【难点】 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突破途径:以开放性问题统摄理性立意,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文明相处之道。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学生能够从历史合力论的角度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正确认识其性质。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运用多元史料,营造历史情境,学生能够系统理解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不平等条约内容及危害,体悟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及其原因,并提出新解。 3.家国情怀:学生能够感受有识之士冲破藩篱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思考“错位”文明交往过程中如何调和“生存”与“道德”之间的张力。
教 法 任务驱动、史料研习、问题教学
学 法 自主学习、情境体悟、合作交流
知识链接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两课。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 计 意 图
【导】 【学】 【展】 【评】 【测】 【结】 一、社会的错位:释鸦片战争之因 1.“对联式”的社会错位 2.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禁烟斗争 3.观念冲突:天朝上国VS主权观念 4.工业革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二、实力的错位:战败的多重面相 三、尺度的错位:条约的不同解读 四、变革的错位:大相径庭的境遇 总结升华 学生观察《伦敦新闻画报》后,作答: 君主专制VS君主立宪;小农经济VS工业革命;文化专制VS思想解放;军备废弛VS船坚炮利;闭关锁国VS殖民扩张。 学生梳理出中英之间茶叶、白银、棉花、鸦片流动与交易的示意图,得出中英贸易争端的逻辑链条: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禁烟斗争。 学生阅读图文史料后,总结:观念冲突——天朝上国VS主权观念。 学生:都具有商业价值;然后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由感性认识联系到英国的经济结构,得出战争的深层动因: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后,逐层作答。 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区分史实与历史解释;然后辨析历史解释的异同;进而分析解释差异背后的原因,从史料作者的阶级立场、身份特征、生活时代等直观角度入手逐渐深入到史料来源、性质、目的等多元角度的分析;最终,综合各方认识,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结合教材所述《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相关内容,分析概括出清政府与英人对同一条款不同的理解与看法,进而得出清朝重礼、英人重利的理性认识,认识到背后反映的是二者传统尺度与近代尺度的差异:清政府主权意识与近代国家法律意识淡薄,竭力保全“天朝”的颜面和臆想的尊严;而英人则利用此种尺度的错位,积极谋求本国的“私利”,暴露了条约的不平等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开眼看世界。 学生直观观察“两个世界”的图示之后,得出少部分士大夫已跳出“天朝上国”的窠臼,敢于正视其他文明的存在。 学生阅读材料,概括回答。 学生结合本课的核心内容,以《三体》的隐喻为切口,展开思考:“生存”是任何文明的第一要义,然而应在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则”、“正义”的框架之下,寻求文明的生存;不应因本文明的“生存”与“私利”而侵害其他文明的利益;文明与文明之间和谐共处才能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以学生熟知的科幻小说《三体》引出“错位”文明的互动这一主题,然后再以“同一场战争,不同的称谓” 投射文明的“错位”,反映不同文明对同一场战争的原因与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进入本课的第一部分,看中英社会的错位,释鸦片战争之因。 观察《伦敦新闻画报》的画作,结合课本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思想形态、军事装备和对外政策等层面的不同。 教师总结:中英呈现出一种“对联式”的社会错位,设问:文明的差异无处不在,不同就会引发战争吗? 呈现文字图表史料,引导学生勾勒中英贸易的情形,设问:中英在贸易方面存在着怎样的争端? 在“鸦片”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导致了战争的发生呢? 展示《尚书·禹贡》对天下的认知与美国编辑对中英关系的评论,引导学生对比图文史料,思考中英之间还有什么冲突? 终于中英两国于1840年爆发了战争,请观察思考:英军侵华路线中攻占的城市有何共同特点? 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 进而可以窥见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保护毒品走私贸易的非正义战争。 再呈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将两次战争进行纵向对比,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结论,同时以“两场战争皆为清政府战败”这一结局过渡到第二部分品中英实力的错位,看战败的多重面相。 呈现三则解读鸦片战争清政府缘何战败的典型史料。 设问: 1.三则材料共同叙述了什么史实? 2.三则材料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的解释有何异同? 3.说明三则材料解释差异产生的原因? 4.你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过渡:对失败的省思,不能改写失败的结局。清政府终要承担战后的条约,而对条约的不同解读,反映了中英评价尺度的“错位”。 呈现出《泰晤士报》与教材对于《南京条约》截然不同的评价,设问: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南京条约》等条约的性质?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清政府与英国对同一条款的态度差异。 阅读《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条款,分析讨论2分钟后,回答: 1.清政府与英国对同一条款的态度有何差异? 2.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认为该条款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再呈现一段学者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中的一段论述,设问:如何看待这种尺度的错位? 过渡:这种“尺度的错位”也延续到了战后的因应中,催生出“变革的错位”。 铺陈“开眼看世界”的相关人物、著作及观点,设问: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有识之士的努力。 展示《尚书》与《瀛寰志略》中的“两个世界”,设问:这些有识之士的认识有何突破? 最后呈现魏源等人思想在中日不同境遇的史料,设问:魏源等人的思想在中日两国的反响有何差异? 在这种“大相径庭的境遇”中引导学生思考“变革的错位”。 总结以上四重维度的错位,再次抛出问题:“文明的差异无处不在,不同就会引发战争吗?” 展示《文明论与历史小说》中有关《三体》隐喻文明冲突的材料,设问:“错位”的文明究竟该如何相处?如何调和生存与道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用法国《画刊》1858年言论,强调在生存与道德的二元抉择之外,温情的“尊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以《三体》宇宙间“错位”文明的互动为切口,呼应立意。 从学生的知识熟识之处切入,以“称谓”的差异投射文明的“错位”,反映不同文明对同一场战争的原因与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记忆。 将“第一手视觉史料”作为历史切面,直观刻画中英文明的深层次差异,突出社会各个维度的“错位”,使学生体悟同期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 茶叶、白银、棉花和鸦片的流动与交易,展示了中英贸易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这在“社会错位”之外,也为中英“战争”提供了“弹药”。 借助“具有商业价值的城市”这一空间符号,使学生理解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动力,进而揭示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 借助层层设问,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划分为四个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的水平层次,引导学生体悟历史解释的多样性、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批判性地审视历史解释。 借助清政府与英国对同一条款的态度差异,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与张力,进而使其神入时代语境,理解中英不同的观念认知和行为方式,明晰条约的不平等性与危害性。 一方面避免学生对清政府陷入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调侃”中,引导其给予“同情之了解”,一方面引导学生认清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与不平等性。 铺陈“开眼看世界”的相关史实,使学生感受有识之士冲破藩篱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 透过“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引导学生反思中国错失的近代化变革机遇。 呼应导入,升华本课主旨。 以《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隐喻“文明”的交互关系,通过开放性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错位”、“异质”文明之间如何调和“生存”与“道德”之间的张力。 引导学生理解任何文明不能因为自身的生存与私利,破坏基本的“道德”与“正义”,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板书计划: 复习、引入 新 课、 典 型 归纳、总结
教 学 反 思: 在设计本课时,深感历史的脐带牵连着古今。正如李大钊所言: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度”的平衡成为一个问题,即如何避免过多的现实投射与牵绊,“突出”历史与社会的边界?又如何跳出历史的封闭与僵化,“弥合”历史与社会的边界?围绕以上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已做了些许尝试,但还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尝试与努力。
[键入文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