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4单摆(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4单摆(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2 11: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得:
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
一、实验原理
单摆在偏角很小(如小于5°)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其周期为:
二、实验器材
1.长约1m的细线(质量不计,不可伸长)
2.带孔的小铁球(体积小,质量大)
3.带有铁夹的铁架台
4.毫米刻度尺
5.秒表
6.游标卡尺
三、实验步骤
1. 做单摆:取约1米长的线绳穿过带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用夹子固定在桌边的铁架台上,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
则摆长????=????+????????;
?
2.测摆长:
(1)在摆球自然下垂的情况下,用米尺
量出悬线长L;
(2)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d,
L
0
5
10
0
1
3.测周期: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如小于5°),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摆动,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数出以后摆球完成全振动次数n(30—50次),用秒表记下所用的时间t,则单摆振动的周期T=t/n.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4.变摆长:改变摆长,重复三次实验,测出相应的摆长l 和周期T,填入表中。
5.整理实验器材。
四、数据处理
1.平均值法
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 中求出g值,并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
????=????????????????????????
?
2.图像法
斜率表示什么?
????=????????????????????????
?
五、注意事项及误差
1.摆线上端悬点必须固定。
偏小
若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则g的测量值
2.测量摆线长度时,小球应自然悬挂。
若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则g的测量值
偏大
3.摆长=线长+小球半径,即????=????+????????
?
若测摆长时,忽略了小球的半径,则g的测量值
偏小
4.实验过程中,小球要在同一竖直面内振动,不能形成圆锥摆。
若实验过程中形成了圆锥摆,则g的测量值
偏小
5.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正确使用秒表,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
若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则g的测量值
偏小
若实验中误将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g的测量值
偏大
6.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摆线应选择细且不易伸长的线,摆球应选择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且最大摆角不能超过5°。
六、游标卡尺和秒表的使用与读数
0
5
10
0
1
10.5mm
0
10
20
0
1
2
3
9.40mm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2分7.6秒
1分51.4秒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1.马云同学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将单摆固定好,用米尺测出绳长,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用秒表测出50个周期的时间然后算出周期T。改变摆长L,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后,在坐标纸上做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误将绳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
B.如果马云同学把绳长当成了摆长(没加摆球半径),
则用此图像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偏小
C.如果马云同学把绳长当成了摆长(没加摆球半径),
则用此图像算出的重力加速度不受影响
D.图像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C
典例分析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用游标卡尺测实验所用的匀质小球的直径D,如图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是__________mm。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A.为减少误差应选用轻质小球
B.记录摆球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选用的细线应细、质量小,且不易伸长
D.从摆球到达最高位置时开始计时
【答案】 12.5 C
3.在探究单摆运动的实验中:
(1)图(a)是用力传感器对单摆振动过程进行测量的装置图,图(b)是与力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F-t图像,根据图(b)的信息可得,从t=0时刻开始摆球第二次摆到最低点的时刻为______,摆长为______(取π2=10,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答案】 1.3s 0.64m
(2)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______。
A.摆球所受的重力
B.摆球所受重力和摆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
C.摆线对摆球的拉力
D.摆球重力在垂直摆线方向上的分力
D
(3)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摆长为L再加上摆球半径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15°位置释放小球
D.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摆动周期,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AB
4.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搭建实验装置时,要用铁夹夹住摆线上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便于测量单摆摆长
B.便于测量单摆周期
C.确保摆动时摆长不变
D.确保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C
(2)如图b所示,某同学用大小相等的铁球和胶木球做了两个摆长相同的单摆,一前一后悬挂在同一高度,虚线表示竖直方向,分别拉开一定的角度(都小于5°)同时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释放后沿两单摆平衡位置的连线方向观察,可能会看到图c中__________(选填“A”“B”“C”“D”)的情景。
C
(3)甲同学用标准的实验器材和正确的实验方法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然后由数据描绘T2-L图像,得到图d中的图线OM。若OM的斜率为k,可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他误将摆线长当作了摆长,由数据描绘T2-L图像,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d中的虚线__________(选填“①”“②”“③”“④”)。(虚线①、④与OM不平行,虚线②、③与OM平行)
【答案】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