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课《走进春天》
教材简析:
本课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绿色的春天万物复苏,春游中的美景美不胜收,令学生印象深刻,是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造的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游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春天的常用色彩、及春天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构图、色彩经验表现春天的情景。
2、通过感知、欣赏引导学生对春天的探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3、培养学生的想象与造型能力,通过绘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表现春天。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春天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生:这是春天。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是春天呢?谁来说说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生:树便绿了,花开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嗯,现在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春天,春天的美景美不胜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我们来学习第 11课《走进春天》。
(二)教授新课
1、欣赏。
师:同学们,春天的美是独特的,那我们来看看春天有哪些景色呢?我我们来欣赏图片。从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鸟语花香、五彩缤纷的春天,同学们思考一下,哪些颜色最能代表春天呢?绿色、黄色粉色
师:春天的主色调是绿色。春天的绿色让你想到了哪些事物呢?小草、树叶、柳枝春天的黄色让你想到了哪些事物呢?迎春花、油菜花、蜜蜂春天的粉色又让你想到了哪些事物呢?桃花、樱花这些春天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生:省级盎然、有活力、有朝气......清新有活力、生机勃勃、唯美、梦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感受到要想表现春天,首先抓住色彩的独特性,景色虽美,但是不够完整,同学们想一想,在春天,你和你的家人一起做过什么事情呢?我们可以放风筝,还可以在隐隐的绿草地上踢足球,我们可以去植树,为大自然增添绿色,在这百花齐放的季节,怎么少的了赏花呢?那么春天就是有了人们的活动,显得更加有意义了,所以说场景刻画也是描绘春天的方法,正是因为春天的一景一物,每一场景都彰显着它独有的特点,所以春天成立很多艺术作品。
2、以歌曲的形式感受春天下面老师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春天,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同学们,你从歌曲里都听到了哪些事物?(红花、小草小树小湖小朋友)
师:那老师就用你们听到的这些事物来组合一幅画
(三)教师示范
师:老师也画了一幅,把春天表现在风筝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把。首先拿出一张素描纸,对折,画出风筝的轮廓,同学们可以自由设计图案,用剪刀剪出形状,然后用余下的纸剪出风筝的尾巴想象画面的内容和构图。首先画出一条线在左边画出一颗柳树,注意线条的整洁,在主体位置画出小女孩的轮廓和风筝,右边画几枝桃花,在加上小草和白云对画面进行补充,然后调整画面,准备涂色。这幅画老师通过柳树、桃花,放风筝的小女孩和草地来描绘春天。下面请同学们也来创作属于自己的春天吧。
(四)创作实践
创作要求:1、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一幅春天的场景。2、注意表现春天的特点。3、构图饱满,色彩鲜明。
(五)课堂小结
引用文学家描写春天的句子结束本课,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后去观察身边美景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