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和知识小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和知识小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16:28:15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
教学目标
)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学会按部首归类识字。
体会拟声词的妙用,体会其表现的情景。
感受对比手法在拟题方面的妙用。
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
教学重点
)6. 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复述故事,归类识字,仿写句子,学会转述,积累古诗。
(
教学难点
) (
教学课时
)感受对比手法在拟题方面的作用。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
课时目标
)
学习借助表格、示意图等复述故事。(重点)
学会按部首归类识字。(重点)
体会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拟声词写句子。( 重点)
(
教学过程
)
(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

)学用结合
(
板块一
)交流平台
出示课件:
学生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学生 2:我会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学生 3:以后,我也要用这些方法复述故事。
1
读一读,找规律。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阅读课件上的内容。
讨论交流:通过这三句话,概括出复述故事的方法。
预设:复述故事就是把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预设: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按顺序复述。
教师小结: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复述故事的知识。第一个同学概括了复述故事的概念。第二个同学总结了复述故事的几种常用方法:①借助表格复述;②借助示意图复述。
我积累,我拓展。
相互交流,你认为还有哪些复述故事的方法?
预设:复述故事时,可以先概括每段的段意,再根据每段的段意来复述。
预设:学习课文时,我会先给课文绘制简笔画,然后给每幅画都配上文字,之后只要看着简笔画和简短的文字就能把故事复述出来了。
预设:我在复述《漏》一文时,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复述这个故事。
(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出示课件:
(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咳(ké)嗽(sòu) 呕(ǒu)吐(tù) 唠(láo)叨(dāo) 嘀(dí)咕
谚(yàn)语 谣(yáo)言 告诫(jiè) 辩(biàn) 论
读一读,找规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预设:读了这些生字,我发现第一行带“口”的生字表示的动作都是用嘴巴做出来的;第二行带“讠”的生字都与说话有关。
练一练,学运用。
用下列生字组词写话。
咳 唠 嘀 谚 诫
预设:咳(咳嗽)——弟弟感冒了,咳嗽了整整一夜。
唠(唠叨)—— 他不停地唠叨,我快烦死了。
嘀( 嘀咕)—— 我心里一直在嘀咕这件事。
谚( 谚语 )——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
诫(告诫 )—— 奶奶告诫爸爸吸烟有害健康。
我积累,我拓展。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预设:带“亻”的字大多与人有关。例如:你、他、们、仁、仇、仨、俩、仪、伟、仔、伏、优、
伐、任、伤、仰、仿、伙、体、佐等。
预设:带有“刂”的字, 大多与锋利、尖锐的器具及使用这些器具的动作有关。例如:割、刻、利、刺、刷、划、刮、削、刨、剃、剑、剖、剥等。
预设:带“艹”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例如:芒、芍、芋、苇、芳、芬、花、芦、芹、芽、苞、茅、茎、苹、苔、苗、茄、莓、莲、药、草、茬、茶、荚、莉等。
(
板块三
)词句段运用(一)
用拟声词写句子
出示课件:
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①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4 4 4 4 4
②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4 4 4 4
读一读,找规律。
思考:学生自主朗读句子,说说这些拟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预设:“噌的一下子”写出了急性子顾客听到慢性子裁缝的话的迅速反应,表现了急性子顾客性格急躁的特点。“扑通一声”形象地模拟了椰子落水的声音,使人如闻其声。
练一练,学运用。
(

)请在句子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拟声词,使句子更形象。
①布谷鸟 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②小狗 地叫了几声,似乎有人来了。
③小老鼠 叫,上灯台偷油吃。
④一群蜜蜂 地唱着歌来到花园里。
(1)写一写:根据语境选择与动物的叫声相对应的拟声词。
评一评:将自己所选的拟声词与同学分享,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句子,搜集写得好的句子在班内传阅。
(3)教师给出示例,引导学生品评交流。
出示示例:①咕咕 ②汪汪 ③吱吱 ④嗡嗡
我拓展,我积累。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尝试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预设:那辆汽车嗖的一声开过去了。
预设:日本军官嗷嗷直叫,妇女怀里的孩子吓得“哇”的一声哭了。预设:铁门哗的一声拉上了。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已经学过的课文,梳理和总结了复述故事的方法,如借助表格、示意图和文字提示等。“识字加油站”中我们学习了两组生字,分别是口字旁的字和言字旁的字,带“口”的字大多与嘴巴的动作有关,带“讠”的字大多与说话有关。“词句段运用”中我们学习了怎 样用拟声词写句子,拟声词的运用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增强表达的趣味性。
第 二 课 时
(
课时目标
)
学会转述别人说的话,体会转述与直述的不同。(重点)
体会对比的作用,学会在拟题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难点)
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难点)
(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
教学过程
)
(

)课前导入
教师口述: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复述故事的方法,运用拟声词写句子。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本 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对比手法在拟题方面的妙用,学习转述别人说的 话以及古诗《大林寺桃花》。
(

)学用结合
(
板块三
)词句段运用(二)
在题目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出示课件:
你觉得下面的故事题目有趣吗?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和同学交流。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
读一读,找规律。
(1)自由朗读: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四个题目,分析题目的特点。
(2)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这样拟题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用表示限制性的词语,如“慢性子”“急性子”“胖”“瘦”“大方”“小气”等,准确地表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在同一个题目中用意思相反的词语,如“慢性子” 和“急性子”,“大方”和“小气”等,表现了故事中描写对象截然相反的特点。这些题
目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样拟题可以凸显主题,使题目生动鲜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练一练,学运用。
(

)你在课外阅读中读到过这样的题目吗?请说一说。
出示示例:
《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城里人与乡下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出示课件:
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
读一读,找规律。
(1)自由读句子,说说怎样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2)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预设: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教师小结:①改什么——改“人称”和“标点”; ②怎么改——标点符号的改动:把“:”改成“,”把双引号去掉 ; 改人称:把“我”改成“他”或“她”,其他的照抄。
练一练,学运用。
练 把下面两个句子改为转述句。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出示答案:
(1)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我拓展,我积累。
(1)爸爸对我说:“我买了礼物给你。”
爸爸对我说,他买了礼物给我。
(2)爸爸对孩子们说:“我买了礼物给你们。” 爸爸对孩子们说,他买了礼物给孩子们
(3)孙膑对田忌说:“我不是挖苦你。” 孙膑对田忌说,他不是挖苦田忌。
(
板块四
)日积月累
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作者简介。
大林寺桃花
[ 唐 ]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理解重点字词。
(1)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代指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尽:指花凋谢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刚刚。
(7)长恨:常常惋惜。
(8)觅:寻找。
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借助教材上的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庐山脚下在四月里百花已经凋零,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
古诗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对高山上的景物气候与山下的不同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细读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有惜春的惆怅,有偶然发现的欣喜。这首诗前两句讲诗人四月里在山寺见到桃花的景象,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惊异与喜悦之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练习朗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延伸阅读。
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我们领悟了运用对比手法拟题的作用,掌握了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技巧。这些语言训练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日积月累”中我们学习了《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通过欣赏插图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背诵, 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首诗展现的优美画面。
(
30
) (
点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R


)第八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缝补(fénɡ) 承认(chénɡ) 衬衫(chèn)
笔筒(tǒnɡ) 嚷嚷(rānɡ) 橱窗(chú)
灰狼(lánɡ) 纵身(zònɡ) 毛贼(zéi)
爹娘(diē) 牲口(shēnɡ)
二、易写错的字
狼:右边是“良”,不要少一点。
衬、衫:左边都是衣字旁。
货:下面是“贝”,最后一笔为点。
卷:中间两横,不要写成三横。
贼:右边不是“戒”,不要加一竖。
三、会写词语
性子 一卷 交货 取出 夹袄 夸奖 服务
衬衫 负责 手艺 布料 笑话 大方 道理
实在 提前 名声 感动 漏雨 喂食 胖驴
贼人 老狼 莫非 厉害 抱起 骨头架 粘贴
偏爱 里屋 发抖 松手 跟前 甘心
四、多音字
涨 吐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纳闷—疑惑 夸奖—表扬 满意—满足
恼怒—愤怒 舒服—舒适 岂能—怎能
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折腾—闹腾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厉害—凶猛
安安稳稳—稳稳当当 惊恐—惊慌
晕头转向—昏头昏脑 清醒—苏醒
害怕—恐惧 本领—本事 争辩—争论
七、反义词
密密麻麻—稀稀拉拉 负责—敷衍
人山人海—荒无人烟 厉害—无能
清醒—迷糊 惊恐—从容 滑—涩
走南闯北—足不出户 勤快—懒惰
惊慌—镇定 聪明—愚笨 欢喜—忧愁
八、词语搭配
(美观大方)的新棉袄 (难看)的衣裳
(最漂亮)的春装 (慢性子)的裁缝
(圆圆)的脑袋 (漂亮)的帽子
(蒙蒙)的小雨 (毛乎乎)的东西
(黑乎乎)的东西 (满意)地走了
(恼怒)地瞪大眼睛 (静静)地听着
(惊恐)地大喊 一(户)人家
一(头)小胖驴 一(只)老虎
一(个)贼 一(个)窟窿
一(棵)树 一(场)雨
九、词语归类
1.ABAC 式词语:大摇大摆 自言自语 任劳任怨 绘声绘色
诚心诚意 不折不扣
2. 含近义词的词语:翻山越岭 高谈阔论 真心实意
3. 表示人很多的四字词语:摩肩接踵 高朋满座 座无虚席
人头攒动 人山人海
十、句子积累
1. 双重否定句: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2.比喻句: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
3. 夸张句:……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