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04 08: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上津镇中历史组“生本教育”备课组 主备:谢立军
教学目标
1.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俄《伊犁条约》 甲午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
北洋舰队覆灭 中内容和影响;
3.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的日《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2.《马关条约》的主要变化;
情感价值观
1.通过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士为捍卫国家主权英勇不屈,以身殉国的事迹,体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
2.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清王朝败给“弥睨岛国”日本的史实,增强忧患意识,明了“落后就要思进”、“落后就要思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的背景;
2.《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狂潮,中国自然不能幸免。
【讲授新课】
一.历史发展顺序
边疆危机——————朝鲜内乱————中日海战——《马关条约》
(19世纪70年代)———(1894)——(1894)———(1895)
二.边疆危机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狂潮。
2.表现:(西北,西南,东南)
1)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2)俄英入侵新疆 3)英对西藏的侵略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1.过程:1)进军新疆,消灭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外的其他领土;
2)经过伊利问题谈判,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2.评价左宗棠:
左宗棠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之一;在洋务运动时期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反对俄国的侵略,收复新疆,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重要意义,左宗棠是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功垂青史。
四.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1)世界形势 :19实际70年代,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想帝国主义过渡,急需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默许或支持。2)日本形势: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国力逐渐强盛.扩张称霸野心日强,制定了大陆政策3)中国形势:边疆地区新危机,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时间:1894.7——1895.4
3.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4.过程:
1)两个阶段:1894.7—— 1894.9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1894.10——1895.4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2)日本不宣而战,战场从朝鲜到中国,从海战到陆战
3)战争中的清政府:爱国官兵——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慈禧太后——挪用巨额经费修建颐和园,忙于“万寿庆典”
李鸿章——保船备战,苟且偷安,备战求和
4)爱国将领——邓世昌
4.结果:中国战败,宣布洋务运动破产
5.条约:《马关条约》
6.影响:
1)《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比较
项目 内容 分析 影响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的贫弱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赔款——数额之大,割地——整个行省,通商口岸——深入内地,开设工厂——便于资本输出
2)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①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
②巨额赔款,使日本实力剧增,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
③甲午战争,中华民族雪上加霜,危机日深
④甲午战败与《马关条约》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
概括:民族危机——加深;殖民掠夺——升级;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侵略——加速;民族觉醒——开始
五.三国干涉还辽
1.过程:《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侵犯了俄德法三国的利益,三国干涉,逼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花费白银三千万两“赎辽”
2.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过程中既合作也争夺。
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
上津镇中历史组“生本教育”备课组 主备:谢立军
教学目标
1、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俄《伊犁条约》 甲午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
北洋舰队覆灭 中内容和影响;
2、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的日《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3、《马关条约》的主要变化;
教学重点 1、《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的背景;
2、《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教学方法 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狂潮,中国自然不能幸免。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865年,支持阿古柏入侵我国新疆的列强是 ( )
A.美、日 B.英、法 C.英、俄 D.美、俄
2.1880年,清政府任命的出使俄国的钦差大臣是 ( )
A.曾国藩 B.曾纪泽 C.左宗棠 D.李鸿章
3.下列事件发生在1895年的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朝鲜发生民变
C.日军占领旅顺、大连 D.日军攻陷威海卫
4.《马关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除沙市、苏州外,还有 ( )
A.重庆和杭州 B.宁波和厦门
C.天津和北京 D.广州和上海
5.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开始于( )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明治维新之后 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二.请您来解说
6.识读右图,回答:
①右图中的人物是 ,他是在 战役中壮烈殉国的。
②此人曾担任“ ”号管带,这艘军舰属于当时 指挥、领导的 舰队。
【课后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871年,沙俄出兵强占了我国的 ( )
A.伊犁 B.云南 C.西藏 D.台湾
2.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
A.1840—1842年 B.1856—1860年
C.1875—1881年 D.1894—1895年
3.最能说明《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的是 ( )
A.割占辽东半岛 B.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C.允许投资设厂 D.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军事力量落后 B、日本国力强盛
C、缺乏国际援助 D、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5、下列哪次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
A、黄海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旅顺战役 D、平壤战役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1895年,时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请回答:
①为什么说“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指为谁建造颐和园?
②时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旨在说明什么问题?
7、材料一:他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时候,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心在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二则材料指同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2)这位晚清大将的丰功伟业是什么?
(3)材料二的诗赞颂了他的哪一历史功绩?我们该向他学习什么精神?
(4)读完两则材料后,你对这个历史人物有何评价?
三、简答题 :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的异同。
四、探究与创新:
7.甲午中日战争中,尽管不乏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清军将士的浴血抗日,但清政府最终还是战败了。这是为什么?请各举一例说明您的理由。
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二.请您来解说
5.①邓世昌 黄海海战 ②“致远” 李鸿章 北洋舰队
【课后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二.材料解析题
4.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慈禧太后。②清政府统治腐败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议一议
5.①日本综合国力强大,中国综合国力弱小。如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部分清军将士妥协投降,如叶志超在平壤战役中弃城逃跑等。③清军指挥者战略失误,如李鸿章禁止北洋舰队巡海迎敌等。④日军武器装备先进,清军武器落后。⑤清政府腐败无能,如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