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上津镇中历史“生本教育”备课组 主备:陈静
教学目标:
知识识记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导火线、事件经过及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能力培养
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林则徐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观。
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28幅浮雕,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大家知道这段历史吗?
问题探究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4.鸦片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
5.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6.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7.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总之,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8.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
鸦片战争以前,中西方虽有交往,但文化迥异,互不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展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血与火的鸦片战争,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掠夺的狰狞面目,也显露出现代文明强劲的扩展态势。古老的中华帝国在鸦片战争炮火的震撼下,开始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为反侵略而开始了英勇抗争,由此翻开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篇章。
9.鸦片战争后的十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土,英法又重燃战火,发生火烧圆明园事件?
10.“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1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是如何趁火打劫的?
(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稍后一段时期中采用各种卑劣手段总计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米。)
12.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沙俄对中国一直怀有野心。鸦片战争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沙俄巧取豪夺、大肆侵略,沙俄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本课小结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严重破坏,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案)
上津镇中历史“生本教育”备课组 主备:陈静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导火线、事件经过及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能力培养
归纳鸦片战争前夕中英简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的英雄壮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观。
(2)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的史实,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逐步理解“落后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28幅浮雕,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大家知道这段历史吗?
【习题演练】
一、选择题
1、到广东领导禁烟运动的大臣是( )
A 林则徐 B 邓廷桢 C 琦善 D 奕山
2、国际上把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后又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规定与中国的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A 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3、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
4、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B 福州 C 上海 D 南京
5、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1840年的鸦片战争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二、填空题
1.1839年6月, 主持了虎门销烟,他被誉为“ ” 。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鸦片战争于 年爆发,战争导火线是 ,作战结果 战败,并
与 签订了《 》,从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南京条约》中国开放 、 、 、 和 五处为通商口岸。
4.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第二次鸦片战争于 年爆发,导火线是 ,战后清政府被迫跟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领土 ,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年 份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数量(箱)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数据,将1799—1838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绘制成一幅柱状图。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当今世界毒品泛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禁毒”工作刻不容缓。请你为我们的“禁毒”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四、问答题
两次鸦片战争分别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五、开放探究
北京圆明园公园是我国唯一一处一遗址为主体内容的公园,许多人在此凭吊并摄影留念。某同学拍摄了圆明园断垣残壁的照片(如下图),并准备给这一作品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称,拟好了一下几个作品名称:
①《风骨犹存》②《圆明园,我为你哭泣》③《难忘1860》④《把强盗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⑤《圆明园的毁灭》⑥《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⑦《历史在这里沉思》⑧《圆明园在诉说》
这幅作品究竟定个什么名称,请你帮他最后定夺,并说出你选定该名称的道理。
本课小结
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严重破坏,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