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蜘蛛开店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0 蜘蛛开店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1 16: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下册-20《蜘蛛开店》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只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他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他织口罩用了一整天。他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他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他卖袜子,来了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他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本文情节简单,一波三折,内涵丰富。蜘蛛从"卖口罩"改成"卖围巾",再改成"卖袜子",想的都是"织起来很简单";他卖东西的价格,总是"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蜘蛛思维方式简单,处事方式简单,偏偏迎来了3个特殊的顾客∶嘴巴最大的河马、脖子最长的长颈鹿、脚最多的蜈蚣,导致口罩、围巾、袜子织起来都很不简单,他最后"吓得匆匆跑回网上"。
本课的教学要充分考虑童话的体裁特点,细化落实"讲故事"和"编故事"这两个教学目标,可以按照"猜故事一读故事一讲故事一编故事"的思路来展开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蹲”等15个生字,会写“商”“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示意图复述故事。
3、根据循环、反复的语言和情节特点,放飞想象,续编故事。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蹲”等15个生字,会写“商”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能根据循环、反复的语言和情节特点,放飞想象,续编故事。
四、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多的学习后,在识字量、自学能力和讨论思考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他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本课内容生动、故事性强,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五、说教法学法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情境带入
2、激趣"教法设计∶多媒体激趣
3、乐学"学法设计∶朗读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一起来读读课题吧! 20 蜘蛛开店 这个“店”字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生字,你平常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店呢?
2、学生自主交流。
3、学生读“店”组成的词语。
4、师:同学们,那么你通过预习知道蜘蛛为什么开店吗?
5、学生自主交流。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瞧,它来了!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同时学习“蹲在”,用动作表示。(课件出示蹲字,跑,跳。。。。。。)
“足字旁”的字谁还能说几个?
2、“寂寞”一词通过卡片学习。
师: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读,你听出了什么?听出了蜘蛛“寂寞”
“寂寞”都有宝盖头,“宝盖头”表示家,一个人在家什么感觉,你什么时候感到过寂寞?
那我们一起读读来体会一下蜘蛛的心情吧,注意红色字
3、读出蜘蛛的寂寞和无聊。
(三)、总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贴板书
1、师:那么蜘蛛先生就开了一家“商店”,商店里买的东西就叫“商品”。
出示三种商品,让学生贴到黑板上。并随机认读。
2、来商店里买东西的人就叫“顾客”,贴顾客的名字,并认读。说说三个顾客的特点。
(四)、学习第一段故事
1、三个同学接读2、3、4段。(纠正学生的读音)
2、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蜘蛛的惊讶。
3、指导学生朗读织口罩的不容易。(结合河马的图片)
4、教师边领着学生总结,边把板书贴完整。
(五)、学习二、三段故事
1、请一位同学讲讲第二段小故事的内容,另一位同学完善第二组结构图。
2、指导学生感受长颈鹿的脖子长,并读好长颈鹿出场的句子。启发学生体会长颈鹿笑的原因。
3、借助插图指导学生读好蜘蛛织围巾的不容易,感受到织围巾的时间很长。引导学生给这个故事加一个结局。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谁能选一段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注意要先说他想开什么店,挂了个什么招牌,谁来了,结局怎样?要把故事讲活。
2、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现在小组内讲讲,然后全班交流。
(七)、书写指导
1、学生观察要写的“商、店”两个字,说说有没有写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2、学生写字,教师指导,全班展示并做出评价。
七、说板书设计
20 蜘蛛开店
商品 口罩 围巾 袜子
顾客 河马 长颈鹿 蜈蚣
结局 一整天 一个星期 ……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蜘蛛开店》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他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他织口罩用了一整天。他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他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他卖袜子,来了一只四十二只脚的蜈蚣,他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蜘蛛开店的趣事。
教学难点:明白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四、说学情
二年级的同学已有一定的识字量也有一定自主识字的能力,所以,在认读本课生字时,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积累的经验记住这些字。在书写方面,学牛能根据教师的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的占位,把字写规范、写端正、写整洁。在阅读方面,本篇课文是一
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本通俗易懂,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理解文本,太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借助提示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把故事讲述下来。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课前引导,让学生明白蜘蛛三次开店为何都没有开下去。
2、通过每段讲解,从文中讲生字并记住生字。
六、说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
(打一动物)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呢?导出课题
(二)、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课文第一段
“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蜘蛛为什么开店呢?
“寂寞”“无聊”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2、听课文录音,自学课文
蜘蛛开了哪些商店?请大家听课文朗读,找找蜘蛛开了哪些商店,把你找到的答案圈出来。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口罩编织店
围巾编织店
袜子编织店
3、指导学习2-4自然段
蜘蛛口罩编织店编织店开张了,谁来帮他叫卖。它为什么开编织店?遇到了谁?有什么困难?
指名交流。(河马 —-- 嘴巴那么大—-- 一整天、终于)
出示句子:“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
指名读句子,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
学习“功夫”“终于”二个词语,学习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4、合作探究5-11自然段
蜘蛛还开了围巾编织店和袜子编织店,它又是如何宣传的呢?
根据上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同桌合作学习5-11自然段。蜘蛛还接待了哪二个顾客,他们有什么特点?
⑴蜘蛛的第二个顾客是谁呢?
出示句子“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指导朗读。体会重点词语。
⑵第三个顾客结果怎么样?
出示句子“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指导朗读。
⑶小组讨论:蜘蛛为什么频繁地更换商店招牌?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5、根据示意图讲述故事
根据示意图,同桌合作互讲。
小组推荐参加金牌故事大王比赛。
(三)、课堂总结
(四)、作业商店
1、回家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这个故事挺精彩,蜘蛛最后这么样了呢?总感觉没有结尾。小蜘蛛还会开什么编织店?又会遇到什么顾客呢?请小朋友们动动脑筋动动笔,把故事编写下去。
七、说板书设计
20.蜘蛛开店
起因∶寂寞、无聊
经过∶卖口罩给河马
卖围巾给长颈鹿
卖袜子给蜈蚣
八、说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简单,故事却一波三折,内涵丰富,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篇幅不长,语言幽默风趣。写了一只无聊的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蜘蛛的想法很简单,但是每次来的顾客很特别,导致蜘蛛由卖口罩改到卖围巾再改到卖袜子。蜘蛛开店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蜘蛛害怕困难,没有坚持精神。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所以做事情不能想法简单。
1.用谜语导入,提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同学们对猜谜语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用谜语导入。果然,我的谜语一出,同学们就兴奋起来,他们纷纷猜测谜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我趁这个机会,引入了这课的学习。
2.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课标指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环节我注重让学生自主交流,通过各种活动来完成教学,由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愉悦中学。在教学中让学生注重"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的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还能尽可能的让每个孩子都参加到学习中。所以这节课我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我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然后让他们合作完成,再汇报。效果出乎意料,
每个小组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有更新的收获。比如,有的小组还想象了一下蜘
蛛看到蜈蚣时的动作、心理等,充实了课文内容,效果良好。
当然,这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缺点如下∶
1.本节课一些地方语言比较琐碎,也出现一些肢体上的小动作。
2.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价。
今后,我会抓住每一次机会,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备课,及时反思,弥补自
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积累,经历就是财富,经历就是收获。每
一次公开课都是自己的一次成长蜕变,在这样的不断反思中,我将继续努力,
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