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4节《运动与力》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帕斯卡 D.笛卡尔
2、关于力,有以下说法: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
A、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物体运动必定受力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 )
5、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在手上了
B、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受到的力大
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的惯性消失了21cnjy
D、系安全带是防止车子急刹时,人由于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6、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21cnjy
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7、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它是( )
A.拉力把弹簧拉长 B.推力把铅球推出
C.重力使苹果从树上掉下 D.阻力使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
8、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是2.0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是2.3N
C、匀速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2.3N
D、加速滑动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会大于2.0N
9、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 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 )21cnjy
A.惯性的大小 B.运动的方向
C.受到重力的大小 D.受到力的个数
10、如图是小明自创的”大炮”示意图。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多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 )
A.立即沿竖直方向下落到地面午 B.向上运动
C.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立即静止
11、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运动员跳远时,要奋力助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扔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匀速行驶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
A.向甲滚动 B.向乙滚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地转动
14、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垂直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21cnjy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 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15、暑假期间,小华一家坐车外出旅行。他在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做了四个简单的实验,下列情形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桌上饮料杯内液面呈倾斜状
B.人坐着不会左右摇晃的感觉
C.竖直起跳后不能落回起跳点
D.用弹簧秤测重力结果偏小
16、今年暑期,小江一家开车到开化江源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21cnjy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山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山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38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去重力 B.速度为零 C.继续上升 D.立即下落
1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沿BD方向运动
19、我们在公路上常常会看到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留下的两条车胎擦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擦痕越长,表明刹车前车的速度越大
B、刹车后,汽车只受磨擦力作用
C、擦痕主要是由于刹车时车胎与地面的滑动摩擦造成的 21cnjy
D、刹车过程中,汽车的惯性在减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 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 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 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21cnjy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2分)
21、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 ;图乙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 .
22、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管道连接紧密,空气全部抽出,列车运行过程中将无空气阻力、无摩擦。
(1)这种“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管道中运行时,不再需 要任何的牵引力。列车利用自身的 在真空管道中继续运行。
(2)这种列车的速度能达到6500千米/小时,这意味着环游地球一 圈(40000千米)只需要
小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去年冬,北方普降大雪,以下是雪中的三个场景。图甲中弯曲的电线说明力能使物 ;图乙是人们正在向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的情景,这样做的目的是 ;
图丙中汽车紧急刹车后,但还是冲出了马路,这说明了这辆车具有 。
2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们行驶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
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距离(米)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秒;21cnjy
(2)一起发生在限速60千米/时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16米.请你根据上面图象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
A.疲劳驾驶??? ?B.酒后驾驶???? C.接听手机??? ?D.超速驾驶
(4)轮胎长期能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
25、如图,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 表面速度减小的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 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26、同学们洗手后,在没有毛巾之类的东西擦手时,为了尽快除去手上的水,总是习惯把手反复甩一甩,这样就使手不再湿淋淋的,甚至不一会就干了.请你分析手上的水变干的原因,完成填空.
①原因之一是由于 ,理由是
②原因之二是由于水分蒸发,理由是
27、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落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请根据水滴印迹的特点指出该车行驶的方向,并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
28、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各组在A点时初速度均相同):
质量m/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s/m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质量/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m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0.42
0.40
0.38
0.36
0.32
0.30
0.28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1)分析l、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比较l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30、小明同学在“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1个小纸杯、4个、9个压紧叠放在一起的相同小纸杯,由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当落进竖直墙壁的区域内(砖的厚度相同),用频闪摄影的方式确定小纸杯的位置(认为叠放一起纸杯的体积跟一个纸杯的体积相同),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推断杯子在落到竖直墙壁的区域内做 运动;
(2)从图中可以看出,杯子在落到竖直墙壁 的区域内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的一组是
(填序号);21cnjy
(3)由这三个图可知,物体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是
31、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 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21cnjy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21cnjy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收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八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第4节《运动与力》
参考答案和思路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A
D
D
A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B
B
D
C
B
C
B
稍难题的思路解析:
13、刹车前,鸡蛋随车一起向左运动,当列车突然刹车时,由于鸡蛋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的状态,因此桌上的鸡蛋向甲滚动.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5、在匀速行驶的车里,杯子里的水是平的;竖直起跳后能落回起跳点;用弹簧秤测重力结果不会偏小,故均错误。21cnjy
17、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地球对逃逸塔仍有引力作用,因此重力没有消失;由于惯性,逃逸塔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因此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20、由题目给出的五个步骤可以看出,该实验的思路是令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然后逐步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而推测出平面较光滑和绝对光滑时,小车的滑行情况,最后总结得出结论;21cnjy
根据这个思路,可以判断出:该实验的排序为:①④⑤③②;
其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的是①④⑤,由推论得出的结论是③②.故选A.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2分)
21、运动状态 形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1)惯性 (2)6.2(或6.15) (3)1.75N (4)正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发生形变 增大磨擦 惯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木板 推理 力和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①惯性 手停止运动,而水珠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就会离开人手;
②当手甩动时,加快了手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21cnjy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1)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0、(1)匀速 (2)3 (3)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21cnjy
31、(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1cnjy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