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1 17:30:2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安徽)农田中的小麦,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生存所前的物质和能量,能量来自(  )
A.水 B.空气 C.阳光 D.无机盐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农田中的小麦,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能量来自阳光。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2022·安徽)下列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动植物细胞都有,且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3.(2022·安徽)下列是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①—④中,通过捕食关系传递物质和能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固定,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所以,结合题图可知,①虫被鸟捕食,体现了“通过捕食关系传递物质和能量”;②③体现了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体现了生产者能够利用分解者的物质。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4.(2022·安徽)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退耕还草,修复草原生态
D.实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圈,A符合题意。
B.“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该工程有利于保护生物圈,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草原上的植物根系发达,因而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和草原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草原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C不符合题意。
D.“十年禁渔”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5.(2022·安徽)家鸽和鳄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内有脊柱
C.体温恒定 D.卵没有坚硬的卵壳
【答案】B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家鸽和鳄鱼都是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家鸽和鳄鱼体内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
C.家鸽体温恒定,鳄鱼体温不恒定,C不符合题意。
D.家鸽和鳄鱼的卵都有坚硬的卵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6.(2022·安徽)某同学在学习了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内容后,进行了总结,下到叙述是其中的一部分,错误的是(  )
A.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
B.性染色体为XY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C.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
D.胎儿通过与母体直接相通的血管,获得营养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男性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性染色体为XY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B不符合题意。
C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儿通过与母体直接相通的血管,获得营养”的观点是错误的,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7.(2022·安徽)人的尿液在肾单位(结构如下图所示)中形成。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结合分析可知,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③肾小管。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8.(2022·安徽)人的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同学和他的父母都能卷舌,但他的妹妹不能卷舌,请根据遗传规律和性状表现分析,小明的基因组成(  )
A.可能与妹妹相同 B.可能与父母相同
C.一定与父亲相同 D.一定与母亲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题干的遗传规律(亲代:卷舌×卷舌→小明妹妹:非卷舌),可推知卷舌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非卷舌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非卷舌子代(小明妹妹)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卷舌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小明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可能与父母(Aa)相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9.(2022·安徽)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下表所列的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的产品、生产方法和产生用途都正确的是(  )
选项 产品名称 生产方法 产品用途
A 草莓植株 取草莓的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育成植株 快速繁殖草莓
B 酸奶 向牛奶中加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 丰富食品种类
C 转基因抗虫棉 将杀虫蛋白注入棉花细胞里内,培育成植株 抵抗疾病感染
D 胰岛素 将胰岛素基因转入人大肠杆菌内,培养并提取 治疗人呆小症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组织培养;激素调节;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所以,取草莓的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育成植株是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草莓,A符合题意。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不是酵母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B不符合题意。
C.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是将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不是杀虫蛋白)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C不符合题意。
D.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培养并提取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10.(2022·安徽)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 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
B.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叶片A(清水组)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氢氧化钠组)装置的对照,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AB两个装置的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淀粉遇碘溶液变蓝色。A和B叶片经过光照、酒精脱色后,需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溶液,观察其发生的现象。叶片B缺少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而叶片A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溶液变蓝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二、综合题
11.(2022·安徽)双子叶植物豌豆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1)豌豆种子在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条件下萌发,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中,种子中为胚根、胚芽和胚轴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幼苗和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由   (填图中标号)吸收。
(2)豌豆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传粉、受精,受精后子房里的   发育成种子。进行杂交实验时,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叫做   。
【答案】(1)温度;子叶;③
(2)胚珠;异花传粉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1)豌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条件下萌发。豌豆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无胚乳,而有两片肥厚的子叶,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双子叶植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无机盐,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所以,豌豆植株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由③(根)吸收。
(2)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异花传粉是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所以,进行杂交实验时,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叫做异花传粉。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3)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4)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12.(2022·安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倡导“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公筷分餐”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能使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物质。处于生长发有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要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   (写出一种即可)等。
(2)吃动平衡是指食不过量,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引起躯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   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公筷分餐能有效降低经口或唾液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公筷分餐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答案】(1)肉、猪肉、鸡肉
(2)糖类(葡萄糖);大于;心脏
(3)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合理营养;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所以,处于生长发有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要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牛奶等。
(2)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所以,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葡萄糖)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公筷分餐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3.(2022·安徽)青蛙是农田有害昆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其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产到水中的卵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成蛙有四肢,鳃和尾都消失,用肺呼吸,能在陆地上生活。说明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   中完成的。
(2)青蛙的皮肤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不同,是其发育过程中   的结果。
(3)像青蛙这样的生殖方式,后代获得了双亲DNA分子携带的   ,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4)保护青蛙,可减轻庄稼的虫害,减少因杀虫而施用   造成的污染。
【答案】(1)变态发育;水
(2)细胞分化
(3)遗传信息
(4)农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产到水中的卵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说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细胞分化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因此青蛙的皮肤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不同,是其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3)青蛙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中,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遗传给后代,基因存在于DNA上,基因上含有遗传信息。因此青蛙在生殖过程中,后代获得了双亲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4)青蛙是许多农业害虫的天敌,因此保护青蛙,可减轻庄稼的虫害,从环保方面来讲,也可减少因杀虫而施用农药造成的污染。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4.(2022·安徽)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我国作为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引起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1)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   、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例如,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   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科学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属于   ;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答案】(1)形态结构;种子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自然选择
(3)就地保护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所以,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科学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
【分析】(1)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安徽)农田中的小麦,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生存所前的物质和能量,能量来自(  )
A.水 B.空气 C.阳光 D.无机盐
2.(2022·安徽)下列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动植物细胞都有,且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3.(2022·安徽)下列是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①—④中,通过捕食关系传递物质和能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2·安徽)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退耕还草,修复草原生态
D.实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5.(2022·安徽)家鸽和鳄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内有脊柱
C.体温恒定 D.卵没有坚硬的卵壳
6.(2022·安徽)某同学在学习了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内容后,进行了总结,下到叙述是其中的一部分,错误的是(  )
A.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
B.性染色体为XY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C.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
D.胎儿通过与母体直接相通的血管,获得营养
7.(2022·安徽)人的尿液在肾单位(结构如下图所示)中形成。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2·安徽)人的能卷舌(A)与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明同学和他的父母都能卷舌,但他的妹妹不能卷舌,请根据遗传规律和性状表现分析,小明的基因组成(  )
A.可能与妹妹相同 B.可能与父母相同
C.一定与父亲相同 D.一定与母亲相同
9.(2022·安徽)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下表所列的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的产品、生产方法和产生用途都正确的是(  )
选项 产品名称 生产方法 产品用途
A 草莓植株 取草莓的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育成植株 快速繁殖草莓
B 酸奶 向牛奶中加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 丰富食品种类
C 转基因抗虫棉 将杀虫蛋白注入棉花细胞里内,培育成植株 抵抗疾病感染
D 胰岛素 将胰岛素基因转入人大肠杆菌内,培养并提取 治疗人呆小症
A.A B.B C.C D.D
10.(2022·安徽)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 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二、综合题
11.(2022·安徽)双子叶植物豌豆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1)豌豆种子在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条件下萌发,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中,种子中为胚根、胚芽和胚轴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幼苗和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由   (填图中标号)吸收。
(2)豌豆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传粉、受精,受精后子房里的   发育成种子。进行杂交实验时,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叫做   。
12.(2022·安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倡导“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公筷分餐”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1)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能使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物质。处于生长发有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要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   (写出一种即可)等。
(2)吃动平衡是指食不过量,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能量平衡和健康体重。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引起躯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   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公筷分餐能有效降低经口或唾液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公筷分餐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13.(2022·安徽)青蛙是农田有害昆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其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产到水中的卵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成蛙有四肢,鳃和尾都消失,用肺呼吸,能在陆地上生活。说明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主要是在   中完成的。
(2)青蛙的皮肤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不同,是其发育过程中   的结果。
(3)像青蛙这样的生殖方式,后代获得了双亲DNA分子携带的   ,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4)保护青蛙,可减轻庄稼的虫害,减少因杀虫而施用   造成的污染。
14.(2022·安徽)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未来”。我国作为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引起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1)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   、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例如,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   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科学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3)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种措施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属于   ;将濒危植物迁入国家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属于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能,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农田中的小麦,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能量来自阳光。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2.【答案】B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C不符合题意。
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3.【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固定,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所以,结合题图可知,①虫被鸟捕食,体现了“通过捕食关系传递物质和能量”;②③体现了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体现了生产者能够利用分解者的物质。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4.【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圈,A符合题意。
B.“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被誉为“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该工程有利于保护生物圈,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草原上的植物根系发达,因而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和草原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草原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C不符合题意。
D.“十年禁渔”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5.【答案】B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A.家鸽和鳄鱼都是用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家鸽和鳄鱼体内有脊柱,都是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
C.家鸽体温恒定,鳄鱼体温不恒定,C不符合题意。
D.家鸽和鳄鱼的卵都有坚硬的卵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6.【答案】D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男性生殖系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状,位于腹腔内,左右各一个,能产生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
B.结合分析可知,性染色体为XY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B不符合题意。
C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儿通过与母体直接相通的血管,获得营养”的观点是错误的,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7.【答案】C
【知识点】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结合分析可知,原尿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主要发生在③肾小管。
故答案为:C。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8.【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题干的遗传规律(亲代:卷舌×卷舌→小明妹妹:非卷舌),可推知卷舌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非卷舌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非卷舌子代(小明妹妹)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卷舌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小明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可能与父母(Aa)相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9.【答案】A
【知识点】组织培养;激素调节;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所以,取草莓的组织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育成植株是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草莓,A符合题意。
B.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不是酵母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B不符合题意。
C.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是将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来源的Bt杀虫蛋白基因(不是杀虫蛋白)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C不符合题意。
D.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内,培养并提取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10.【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
B.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叶片A(清水组)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氢氧化钠组)装置的对照,B不符合题意。
C.结合分析可知,AB两个装置的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淀粉遇碘溶液变蓝色。A和B叶片经过光照、酒精脱色后,需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溶液,观察其发生的现象。叶片B缺少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而叶片A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溶液变蓝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11.【答案】(1)温度;子叶;③
(2)胚珠;异花传粉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果实与种子的形成;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1)豌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条件下萌发。豌豆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无胚乳,而有两片肥厚的子叶,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双子叶植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无机盐,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作用。所以,豌豆植株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由③(根)吸收。
(2)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异花传粉是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所以,进行杂交实验时,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花的雌蕊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叫做异花传粉。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3)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4)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
12.【答案】(1)肉、猪肉、鸡肉
(2)糖类(葡萄糖);大于;心脏
(3)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合理营养;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心血管疾病
【解析】【解答】(1)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所以,处于生长发有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要多食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牛奶等。
(2)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所以,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葡萄糖)提供,如果长期摄取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过多,运动过少。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体重会增加,易发胖,还可能会因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3)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公筷分餐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3.【答案】(1)变态发育;水
(2)细胞分化
(3)遗传信息
(4)农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在繁殖季节,雌雄蛙抱对,产到水中的卵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说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细胞分化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因此青蛙的皮肤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不同,是其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3)青蛙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在有性生殖中,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遗传给后代,基因存在于DNA上,基因上含有遗传信息。因此青蛙在生殖过程中,后代获得了双亲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4)青蛙是许多农业害虫的天敌,因此保护青蛙,可减轻庄稼的虫害,从环保方面来讲,也可减少因杀虫而施用农药造成的污染。
【分析】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4.【答案】(1)形态结构;种子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自然选择
(3)就地保护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物进化的学说;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所以,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科学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
【分析】(1)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2)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