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光的色彩 颜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3)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实验对比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
色光的混合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白天太阳光给我们温暖,晚上洁白的月光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想。光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一些光的知识。
导语一 师: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太阳日出景象、落日余辉、闪电、五光十色的舞台灯光变幻等。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什么是光源
【做一做】学生利用自备器材(蜡烛、火柴、手电筒、打火机等)发光。
【点 拨】师:像这类点燃的蜡烛、打开的手电筒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讨 论】学生交流讨论:若蜡烛没有点燃、手电筒没有打开,它们是不是光源?
【小结归纳】(板书)
(1)光源:——光源是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强调:光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有光发出;②是自身发光。
【思 考】下面物体哪些是光源?萤火虫、放映幻灯片的银幕、太阳、月亮、恒星、点燃的蜡烛等。并思考什么是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归 纳】天然光源就是自然界存在并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恒星、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人造光源就是在人为条件下使其发光的物体。如:正在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非光源是指看起来也亮但不是自身发光而是靠反射其他光源的光的物体。如:月亮 、宝石等。
2、光的色散现象
【想一想】人们认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你认为这是真的吗?
【做一做】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用光屏来接收经过三棱镜后的光线。如书中图3-8所示。
【提示】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点拨】师: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白色的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并不是单一色光,这个现象在物理学上被称为光的色散现象。
【小结归纳】(板书)
(2)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这个问题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想一想】既然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同学们能否将七种色光再复合出白光呢?
【做一做】再用另外一块三棱镜(倒置)放在彩色光带通过的地方,彩色光带又汇合成一条白色光束,这就是光的复合现象。
3、色光的混合
【做一做】透过红色(或蓝色、绿色)玻璃纸观察周围的景物,它们还是原来的颜色吗?
【猜一猜】当白光透过红色(或蓝色、绿色)玻璃纸时,同学们音乐会看到什么现象?
【演示】分别用红色、蓝色、绿色的玻璃纸蒙在手电筒的镜头上,打开手电筒,让同学们观察光束的颜色。
【小结归纳】(板书)
(3)红色玻璃纸只能透过红色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透过蓝色光;绿色下班纸只能透过绿色光。
【补充】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的。
【演示】(拉上窗帘,让房间暗一些),分别用红色、蓝色、
绿色的玻璃纸蒙在三只手电筒的镜头上,一次打开两只手
电筒,让光线照在白色银幕上,观察所制造的颜色组合。
【小结归纳】(板书)
(4)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色光。
4、颜料的混合
【做一做】
取一些黄色、红色和蓝色颜料置于三个不同的容器中,将这三种颜色的颜料,两两组合,观察所获得的是什么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讨论交流】
(1)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料混合,它的颜色是什么?
(2)颜料混合与色光的混合相同吗?
【小结归纳】(板书)
(5)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种颜色。
5、光具有能量
【议一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它可以让我们看见物体,给我们带来温暖,除了这些,光还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点拨】师:光周围世界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植物茁壮成长,使胶卷感光,所以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它可以转化为电能、内能、化学能等。
植物的光合作用 太阳能汽车 太阳能热水器
【小结归纳】(板书)
(6)光具有能量。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什么是光源
[例1] 下列物体哪个不是光源 ( C )
A.点燃的火炬儿 B.太阳 C.月亮 D.萤火虫
[变式1]下列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1)(3)(6) ;
属于人选光源的是 (2) ;
不是光源的是 (4)(5) 。
(1)太阳(2)正在发光的电灯(3)萤火虫儿(4)白墙(5)月亮
(6)发光的水母
类型二: 光的色散现象
[例2]关于光的色散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光的色散是由单色的白光分解成复色的七色光
B.光的色散是由复色的白光分解成单色的七色光
C.光的色散是由七种色光分解为白光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类型三: 色光的混合
[例3]彩色电视机可以反映出画面的真实色彩,是因为其颜色 ( C )
A.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是由颜料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C.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D.是显像管上本来就有的
[变式]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
A.7种 B.5种 C.3种 D.1种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光源。(2)光的色散。(3)色光的混合。
(4)颜料的混合。(5)光具有能量。
【拓 展】
物体的颜色
斑斓的色彩,虽然让人眼花缭乱,但原理却很简单:太阳光以白光的形式照射在有色物体表面上,然而除与有色不透明物体相同的光被反射,其他的全部被物体吸收;而照射到透明物体时,它能透过与该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余的光也被吸收掉了。黑色的物体则将所有的色光全部吸收,没有光反射或透过,因此人的眼睛看这些物体时接收不到任何光,所以,只能是漆黑一片;白色物体则将所有的光全部反射或透过,因此,入射的是白光,反射或透过的仍然是白光。
【思考】暗室里是用红光照明的,当暗室里的灯亮时,我们看到暗室里的所有物体呈现的色彩有 两 种?它们分别是 红色和黑色 。
【解析】根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颜色决定的。可以判断暗室里的色彩只有两种:即红色和黑色。物体只有红色或白色可以反射红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对红光只有吸收,所以看起来是黑色。
- 1 -3.2人眼看不见的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和环保意识的养成.
教学重点
红外线及紫外线的作用: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种作用分类讲解,避免学生混淆.
教学难点
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及阅读材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以拓宽知识面.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①多媒体播放深入虎穴或蛇洞内查看的细节,提出问题:科学家是不是自己深入内部拿着照相机拍摄的呢?显然不是,那么是怎么拍出这些照片的呢?想要了解内幕,就来认识一下不可见光.
②教师拿出一张钞票,如何验证这张钞票的真假呢?拿出验钞机进行验证,让学生观察荧光物质发光的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验钞机能够检验钞票的真伪呢?引入新课.
③播放一段警察通过摄像头观察夜间小偷偷东西的视频,提出问题:在漆黑的夜间,我们的眼睛在没有光线的地方不是什么也看不到吗?为什么摄像头还能把小偷的动作拍摄得这么细致呢?想要了解真相,就来学习本节内容.引入新课.
导语二 许多太阳伞商家、化妆品商家都宣传它的产品可预防紫外线。那么,什么是紫外线呢?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认识红外线
【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
【议一议】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
【提示】让学生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点拨】师: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如:红、绿、蓝等到色光,这些光称为可见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称为不可见光。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的特点是:(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会上升。
【小结归纳】(板书)
1、红外线
(1)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2)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点拨】师:科学研究表明: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自然界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超强。
【讨论交流】红外线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及科学技术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1)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对电视实现控制的;
(2)红外线探测器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
(3)响尾蛇靠红外线来捕食;
(4)红外线照相机。
【归 纳】
2、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
(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2、认识紫外线
【想一想】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
【做一做】将一张带有荧光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慢慢从红光外侧向紫光外侧移动。
【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人民币的荧光标志,有何现象发生?
【讨论交流】这说明了什么?
人民币移动到紫光外侧时荧光显现,这说明紫光外侧也存在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小结归纳】(板书)
3、紫外线:
(1)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2)紫外线的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讨论交流】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1)紫外线灭菌;(2)紫外线验钞机;(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线伤害。
环保话题:紫外线与臭氧层。
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臭氧(03)臭氧层好像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碳化物,如电冰箱中所用氟利昂、美发用的发胶、摩丝等。
【拓 展】
紫外线与臭氧层
臭氧是一种具有微腥臭、浅蓝色的气体,主要聚集在离地面20—25km的平流层内,科学家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好像是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但氟氯化物易破坏臭氧层,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家呼吁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化物。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认识红外线
[例1] 在预防“非典”期间,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场所安装了一种体温测度仪,它是利用 人体发出的红外线 来测量温度的。
类型二: 认识紫外线
[例2]验钞机是利用 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 的原理制成的。
[变式]在太阳发出的光中,只有 紫外线 具有消毒灭菌作用,因此在一些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但是它极易被大气中的 臭氧 吸收。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一、红外线及应用
1、红外线
(1)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2)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2、红外线的应用
(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
(4) 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二、紫外线及应用
1、 紫外线
(1)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2)紫外线的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紫外线的应用
(1)紫外线灭菌;(2)紫外线验钞机;(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
五、课堂作业:
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
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
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晒指数,它的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 1 -3.3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概括也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组织学生通过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到现象的解释,巩固光直线传播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世界上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最早记载—“小孔成像”实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通过日食、月食成因的解析,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科学世界观教育。
教学重点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C=3×108m/s。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小时候,同学们可能乐不知疲地做过自己捉“自己”的游戏,现在长大了,你是否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导语二 (故事引入新课)画匠画画: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财主,感觉墙壁太空,于是找来了本城最有名的画匠,要求画匠在三天之内完成一幅画,并承诺交付一定数量的银子,画匠对财主这一苛刻的条件答应了.到了第三天,画匠没拿一根画笔和一样画料来交差了,财主追着画匠要画,画匠只跟财主要了一块木板,并在木板中间打了一个小孔,财主的墙上居然出现了一幅彩色的风景画:亭台楼阁,车辆马匹栩栩如生,而且还能动呢.财主目瞪口呆,只好乖乖地拿出了银子.画匠没费一笔一墨,得胜而归.想知道为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知识.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光的传播
【演示】点燃一支蜡烛,用硬纸片挡拄光线。师问:
(1)此时你们能看到烛光吗?
(2)在硬纸片上开一个小孔,你们看见烛光了吗?
【讨论】(1)为什么用硬纸片挡住后,你们就看不见烛光呢?开一小孔后,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烛光,而有的同学看不见烛光?(2)在什么情况下,你们才能看到烛光呢?(3)通过这一现象的研究,你能说出光是怎样传播的吗?
【点拨】师: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不能通过。硬纸片上开一小孔后,只有当烛焰、小孔、与同学们的眼睛在同一直线上时,才能看到烛光;为焰、小孔、眼睛不在同一 直线上时就看不见。这一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小结归纳】(不板书)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讨论交流】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墙上,能看到一个亮点,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怎样才能将光的传播路径显现出来呢?生:
(1)可以用白纸板衬托来显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2)可以用蚊香放在杯子里燃烧产生的烟雾来显现;
(3)可以将少量的奶粉颗粒放入水中来显现光在水中传播路线;
(4)可以让光穿过果冻来显现光在果冻中(固体)中的传播路线。
【演示】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分别在烟雾、水中、果冻中传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光的传播路径是否是直的?(2)通过上述三种情况的演示还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师:光在烟雾、水和果冻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就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结归纳】(板书)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做一做】在投影幕上做各种手影游戏。如图:
【想一想】为什么会形成手影?
【点拨】师: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与物体形状相同的影子。
【小结归纳】(板书)
2、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演示】播放课件,把日食、月食的成因投影到屏幕上
2、光的直线传播应用
月球绕地球转动,当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出现月球的影,即日食(如图);当转到地球与月亮中间时,月球上出现地球的影,即月食(如图)。
【点拨】师:当太阳、月亮 、地球运动到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地球(或月亮),地球(或月亮)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月食(或日食)。同学们知道了日食 、月食 的成因 ,就不会相信古代把日食 、月食 现象认为是凶兆的迷信说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能够要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科学老师战胜迷信的武器。
【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1)射击瞄准时要“三点一线”;(2)检查队伍是否成直线;
(3)小孔成像等。
介绍“小孔成像”:在较暗的房间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塑料薄膜上就出现蜡烛倒立的实像,如图。
3、光速
【议一议】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点拨】师:光传播需要时间,比如: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8分20秒,不时在房间里开灯,房间立刻被照亮,这不能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是光传播的太快,人们无法觉察到。实验研究表明: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这个速度很大,相当于光在1秒内绕地球运行7.5圈。
【小结归纳】(板书)
3、光传播需要时间。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光的传播
[例1] 关于光的传播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沿直线传播
[例2]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日食、月食的成因也可以用 光的直线传播 来解释 。
类型二: 光速
[例3]发生雷电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什么缘故?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108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拓展]一束激光从射向月球上的反射器,经激光反射器返回地球上的激光发射场,所需时间为2.54s,那么地球距月球 3.81×108m。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3)光速
【资料链接】
无影灯
观察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它是将发光强度大的灯在灯盘上排成圆形。形成一个分布区域较大的光源,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即使医生的手及器械在灯光与病人手术区域之间,也只遮住了部分光线,其他灯光仍能照亮被遮挡住的部分。光照到不透光的物体上会在其后留下影子,光完全照不到的地方叫“本影”,有一部分被遮挡的区域叫做“半影”。无影灯就是使医生手术时不在病人手术部位产生本影。
- 1 -3.4平 面 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
(3)了解实像和虚像。
(4)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仪器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2.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来揭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用对称法完成平面镜成像作图,训练学生运用几何知识和物理
规律研究简单光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
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介绍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增强热爱
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性实验及对虚像的初步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师:同学们观察万花筒内的情景,想一想万花筒内为何会呈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万花筒主要是由什么制成的?
导语二 师: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很了解。比如,日常生活中照镜子,你们了解哪些?还想知道有关平面镜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什么是平面镜
【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用手摸一摸小平面镜,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小结归纳】表面是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图3-35照片:“蜡烛竟然在水中燃烧”,展开想象的翅膀,并提出问题和思考这是为什么呢?
【猜一猜】学生在初步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各抒己见,并把猜想的内容列出。
猜想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相等。
猜想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猜想3:像与物颜色相同。
【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
【点拨】师:我们需要考虑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样测定像的位置?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阅读课本内容,找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课本实验方案的不同点,并比较哪种方法更好。并且认识到课本中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是因为玻璃板不仅能成像,而且还能通过它看到后面物体的特点。
【做一做】同学们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寻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验证一:“物像大小相等”
【实验】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通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然后在玻璃板后放另一支相处的蜡烛,调整直到与像重合。
【思考】放在玻璃后面的物体和像完全重合意味着什么?
【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2)验证二:“物像到镜面距离相等”
【实验】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通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然后在玻璃板后放另一支相处的蜡烛,调整直到与像重合。将上述操作重复三次。分别测量出对应的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并记入表格。
【交流】比较归纳三次实验数据,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结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3)验证三:“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实验】引导学生拿去玻璃后的蜡烛,从前面还能看到蜡烛的像吗?(能)现在请在蜡烛成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从玻璃后直接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白纸上无蜡烛的像)
【阅读】课本P70“信息快递”:人眼能看到,但不能呈现于光屏上的像叫做虚像。
【结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验证四:“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什么关系?”
【交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像,并进行归纳比较。
【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小结归纳】(板书)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在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3、平面镜成像作图:
【阅读】
学生阅读课本P70“方法”内容,学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方法及注意点。
【画一画】学生练习平面镜成像作图。同时教师提醒注意点。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例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所示。
(1)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 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
移开棋子B,用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______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例2] 图1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3)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 平面镜成像特点
[例3]晓丽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找到_________的位置,这是换元代替法;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拓展]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2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平面镜成像作图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平面镜成像样的应用
【看一看】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本P71图片,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和科学技术及军事上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扩大视觉空间 (2)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部
(3)舞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利己的姿势
(4)侦察员用潜望镜侦察敌情
2、“生活、物理、社会”———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
自学课本P44页“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整理记忆以下要点:
(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___镜。
(2)球面镜的分类
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 面镜。
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 面镜。
(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___在焦点上;由于反射时光路是___的,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___射出。
据凹面镜__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
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__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
(4)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 。
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像 (放大还是缩小)。
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视野。
二、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2.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
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C. 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 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4. 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第4节 平面镜
一、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___。
(2)像与物体大小__,(3)平面镜成的像是__像。
(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
二、平面镜成像作图
法一: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法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三、平面镜的应用
1.用来成。 2.改变 。
- 1 -3.5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2)了解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对探究活动的验。
(2)组织学生通过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分析,来巩固光的反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培养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谜语引入: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以前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如果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所以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但是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很惊奇,一定会问: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因为西瓜没有切开以前,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都是黑色的).从而引入新课.
导语二 师:(投影)自行车的尾灯内部结构非常特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是由很多块光滑的塑料板构成,而且每块塑料板都互相垂直。同学们想过这种特殊结构的作用吗?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光的反射现象
【做一做】在课桌上放一块平面镜,让激光笔斜射到镜面上。
【提示】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
【议一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讨论交流】当激光笔斜射到镜面上时,在天花板上或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光的指向的结果。这种现象说明光照射在平面镜上,由平面镜把光反射到墙壁上而留下了光斑,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点拨】师:光照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同学们能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被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小结归纳】(板书)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想一想】根据光的反射的定义,你们能否举出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生:(1)可以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引入到教室内;
(2)可以用平面镜反射照射天花板;
2、光的反射定律
【做一做】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上,观察从镜面反射光斑,改变入射的方向或改变镜子的角度,观察光斑的移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
【提示】为了研究和描述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先来解释几个光学名词。
【演示】用动画将有关反射的名词逐个显现(如图)。
入射光线:从光源发出的光线(AO)
反射光线:经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OB)
入射点:光入射的一点(O)
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
【小结归纳】为了描述和探究光的反射引入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等到有关物理名词。
【猜一猜】(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
(2)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有什么关系
按照课本P70学生实验内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点拨】师: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与物体形状相同的影子。
【小结归纳】(板书)
2、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画一画】学生动手作图。
画出左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1) 完成右图中的光路图。
【拓展】人眼是怎样观察到平面镜成的像的?
学生阅读课本解释内容了解:虚像是由发散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而形成的。
【演示】用激光反射器演示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板书:3、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光的反射现象
[例1]下列各成语反映的情景中,反映光的反射的是( )
A.一叶障目 B.镜花水月
C.立竿见影 D.凿壁偷光
[变式]站台票在暗处的人能够看见站在明处的人,而站在亮处的人却看不清暗处的人,这是为什么?
[解析]人站在亮处有光照射到身体表面,经过表面的反射光进入站在暗处人的眼睛里,所以站在暗处的人能够看见站在亮处的人。而站在暗处的人由于没有光线射到身体表面,所以他不反射光,以至于站在亮处的人看不清站在暗处的人。
类型二: 光的反射定律
[例2]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王林同学分别做了两次实验,请从下面两图所示的实验
中归纳出两条有关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例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一图中画出人可以看到点光源S的像的范围.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复习】
1、什么是光的反射?
2、什么是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
导语一 师:同学们上课时大部分人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而坐在前边靠边的同学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光的反射不一样吗?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光的反射类型
【做一做】拉上室内的窗帘,让教室光线暗一些,将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上去,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想一想】为什么镜子看起来是黑的,而白纸比镜子更亮一些呢?。
【点拨】师: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如图甲所示,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同学们的眼睛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就是黑的。而一束平行光照射在白纸上,由于纸的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应付射击队向各个方向。如图乙所示,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由于反射光射向各方向,同学们在旁边看仍有反射光进入眼睛,所以感觉白纸是亮的。
【想一想】阳光射到镜子上,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如果阳光射到白纸上,无论在哪个方向,都不会感到刺眼,这是为什么?
【点拨】师:原来,镜面很光滑,而看上去很平的白纸,细微之处实际是凹凸不平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发生的是漫反射。
【议一议】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有什么区别呢?
(1)镜面反射发生在十分光滑的物体表面。
(2)漫反射发生在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不时我们能看清楚的物体表面发生的都是漫反射。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小结归纳】(板书)
1、镜面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反射后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反射后向各个方向。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讨论交流】黑板为什么会反光,反光后出现什么后果?怎样才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点拨】师: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表面十分光滑,当光入射的反射光射向同一方向,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光较强的缘故;发生镜面反射后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有一部分能看清字,另一部分则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要想看清黑板上的字,可将黑板报弄粗糙些,使光入射后发生漫反射。
2、光反射的应用
(1)人造卫星利用光的反射,在遥远的太空感知地面的矿藏和森林,估计农作物的产量;
(2)电视机的遥控器有时不对准接收窗口,也能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3)载有信息的光在光纤中进行多次反射后把信息传到另一位置,这样就可以利用光来传递信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胃镜、光纤通信等。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类型一: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1] 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镜面反射时,光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时,有些光不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和入射光传播速度大小相等
D.反射定律只是在空气中成立,真空中不成立
[例2]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桌子、黑板、书等物体,这是因为( )
A.这些物体均能发光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了
C.光射到这些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
D.光射到这些物体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四、作业
五、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第五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2、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反射后沿同一方向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入射的光线,反射后向各个方向。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光反射的应用
- 5 -第三章章末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被照亮的平面镜 B.月亮 C.闪亮的宝石 D.点燃的蜡烛火焰
2.光的三原色是 ( )
A.红、绿、蓝 B.黄、绿、蓝 C.红、黄、蓝 D.红、黄、绿
3.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
A.白色 B.黑色 C.紫色 D.无色
4.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
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m/s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6.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的光线 ( )
A.只能有一条 B.只能有两条 C.可以有无数条 D.无法确定
7.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8.一束光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40°,则 ( )
A.入射角为40° B.反射角为50°
C.反射角为40°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
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 )
A.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B.与镜面的大小有关
C.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
10.一个人坐在离平面镜1.5m处的椅子上,如果人离开椅子后退了0.5m,则此人的像到椅子的距离是( )
A.1.5m B.2m C.3m D.3.5m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12.关于高速公路上有关设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夜间行车时,总感觉到路旁的护栏处有“路灯”,这路灯就是光源
B. 夜间行车时,总感觉到路旁的护栏处有“路灯”,这是光的反射的结果
C. 中间的绿化带既能美化公路环境,又能减轻视觉疲劳,还能减弱噪声
D. 中间的绿化带能有效阻挡夜间会车时的强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13.如图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 B.正立、缩小的
C.倒立、缩小的 D.倒立、放大的
14. 如图,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看自己的全身像,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
15.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
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
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二、填空题(每空1分,总共23分)
1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
17.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__色。
18.“镜花水月”是光的_______现象,“坐井观天”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19.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___就越强;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20.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有一根高度为1m的竖直放置的标杆,在太阳光照射下,它的影长为1.1m。同时有一根竖直放置的电线杆,它的高度是6m,影长为________m。这里认为太阳光是_______光源。
2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6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__________km,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写出一个合理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________,太阳光经凹面镜__________后,使置于凹面镜焦点上的火炬点燃。
24.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如果你的视力正常,则当你对着镜子梳妆时,你和镜子间的最适宜距离约是____________cm,保证人脸的像到人眼的距离是______cm。
2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5°,此时反射角为_____,如果镜面绕入射点逆时针转过5°,则反射角减小________度。我们觉得教室黑板的某一块特别反光,看不清上面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________反射的缘故。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21分)
26.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27.在图2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
28.在图3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9.在图4中,光线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来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
30.画出图5中光线的传播方向。
31.如图6所示,太阳光跟地面成40°角,将平面镜怎样放置才能使太阳光照亮竖直的井底?画图说明。
32.如图7所示,S是光源,A是眼睛,S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到达A,画光路图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
3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下图所示。图中A是_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放在B处“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_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这一事实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4.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______v。(选填“>”、“=”或“<”)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镜中的像重合,如果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5)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______ m。
35.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光线逆着从OB的反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
36.天晴的月夜,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不踩到积水,当他迎着月光走时,是往发亮的地方走还是往发暗的地方走?为什么?
37.电影院里用平面镜做银幕,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吗?请说理由。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B 6C 7B 8B 9A 10D 11C 12A 13C 14C 15C
16、色散,多种色光,牛顿
17、漫反射,黑
18、反射,光沿直线传播
19、红外线,紫外线
20、虚像,不变
21、6.6 平行
22、3×108,3.9×105,屋内打开电灯开关时,屋内先后变亮
23、凹面镜 会聚
24、12.5 25
25、35度,5,镜面反射
26-32
33、玻璃板,不会,虚像
34、(1)大小 (2)= (3)A,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
(4)虚 (5)较暗,确定像的位置 (6)5
35、(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漫、不能、在 (3)光路是可逆的
36、往暗处走,因为水面发生镜面发射,地面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时,路面上亮处是水,暗处是路面。(意思对就行)
37、不能,镜面反射,刺眼
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C、屏幕上的手影
B、水中山的倒影
A、光的色散
A
C
B
A
B
C
D
图27
A
B
30°
图3
图1
图2
图7
图6
图5
图4
PAGE
1第三章章末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平面镜成像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日食形成 B. 雨后彩虹
C. 水中倒影 D. 海市蜃楼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 树叶的虚像 B. 树叶的实像 C. 太阳的虚像 D. 太阳的实像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 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 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B. 光与镜面成30度角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也是30度
C. 看到物体成的虚象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D. 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拱桥“倒影”
B. 放大镜把字放大
C. 汽车“后视镜”
D. 日食的形成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小孔成像 B. 立竿见影 C. 海市蜃楼 D. 水中倒影
有一种自行车安装有激光系统,人在晚上骑车时,该系统发出的激光在路面上形成“虚拟自行车道”,如图所示它可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激光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C. 司机能看见“虚拟车道”是激光在路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D. “虚拟车道”是光源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B.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 影子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C. 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D. 黑板“反光”是因为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 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 把蜡烛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
D.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最好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2018年1月31日,时隔152年“超级蓝月月全食”再现,“蓝月”是指一个月中的第二次满月,物理学中对月全食形成原因的解释是______。
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了全民诗词热。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粒璀璨的明珠,很多诗句语言简单,但意趣盎然,同时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诗句“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踏,水中嘴对嘴”中的“水中嘴对嘴”是光的______现象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______m,他到像的距离是______m,如果平面镜要成出小明的全身像,平面镜至少______m长.
我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如:“掬意思为捧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该诗句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有______正确写出一条即可。
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这种现象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光路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可逆的.
矫正近视眼的眼镜片应是______透镜验钞机工作时,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在一种看不见的光的照射下会发光,这种看不见的光是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试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方向射出.
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等大的______像
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N。
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通过实验可得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______在同一平面内”,支持此结论的实现现象是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投影仪是常用的教学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
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投影片上B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投影仪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应采取的方法是:镜头________________,同时投影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C 3.D 4.B 5.A 6.A 7.D
8.D 9.C 10.B 11.B 12.C
13. 光的直线传播
14. 反射
15. ;6;
16. 平面镜成像或者扩散现象,或者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7. 漫反射;遵循;是
18. 凹;紫外线
19. 等于;同一平面;OE;虚
20. 呈现反射光线,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不能;法线;当纸板B向后转动一定角度时,便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只有纸板A和B在一个平面的时候,才能同时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1. 如图: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向下调 远离屏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