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对《秋天的怀念》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瘫痪 雁阵 砸碎 爆怒无常
B.憔悴 央求 漂落 喜出望外
C.昏迷 深沉 整宿 絮絮叨叨
D.可恨 决别 侍弄 泼泼洒洒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恨(zèng) 沉寂(jì) 瘫痪(tān)
B.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
C.烂漫(màn) 创伤(chuàng) 暴怒(bào)
D.仿膳(shàn) 恢复(huī) 豌豆(wǎn)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藏那里的天啊,水啊,鸟啊,草啊,美丽的让我留恋。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战”中,先是处心积虑寻找理由,接着是列出增加关税的清单,最后无计可施才回到谈判桌上。
B.上级部门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C.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是由苍术、陈皮、白芷、乙醇等配制而成的。
D.那种不顾生态环境,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无疑是杀鸡取卵,到头来只能得不偿失。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________________。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①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
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③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
④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⑤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A.③①②④⑤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②④①
二、综合性学习
7.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
材料二:
(1)写一下: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8.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不妥当的一项是( )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一句中,“悄悄地”重音轻读,能突出母亲对我的担忧之情,也表现了母亲的隐忍。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句中“绝”和“竟”重读,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重永远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C.“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一句中“出去了”重读,这样就和本段开头部分“母亲进来了”相呼应,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想念。
D.课文末段中“热烈而深沉”后面朗读停顿可以稍长一些,这样有助于突出“泼泼洒洒”,从而表现出菊花开得正茂盛以及作者此时内心对生命的无限感慨。
9.“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10.“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1.下列对选段中“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面对儿子双腿瘫痪,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暗自伤心。
C.母亲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
D.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的画线句。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3.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母亲形象。(两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迟子建
①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写作的,至今刚好有二十个年头。
②二十年前,我的发丝乌泽油亮,喜欢咯咯笑个不停,看到零食时两眼放光,看着可爱的小动物爱上前跟它们说上几句俏皮话。那时我可以彻夜不睡地写上一万字,第二天照样精力充沛地工作。我爱到田野和山间散步,爱随手掬上一捧河水喝上一气,爱摆个姿势照相。二十年前的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间屋子,没有出版一本书,对生活满怀憧憬。但那时的我是多么的青春啊。
③现在的我不爱照镜子,镜子中的我常常是双眼布满血丝,面色青黄。我的发丝有些干涩了,眼角悄悄爬上了皱纹。我常常丢三落四,时常找不着要用的东西。有的时候进了超市,我看着商品一片茫然,不知自己是要来买什么的。所以,如今去超市,我的手里通常攥着一张纸条,那上面记着我平素写下的需要添置的生活日用品。
④我依然喜欢在黄昏时散步,只是看着夕阳时常常徒自伤悲。
⑤我如今有了自己的屋子,出版了三十部书,不用为着生计而奔波和劳碌了,可快乐却不如从前那般坚实地环绕着我了。看着自己所创作的那一部部书,我在想自己的最好年华都赋予文学了。这是不是太傻了?去年爱人因车祸而故去后,我常常责备自己,如果我能感悟到我们的婚姻只有短短的四年时光,我绝对不会在这期间花费两年时间去创作《满洲国》,我会把更多的时光留给他。可惜我没有“天眼”,不能预知生活中即将发生的这一沉重的劫难。
⑥文学对我来讲,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对它有强烈的依赖性。它给了我生存的勇气和希望。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可在我的梦想中,我却是一个无拘无束、激情飞扬的人。文学为我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
⑦有一家刊物曾问过我: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是这样说的:“石头和石头碰撞激烈的时候,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现实是一块石头,理想也是一块石头,它们激烈碰撞的时候,同样会产生绚丽的火花,那就是艺术的灵光在闪烁。”的确,我认为理想与现实冲突越激烈的时候,人的内心所焕发的艺术激情就更加强烈,这种矛盾使艺术更加美轮美奂。所以生活中多一些磨难对自身来讲是一种摧残,对文学来讲倒可能是促使其成熟的催化剂。但任何人都情愿放弃文学的那种被迫成熟,而去拥抱生活中那实实在在的幸福。
⑧我是一个很爱伤感的人。尤其是面对壮阔的大自然的时候,我一方面获得了灵魂的安宁,又一方面觉得人是那么的渺小和卑琐。只要我离大自然远了一段日子,我就会有一种失落感。所以这十几年来尽管我工作在城市,但是每隔三四个月,我都要回故乡去住一段时日。去那里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写作,只是因为喜欢。那里的亲人、纯净的空气、青山碧水、宁静的炊烟、鸡鸣狗吠的声音、人们在晚饭后聚集在一起的闲聊,都给我一种格外亲切和踏实的感觉。回到故乡,我心臆舒畅,觉得活得很有滋味。其实乡村是不乏浪漫的,那种浪漫不是造出来的,而是天然流露的。
⑨城里人以为聚在灯红酒绿的酒吧闲谈是浪漫,以为给异性朋友送一束玫瑰是浪漫,以为携手郊游是浪漫,以为坐在剧场里欣赏交响乐是浪漫,他们哪里知道,农夫在劳作了一天后,对着星星抽上一袋烟是浪漫,姑娘们在山林中一边采蘑菇一边听鸟鸣是浪漫,拉板车的人聚集在小酒馆里喝上一壶热酒、听上几首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乡间俚曲是浪漫。我喜欢故乡的那种浪漫,它们与我贴心贴肺,水乳交融。我的文学,很多来自乡间的这种浪漫。
⑩童年的时候,我很喜欢在冬天起床之后去看印在玻璃窗上的霜花。它们看上去妖娆多姿,绮丽明媚。我常想寒风在夜晚时就变成了一支支画笔,它们把玻璃窗涂满了画。我能从霜花中看出山林、河流的姿态,能看出花朵、小鸟和动物的情态,能看出形神各异的人的表情。但是往往是看着看着,由于阳光的照耀和室内炉火的温暖的熏炙,这霜花会悄然化成水滴而解体。那时候我就会很难过。霜花是美丽的,我知道有一种美是脆弱的,它惧怕温暖,当温暖降临时,它就抽身离去了。我觉得我的生活呈现的就是这种美,它出现了,可它存在得是何其短暂!
我不该为了生活的变故而怨天尤人、顾影自怜,我应该庆幸,我曾目睹和体验过“美”,而且我所体验到的美消失在温暖中,而不是寒冷中,这就足以让我自慰了。如果“美”离开了我,我愿意它像霜花一样,虽然是满含热泪离去,但它却是在温暖中消融!
我愿意牵着文学的手,与它一起走下去。当我的手苍老的时候,我相信文学的手依然会新鲜明媚。这双手会带给我们对青春永恒的遐想,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对磨难的超然态度,对荣誉的自省,对未来的憧憬。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柴可夫斯基、贝多芬、巴赫、莫扎特;不会忘记梵高、蒙克、毕加索和莫奈;不会忘记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艺术是恒星,永远闪烁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如果没有这样的星空照耀我们,我们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灰暗啊!艺术拯救不了世界,但它却能给人带来心底的安宁和幸福。
(选自《文苑·经典散文》
14.通读全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简要概括作者所目睹和体验过的“美”及流逝后的心理感受。
15.文章对比手法运用自如,请概括文中两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16.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怎样的情感和认识?试分别结合文中的一处议论或者抒情句作简要分析。
17.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我能从霜花中看出山林、河流的姿态,能看出花朵、小鸟和动物的情态,能看出形神各异的人的表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的“寻梦园”
①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②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
③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④“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公斤的目标。”
⑤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 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⑥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选自《语文读本》)
18.为什么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
1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袁隆平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20.你做过什么“美好的梦”?你准备如何圆自己的“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B.本文并非是以“日常琐事”为题材,因为文章选择的是生活中一个大非常时期——儿子双腿刚刚瘫痪,母亲又身患重病。正是在这种不寻常的题材中,显示了母亲的坚韧、顽强,从而写出了母亲的崇高伟大;
故选B。
2.C
试题分析:A.爆—暴;B.漂—飘;D.决—诀。
3.B
A.憎zēng;
C.创chuāng;
D.豌wān;
故选B。
4.D
D.有误,省略号与“等”都表示省略,二者不可同时使用,所以句中的省略号应删去;
故选D。
5.B
A.成分残缺,应在“先是处心积虑寻找理由”前加上“美国”;
C.句式杂糅,应去掉“的主要成分”或“配制而成的”;
D.成分残缺,应在“经济效益”后面加上“的行为”;
故选B。
6.A
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能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语相呼应的选项,进而确定其先后顺序,使其语脉的链条相衔接。然后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联系③句中“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的内容可知,该句回答了上文“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的问题,应为首句;①句中“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内容照应了③句中“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成危害”的内容,应为第二句;②句中“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内容说明了微塑料的特性,进一步表明其危害,应为第三句;④句中“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继续说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应为第四句;⑤句中“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的内容,照应下文“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应为第五句;正确排序为:③①②④⑤;
故选A。
7. (1)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 (2)示例: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十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8.C
9.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10.示例一: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示例二: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示例三: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精彩地生活。
11.D
12.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母亲恳求儿子坚强起来,勇敢地活下去,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或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13.(1)慈爱、包容:母亲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想方设法宽慰儿子。(2)细心:“我”发脾气时,母亲几次“悄悄”地躲出去和进来,“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我”看到树叶飘落时,母亲“挡在窗前”;“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3)坚忍、无私:母亲身患绝症,肝疼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可是却不告诉“我”,还无微不至地照顾“我”。(4)睿智:提议看菊花,想让“我”从菊花精神得到启示,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或: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重游北海以唤起“我”美好的记忆,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5)热爱生活:母亲喜欢养花,鼓励自己及生病的儿子要好好儿活。
14.(1)童年冬天起床后看印在玻璃窗上的妖娆多姿,绮丽明媚的霜花,流逝后感受:难过;
(2)二十年前青春的“我”发丝乌泽油亮,开朗爱笑,喜爱零食,写作精力充沛,爱美,记忆力好,流逝后感受:独自伤悲;
(3)“我”与爱人的四年短暂婚姻时光,流逝后感受:责备、遗憾,伤感
15.①对比一:二十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外貌、性格、精力、收获的对比。作用: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青春时自己的“美”的留恋喜爱,对其流逝的悲伤之情;
②对比二:城里人的浪漫与故乡人的浪漫形成对比,作用:通过对比突出作者对故乡的那种浪漫的喜爱留恋之情
16.情感和认识: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喜爱、赞美、依赖、感激之情;文学艺术可以让人从痛苦和磨难中解脱出来,给人带来安宁和幸福。①示例:抒情句“ 文学对我来讲,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对它有强烈的依赖性。它给了我生存的勇气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喜爱、亲近、依赖、感激的情感;
②示例:议论句“所以生活中多一些磨难对自身来讲是一种摧残,对文学来讲倒可能是促使其成熟的催化剂。”点明了作者认识到生活的磨难时促使文学成熟的催化剂。
17.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霜花妖娆多姿、绮丽明媚的美,表达了作者对霜花的喜爱之情。
18.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指掌。
19.辉煌、荣耀、名利面前不自满,在功成名就之后仍不断追求。
20.合乎题意即可。
20.示例:我梦想是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努力要有方法。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