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09: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句写景,选取飘忽不定的“杨花”、哀啼的“子规”等景物,既点出时节为暮春,也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次句叙事,“过五溪”写出了被贬之地的偏远,传达出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
C.后两句抒情,通过大胆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关怀。
D.全诗感情真挚,既传达了对好友身遭贬谪的怜悯,也有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更有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深情。
2.下面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的愁苦。
B.颔联展现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开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写残夜消退,红日初升,旧年已过,春天到来的景象,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D.尾联借雁传书,并与首联呼应,给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对曹操《观沧海》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4.以下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为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教育局深入联点共建社区,主动认领社区需求清单。
B.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C.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令不少观众感叹:陈独秀、李大创等人物从历史课本中“活”了起来。
D.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传承先贤的精神血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众多网络平台发起“向祖国表白,中国有我”网络征集。(在“征集”后面加上“活动”)
B.学校拟在世界阅读日举办读书达人风采大赛,展示和推广当代少年风采。(删去“和推广”)
C.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将“分类处理”与“分类收集”调换位置)
D.抖音之所以能够大大地火起来,是因为手机微信的普及,特别是抖音自身的特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标志。(在“成为”前加上“让它”)
7.为了在期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小文经常深夜还在题海中奋斗,导致他白天在课堂上屡屡犯困。你作为他的好朋友来劝导他,以下表述最为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你这不是在拿身体健康开玩笑吗?你这样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
B.拼搏的路还很长,你怎么能靠熬夜这种方式亡羊补牢呢?
C.我知道你是在为理想拼搏,但你这样做恐怕有点舍本逐末了。
D.你该醒醒了!人生道路漫长,你可不能倒在半路上。
二、综合性学习
8.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是落实“双减’工作的一个切口。
材料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强调: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假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
基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学校准备开展以“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针对“如何减轻学生负担”,请你从学校、家庭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①学校
②家庭
(2)在主题班会上,需要你就老师布置的“材料一”中的不同类型的作业发表看法。请你把想要说的话写在下面。(不少于30字)
三、根据提示默写。
9.(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抒发诗人托月送“愁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1.请找出本诗蕴藏诗人情感的字,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13.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诗词曲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下列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
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至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
15.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时所作。作者先写观海的地点,接着以动静结合的手法,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澹澹”形容大海①______的特点,“丛生”和“丰茂”表现出草木②______的特点。
17.本诗和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都是借助宏大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请分别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诗人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①____之景,最能表现羁旅行人②_____之情的10个意象入曲,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主旨。
19.在这支散曲中,诗人运用了类似电影中“蒙太奇”的技巧,一个个意象,如电影中的一个个镜头,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幅山村秋景,并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意象之中。请任选一首。运用类似手法的诗词,简要分析其效果。
蒙太奇,本为电影术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指把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使其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C.错误,后两句不是运用比喻手法,而是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关怀;
故选C。
2.C
C.“旧年已过”错误,“江春入旧年”意思是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故选C。
3.C
“眼前”错误,此句为想象之景。
4.C
C.“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错误,“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是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反衬游子的思乡愁绪;
故选C。
5.B
B.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其后不能有任何标点,引用内容中的句号应该去掉。应把“博大”后的句号去掉。
故选B。
6.C
C.语序不当,将“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改为“分类收存、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故选C。
7.C
A.“你这不是在拿身体健康开玩笑吗”,带有指责语气。不得体;
B.“亡羊补牢”指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继续受损失。与熬夜为了提高成绩的语境不符;
D.“你该醒醒了!”语气生硬,不易被人接受;
故选C。
8.(1)示例:
学校:提升师德修养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质量。
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的自制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能发表自己见解,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老师合理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其中书面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艺术欣赏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科学探究和社会与劳动实践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9.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0.B
11.蕴藏诗人情感的字:愁。这种“愁”是怀人之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飘泊远方、旅途艰辛的担忧和慰藉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2.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13.B
14.C
15.表达了游子(天眼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6. 波澜壮阔 生机勃勃
17.示例:本文作者抓住了海水“荡漾”,洪波“涌起”的特点,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惊人的力量;作者又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场面宏大,体现出了一种壮阔、宏伟的气象,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沁园春雪》中毛泽东描写了北国广袤无垠的雪景,天地茫茫,纯然一色,气魄宏大,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18. 凄凉萧条 乡愁(孤苦惆怅)
19.示例: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前两句运用了6种意象叠加,让读者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游子孤独落寞的情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