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角度1:还原教材实验来考查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
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变浑浊 B.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C.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可向B中滴加稀盐酸
D.D中反应可体现碱的通性
角度2:思维导图,完善知识网络
2.如图是小煦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__;
(2)写出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的一个化学方
程式________。
题型二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角度1:检验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设计
3.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小兵同学设计的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角度2:坐标图像题
4.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绘制出生成二氧化碳
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OA段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B.A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C.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的pH=7
题型三 碱的通性
5.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
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与盐酸反应 C.能与氧化铁反应 D.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题型四 学科综合
6.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题型五 拓展创新
7.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 CO2与 NaOH 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
按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药品滴加顺序往往会影响实验结果,该实验加入试剂的正
确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气球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
(3)该实验如果不用盐酸而只用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能”或“不能”)证明二氧
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原因是______。
能力提升训练
1.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物质进行一次性
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 )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2.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仍显红色的是 ( )
A.稀硫酸 B.氯化镁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二氧化碳
3.将1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不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
A.CuCl2 B.Na2CO3 C.CO2 D.Ba(NO3)2
4.向某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
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pH<7
B.此反应中Cl-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C.c点溶液中溶质有NaCl、CuCl2
D.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NaOH═Cu(OH)2↓+2NaCl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D 2.OH- CuCl2+Ca(OH)2═Cu(OH)2↓+CaCl2(合理即可)3.C 4.C 5.C 6.A
7.B 先变大,后变小 不能 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变小而使气球变大
能力提升训练
1.A 2.C 3.B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