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案)
“生本教育”历史备课组 主备人:谢立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 西安事变
2、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归纳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民族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教学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十九世纪末,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过那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对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二:自主先学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为了______________ ,缓和国内社会矛盾,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爆发: 年9月18 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事变。蒋介石的态度:不扩大事态,下令东北军不予抵抗,退入关内。
3.结果:①不到半年日本就完全侵占了_______________;②1932年,日本挟持____________在长春建立_____________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
4.影响:导致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表现: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全国民众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日本侵略者逐出中国。
②全国大中城市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发表抗日通电。工商业者抵制日货,呼吁实行对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三)西安事变
1、背景:①1935年,日本向关内扩张,________________万分危急,全国民众抗日救亡浪潮运动进一步高涨;
②张学良、杨虎诚不满蒋介石继续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
③张、杨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主张,决定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2、爆发: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日,张、杨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
3、结果:蒋介石担保“_______________”,西安事变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 _。
4、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以侵占过中国的哪些领土?
(2)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3)为什么说九一八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
(4)为什么东北地区仅四个多月就全部论三个?
(5)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表现在哪里?
(7)张学良、杨虎诚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是什么
(8).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9)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10)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四: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九一八事变 伪满洲国的建立 东北抗日联军 西安事变
2、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归纳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民族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教学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过程: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自治 D.“七七”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发表宣言( )
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都城是( )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南京
4.标志着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事件是( )
A.日军占领沈阳 B.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C.日军占领热河 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5.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者是( )
A.赵一曼 B.杨靖宇 C.张作霖 D.吉鸿昌
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逼蒋抗日 B.联蒋抗日
C.反蒋抗日 D.杀蒋抗日
7.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B张作霖没有答应日本侵略满蒙的全部要求
C企图将侵略势力向平津、满蒙扩张
D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
8.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与( )
A七七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柳条湖事件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9.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10.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对蒋介石采取支持的态度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11.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张杨两将军兵谏扣蒋,要求抗日 B.中共派出代表团到西安调停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其理由在于( )
A.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B.张学良、杨虎城停止了“剿共”军事行动
C.英美迫使蒋介石接受抗日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3.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 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4.西安事变后,经过各方面共同协商和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张是 ( )
A停制内战、收复东北等 B 停止剿共、联红(共)抗日
C 停止内战、 一致对美 D 停止外战、一致对内
15.“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 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
(1)上述材料中哪些是张学良、杨虎城对发动西安事变提出的理由?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3)张、杨发动此次事变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达到的?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17.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吾兄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
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蒋介石下达给谁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2)、材料一点文中说“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一这份电文说明蒋介石对日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这份电文的后果是什么?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又是怎样对待“吾兄”的?
(5)、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18、材料一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材料二 “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
材料三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各出自何人之口?
(2)材料一中的人物为抗日进行了什么活动?
(3)材料二中“家仇国难”是指什么?他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表达了对什么政策的不满?
(5)上述三则材料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主题?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是否与这一主题相吻合?为什么?
三、探究活动
19、探讨西安事变各政治力量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