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0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杀灭农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洋中的鱼、鳞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DDT。
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
想一想
1
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吗?
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呢?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
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大气圈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等。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
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流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活在距离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
表面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一片池塘
2.森林里所有的树
3.整个地球
4.一片农田
5.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6.生物圈
7.一个生态缸
8.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生物及环境
下面不可以看做生态系统的是:
我们周围具体有哪些生态系统呢?
请同学们联系题目并总结一下。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
干旱、年降雨量很少,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非常丰富。
作用
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湿地生态系统
特点
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沼泽是典型。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
作用
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海洋生态系统
作用
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全球产氧量的70%,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提供丰富生物资源。
特点
水盐度高,受阳光、温度、含氧量影响大,以微小浮游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多且大多可在水中游泳。
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
分布在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结构最为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生态系统稳定性高。
作用
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
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们种植的农作物是这一系统的主要成员。动植物的种类少,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低。群落的结构简单,易退化。
作用
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调节气候。
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
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一系统的主要成员,起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高度依赖和干扰其他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易出现环境问题。
作用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淡水生态系统
特点
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生态系统,有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作用
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调节气候。
每个生态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吗?
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
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
阅读课本的第30页资料分析,思考做答
森林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湿地生态系统
阳光普照大地,水、空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将各个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各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长江源自西部雪山和草原 ,提供着农业与城市用水,沿途还形成了湖泊、湿地,最后带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大海。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
从地域关系来说:
从生物因素来说:
许多生物能经过或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总结: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练一练
1.河流生态系统与下列生态系统有关联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河流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D
D
3.下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4.沼泽是哪种生态系统典型代表(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A
C
20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杀灭农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洋中的鱼、鳞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DDT。
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
回顾想一想,尝试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