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从军行 第一课时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 古诗三首:从军行 第一课时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08:0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约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有“诗家夫子” “七绝圣手”之称。
青海湖
层层浓云
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边城。
磨破
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空层层浓云,遮暗了远处的雪山。
一座边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
在黄沙遍布的战场,战士们身经百战,
甚至磨破了身上的铠甲。
不打败西域地区的敌人绝不回归家园。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像这样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边疆地区的要塞,也泛指边疆。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诗人或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将所见所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诗。我国古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第二首诗描写将士们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
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的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
作业:
1.背诵并默写《从军行》。
2.查找并朗读《从军行七首》中的另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