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1.3 地球的历史 同步练习(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1.3 地球的历史 同步练习(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01 23:15:1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1.3 地球的历史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安徽月考)下图为巢湖龙化石,发现于安徽巢湖马家山,巢湖龙属于爬行动物,生活于距今约2.3亿年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巢湖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2.关于巢湖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答案】1.C
2.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
2、元古代(距今25-5. 40亿年)
3、古生代(距今5.40亿--2. 5亿年)
4、中生代(距今2. 5亿一0. 65亿年)
5、新生代(距今0.65亿年至现在)
二、生物演化特征和规律:
古生代:早期,无脊椎动物;后期,脊椎动物发展;蕨类植物繁盛。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裸子植物兴盛。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规律: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1.材料中巢湖龙生活在距今2.3亿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C正确。故答案为:C。
2.巢湖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C正确。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A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B错误,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下图为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蓝细菌
4.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  )
A.氧气含量持续上升 B.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
C.氧气含量波动上升 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
【答案】3.D
4.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距今35亿年出现的蓝细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出现都是在距今三亿年之内,远没有蓝细菌出现早。
3.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距今35亿年出现的蓝细菌,D正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出现都是在距今三亿年之内,远没有蓝细菌出现早,ABC错误。故答案为:D。
4.读图可知,图上的实线表示的是氧气,虚线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可看出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持续上升,A正确,C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前期持续上升,后期波动下降,B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湖南月考)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2图3所示的古生物化石分别对应图1中的地质年代序号为(  )
A.④② B.③④ C.②④ D.④③
6.下列有关图2中所示生物生活的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
B.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等是主要代表植物。
D.气候较为寒冷,后期灵长类动物开始出现。
【答案】5.D
6.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
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一被子植物时代。
5.图2为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地层,图3为三叶虫化石,应位于古生代地层。依据图1左图的信息,古生代和中生代距今5.45-0.655亿年,再结合图1右图的信息推断,应分别对应④和③。故答案为:D。
6.图2中恐龙所处的年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等植物是主要代表植物,C正确。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对应地球初期发展阶段,A错误。古生代后期,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B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其中,新生代出现了人类,是地球发展历史上的重大飞跃,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宙 B.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D.中生代中期
8.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
A.元古宙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早期
【答案】7.C
8.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动物界的生物发展阶段为: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
7.
A、元古宙晚期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A错误;
B、早古生代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B错误;
C:晚古生代出现原始鱼类,C正确;
D: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D错误;
故答案为:C。
8.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中生代为恐龙繁盛时代,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湖南期中)地质时期的气候以冰期与间冰期(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读图,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  )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干燥 D.寒冷湿润
10.下列属于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  )
A.元古代早期 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答案】9.C
10.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9.读图可知,中生代气温高于全球平均温度,偏暖;中生代降水低于全球平均降水,偏干;因此中生代气候属于温暖干燥,排除ABD,故答案为:C。
10.根据材料可知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大冰期指的是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图中温度数据可知,元古代早期、古生代早期、中生代末期气温高于全球平均气温,气候偏暖,ABC错误;新生代末期偏冷,属于第四纪冰期,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上·临沂期中)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12.D地层形成的地质时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城 D.森林密布
13.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11.B
12.D
13.C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解析】【点评】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11.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故答案为:B。
12.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故答案为:D。
13.根据所学知识,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是裸子植物时代。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怀仁期中)“金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5.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宙
【答案】14.A
15.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本题以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图为背景,考查了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太阳活动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4.根据材料中“乌在日中”一句可以得知古人观察到的应该是太阳上存在的黑色斑点,并将其想象成黑色的乌鸦,太阳的光球层会产生黑子这种太阳活动,其表现为温度比周边区域低,显黑色,A正确。太阳耀斑为太阳色球层上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与题意不符。日珥和太阳风都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到,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新生代出现时间为距今6600万年前至今;中生代持续时间为距今2亿5200万年至6600万年之间;古生代为距今5亿4100万年至2亿5200万年之间;太古代为距今40亿年至25亿年。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荣成期中)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G层中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
(2)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说明A、D岩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答案】(1)最早是A,最晚是G。
(2)B对应W,C对应X,F对应Y,G对应Z。理由:BFG分别对应WYZ是因为地层中所含有的化石一致;C对应X是应为地层的先后顺序以及岩层属性一致。
(3)A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所以是古生代。D岩层含有恐龙化石,所以是中生代。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地层的沉积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在沉积岩中,下层岩石年龄老,上层岩石年龄轻。所以形成最早是A,形成最晚的是G。
(2)观察图可直接得出:因为地层中所含有的化石一致,BFG分别对应WYZ;C对应X是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以及岩层属性一致。所以B对应W,F对应Y,G对应Z,C对应X。
(3)由图及图例观察可知,A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于古生代早期,所以是古生代。D岩层含有恐龙足迹化石,恐龙繁盛于中生代,所以是中生代。
【点评】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古生代属于显生宙,上一个代是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
17.(2020高一上·肥城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   。
(3)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答案】(1)(古)生物化石
(2)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3)海洋;陆地;抬升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据材料分析,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说明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①沉积岩层中含有化石,根据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可知,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根据化石的种类可知,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
②三叶虫具有底栖、游泳、漂浮等各种生活能力,所以它们能够生活在各种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陆地环境,该地气候湿润温暖,植被茂盛,有利于恐龙的生存。
(3)根据化石的分布顺序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根据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点评】沉积岩,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的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 5%。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18.(2021高一上·龙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示地层中存在大量化石。
(1)地球历史划分的依据包括   、   、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⑤⑥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早期人类遗迹的地层数码是   。
(3)在③地层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其中全部灭绝的生物是   和   
(4)简述⑤⑥地层所在的漫长时期被统称为前寒武纪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
(2)⑥;④;②;①
(3)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类
(4)地球上生物稀少,生物进化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历史划分的依据包括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
(2)原始生物出现的最早时期为太古宙,因此有可能找到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⑥,即太古宙地层;古生代早期,是海生物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水中出现了三叶虫等生物,因此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④,即古生代早期地层;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末期灭绝,因此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②,即中生代地层;新生代的第四纪出现了人类,因此有可能找到早期人类遗迹的地层数码是①,即新生代地层。
(3)根据图例可知,③地层为古生代晚期地层,当时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
(4)⑤⑥地层所在的漫长时期,即太古宙和元古宙时期,地球上生物稀少,生物进化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因此太古宙和元古宙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点评】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太古宙——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元古宙——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19.(2021高一上·湖北月考)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星(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   (填数字)公转轨道附近,图示反映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按运动特征来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的特征。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曲线②③之间的太阳活动是   ,并说明其对地球的影响。   
(3)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以上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在此之前的地质年代是重要的   时期,在此之后的地质年代末期   灭绝(填动物)。
【答案】(1)土;④;距日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日冕层;耀斑、日珥;①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3)B
(4)古生;成矿;恐龙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①②③④分别是土星、木星、火星、地球的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④附近;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适宜温度、有液态水、有适宜生物呼吸大气,而图的信息反映的是距日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有特点为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②③之间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珥,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有: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3)防止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措施有: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太阳活动强烈时,不适宜户外活动,A错误;扩大电信网络建设,并不能防止太阳活动的影响,C错误;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并不能防止太阳活动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B。
(4)鹦鹉螺化石来自地质古生年代的第二纪奥陶纪,古生代的之前地质年代为远古代,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古生代之后为中生代,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
【点评】天体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体积、质量适中);有充足的液态水。②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0.(2021高一上·白城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恐龙生活在   代,该时期包括   、   、   。这一时期被称为“   的时代”。在该时代末期,发生了   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
(2)图中动物已经灭绝,你认为该动物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恐龙生活的时期生物进化的表现。
【答案】(1)中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生物灭绝
(2)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气候恶化,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3)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中生代是恐龙生活繁盛时代,该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一时期恐龙等爬行动物空前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该时代末期,发生了生物没绝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
(2)一般认为中生代末期小行星毁灭性的撞击地球,造成地球气候恶化,生物大量死亡,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3)中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后期出现了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逐渐向被子植物进化。
故答案为:(1)中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 、生物灭绝
(2) 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气候恶化,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
(3)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点评】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
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1.3 地球的历史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1高一上·安徽月考)下图为巢湖龙化石,发现于安徽巢湖马家山,巢湖龙属于爬行动物,生活于距今约2.3亿年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巢湖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2.关于巢湖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2021高一上·天津月考)下图为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蓝细菌
4.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  )
A.氧气含量持续上升 B.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下降
C.氧气含量波动上升 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
(2021高一上·湖南月考)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2图3所示的古生物化石分别对应图1中的地质年代序号为(  )
A.④② B.③④ C.②④ D.④③
6.下列有关图2中所示生物生活的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
B.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C.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等是主要代表植物。
D.气候较为寒冷,后期灵长类动物开始出现。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宙 B.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D.中生代中期
8.恐龙灭绝的地质年代为(  )
A.元古宙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早期
(2021高一上·湖南期中)地质时期的气候以冰期与间冰期(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读图,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  )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干燥 D.寒冷湿润
10.下列属于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  )
A.元古代早期 B.古生代早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2021高一上·临沂期中)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12.D地层形成的地质时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城 D.森林密布
13.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2021高一上·怀仁期中)“金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以昭孝也。”图为汉代石刻“日中三足乌”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5.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太古宙
二、综合题
16.(2020高一上·荣成期中)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G层中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
(2)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说明A、D岩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17.(2020高一上·肥城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   。
(3)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18.(2021高一上·龙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示地层中存在大量化石。
(1)地球历史划分的依据包括   、   、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⑤⑥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早期人类遗迹的地层数码是   。
(3)在③地层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其中全部灭绝的生物是   和   
(4)简述⑤⑥地层所在的漫长时期被统称为前寒武纪的主要原因。
19.(2021高一上·湖北月考)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星(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   (填数字)公转轨道附近,图示反映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按运动特征来看,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   、   、   的特征。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曲线②③之间的太阳活动是   ,并说明其对地球的影响。   
(3)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以上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在此之前的地质年代是重要的   时期,在此之后的地质年代末期   灭绝(填动物)。
20.(2021高一上·白城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恐龙生活在   代,该时期包括   、   、   。这一时期被称为“   的时代”。在该时代末期,发生了   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
(2)图中动物已经灭绝,你认为该动物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说明恐龙生活的时期生物进化的表现。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
2、元古代(距今25-5. 40亿年)
3、古生代(距今5.40亿--2. 5亿年)
4、中生代(距今2. 5亿一0. 65亿年)
5、新生代(距今0.65亿年至现在)
二、生物演化特征和规律:
古生代:早期,无脊椎动物;后期,脊椎动物发展;蕨类植物繁盛。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裸子植物兴盛。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规律: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1.材料中巢湖龙生活在距今2.3亿年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恐龙在中生代盛行,C正确。故答案为:C。
2.巢湖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盛行,C正确。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是前寒武纪,A错误;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B错误,新生代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D
4.A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距今35亿年出现的蓝细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出现都是在距今三亿年之内,远没有蓝细菌出现早。
3.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图示出现最早的生物是距今35亿年出现的蓝细菌,D正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出现都是在距今三亿年之内,远没有蓝细菌出现早,ABC错误。故答案为:D。
4.读图可知,图上的实线表示的是氧气,虚线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可看出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持续上升,A正确,C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前期持续上升,后期波动下降,B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5.D
6.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
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一被子植物时代。
5.图2为恐龙化石,应位于中生代地层,图3为三叶虫化石,应位于古生代地层。依据图1左图的信息,古生代和中生代距今5.45-0.655亿年,再结合图1右图的信息推断,应分别对应④和③。故答案为:D。
6.图2中恐龙所处的年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等植物是主要代表植物,C正确。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对应地球初期发展阶段,A错误。古生代后期,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B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灵长类,其中,新生代出现了人类,是地球发展历史上的重大飞跃,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C
8.C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动物界的生物发展阶段为: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
7.
A、元古宙晚期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A错误;
B、早古生代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B错误;
C:晚古生代出现原始鱼类,C正确;
D: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D错误;
故答案为:C。
8.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中生代为恐龙繁盛时代,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C
10.D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中生代是 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9.读图可知,中生代气温高于全球平均温度,偏暖;中生代降水低于全球平均降水,偏干;因此中生代气候属于温暖干燥,排除ABD,故答案为:C。
10.根据材料可知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大冰期指的是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图中温度数据可知,元古代早期、古生代早期、中生代末期气温高于全球平均气温,气候偏暖,ABC错误;新生代末期偏冷,属于第四纪冰期,故答案为:D。
【答案】11.B
12.D
13.C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
【解析】【点评】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11.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故答案为:B。
12.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故答案为:D。
13.根据所学知识,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是裸子植物时代。故答案为:C。
【答案】14.A
15.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点评】本题以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图为背景,考查了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太阳活动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14.根据材料中“乌在日中”一句可以得知古人观察到的应该是太阳上存在的黑色斑点,并将其想象成黑色的乌鸦,太阳的光球层会产生黑子这种太阳活动,其表现为温度比周边区域低,显黑色,A正确。太阳耀斑为太阳色球层上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与题意不符。日珥和太阳风都无法用肉眼直接观测到,B、C、D错误。故答案为:A。
15.新生代出现时间为距今6600万年前至今;中生代持续时间为距今2亿5200万年至6600万年之间;古生代为距今5亿4100万年至2亿5200万年之间;太古代为距今40亿年至25亿年。故答案为:B。
16.【答案】(1)最早是A,最晚是G。
(2)B对应W,C对应X,F对应Y,G对应Z。理由:BFG分别对应WYZ是因为地层中所含有的化石一致;C对应X是应为地层的先后顺序以及岩层属性一致。
(3)A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所以是古生代。D岩层含有恐龙化石,所以是中生代。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地层的沉积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在沉积岩中,下层岩石年龄老,上层岩石年龄轻。所以形成最早是A,形成最晚的是G。
(2)观察图可直接得出:因为地层中所含有的化石一致,BFG分别对应WYZ;C对应X是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以及岩层属性一致。所以B对应W,F对应Y,G对应Z,C对应X。
(3)由图及图例观察可知,A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于古生代早期,所以是古生代。D岩层含有恐龙足迹化石,恐龙繁盛于中生代,所以是中生代。
【点评】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542±0.3百万年(Ma),结束于251±0.4Ma。古生代属于显生宙,上一个代是新元古代,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
17.【答案】(1)(古)生物化石
(2)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3)海洋;陆地;抬升
【知识点】化石与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据材料分析,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说明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①沉积岩层中含有化石,根据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可知,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根据化石的种类可知,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
②三叶虫具有底栖、游泳、漂浮等各种生活能力,所以它们能够生活在各种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陆地环境,该地气候湿润温暖,植被茂盛,有利于恐龙的生存。
(3)根据化石的分布顺序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根据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抬升运动。
【点评】沉积岩,三大岩类的一种,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的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 5%。沉积岩主要包括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18.【答案】(1)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
(2)⑥;④;②;①
(3)原始鱼类;古老的两栖类
(4)地球上生物稀少,生物进化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历史划分的依据包括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
(2)原始生物出现的最早时期为太古宙,因此有可能找到最早的生物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⑥,即太古宙地层;古生代早期,是海生物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海水中出现了三叶虫等生物,因此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④,即古生代早期地层;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末期灭绝,因此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②,即中生代地层;新生代的第四纪出现了人类,因此有可能找到早期人类遗迹的地层数码是①,即新生代地层。
(3)根据图例可知,③地层为古生代晚期地层,当时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也全部灭绝。
(4)⑤⑥地层所在的漫长时期,即太古宙和元古宙时期,地球上生物稀少,生物进化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因此太古宙和元古宙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点评】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1生物演化史:
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展阶段:太古宙——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
元古宙——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
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
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被子植物繁盛;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人类演化与环境:
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19.【答案】(1)土;④;距日距离适中,温度适宜;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日冕层;耀斑、日珥;①当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3)B
(4)古生;成矿;恐龙
【知识点】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①②③④分别是土星、木星、火星、地球的轨道。有生命存在宜居范围在④附近;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适宜温度、有液态水、有适宜生物呼吸大气,而图的信息反映的是距日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有特点为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曲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②③之间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珥,对地球的主要影响有: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向;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3)防止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措施有: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B正确;太阳活动强烈时,不适宜户外活动,A错误;扩大电信网络建设,并不能防止太阳活动的影响,C错误;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并不能防止太阳活动的影响,D错误,故答案为:B。
(4)鹦鹉螺化石来自地质古生年代的第二纪奥陶纪,古生代的之前地质年代为远古代,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古生代之后为中生代,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
【点评】天体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①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原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体积、质量适中);有充足的液态水。②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0.【答案】(1)中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生物灭绝
(2)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气候恶化,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3)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
【解析】【分析】(1)中生代是恐龙生活繁盛时代,该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一时期恐龙等爬行动物空前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该时代末期,发生了生物没绝事件,恐龙也从地球上消失。
(2)一般认为中生代末期小行星毁灭性的撞击地球,造成地球气候恶化,生物大量死亡,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3)中生代是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后期出现了小型哺乳动物,裸子植物逐渐向被子植物进化。
故答案为:(1)中生、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 、生物灭绝
(2) 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气候恶化,恐龙缺乏食物,最终灭亡 。
(3)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大量繁殖;爬行动物逐渐向鸟类进化;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点评】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
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 鱼类时代 → 两栖动物时代 → 爬行动物 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