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1 古诗词三首
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清平乐·村居
yuè
[宋] 辛弃疾
jí
清平乐·村居
yuè
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和曲调。
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乡村生活。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主要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chú
剥
锄
bō
锄头
锄草
剥夺
剥削
茅檐 翁媪 锄豆
鸡笼 亡赖 剥莲蓬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同桌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
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这首词,结合前两首古诗想一想:词跟诗有什么不一样?
有长有短
上下两段
换韵脚
上阙
下阙
jí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 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
莲蓬。
再读,注意节奏。
/
/
/
/
/
/
/
/
/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诗意:茅草屋又低又小,小溪边上长满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用柔媚的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在互相逗趣、取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老翁和老妇。
当地方言。
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
“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意:(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豆田里的杂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可爱调皮的小儿子最讨人喜欢,他正在溪边趴着剥莲蓬。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作者为什么会对这一个普通农家人的生活如此向往呢?
思考
辛弃疾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那时南宋的大部分江山被金人占领,因此辛弃疾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正当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时候,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一味地向金人求和。主和派排挤、打击辛弃疾,把他发配到江西上饶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这个小乡村,辛弃疾一呆就是二十年。然而,在这二十年里,中原百姓每天都在金人铁蹄的践踏下生活,辛弃疾很想救民于水火,却无法施展报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僵卧病榻,高呼:杀贼!杀贼!然后悄然离世。
补充资料
“喜”字不仅有“喜欢”之意,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小儿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和温馨的气氛,使这首词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
“最喜”在这首词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