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泊、愁、寺”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枫桥夜泊》并背诵。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意境,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理解诗题
1.自读诗,读正确,注意停顿。(强调“泊”的读音)
2.解诗题。“泊”是个多音字,你知道“泊”在这首诗中是什么意思吗? “枫桥”——地名。“夜”——点明了时间。“泊”——是停泊的意思,点明了事件。通过题目我们了解到这首诗是作者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的岸边的所见所感。
3.书写“泊”
二、读诗,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运用“抓景物、想画面、读诗文”的方法自学。
2.引导交流,读中感悟。
《枫桥夜泊》这首诗都写了哪些景物?(月、乌、霜、枫、火、寺、钟、船)
通过这些景物,你都想到了哪些画面?
交流想象、总结画面内容——月亮渐渐落下去,在树上休息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夜空充满了寒意。江边的枫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忽明忽暗,愁思相伴,我难以入眠。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画面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三、对比赏析,领悟诗情
我们用“抓景物、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这两首诗,自己小声再读一读这两首诗,思考: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1.相同之初。
预设1:都是古体诗。
预设2:都写了很多的景物.
《山居秋暝》一诗中诗人写到了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这些景物。
《枫桥夜泊》一诗中诗人写到了月、乌、霜、枫、火、寺、钟、船这些景物。
预设3:这两首诗描写的景物都是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
师生接力、男女生接力读两首诗。
2.不同之处
预设1:字数不同,句数不同。
《山居秋暝》有八句,每句五个字。《枫桥夜泊》有四句,每句七个字。
它们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体裁不同,《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山居秋暝》每句五个字,所以是一首五言律诗。而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有几字就是几言绝句,《枫桥夜泊》每句七个字,所以是一首七言绝句。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绝句不一定要对仗对偶。
预设2:这两首诗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
《山居秋暝》读完后给人的感觉是悠闲、自在、安宁、舒适。而《枫桥夜泊》给人的感觉确实忧愁、寂寞、凄凉、寂静。
四、走进作者,感受孤寂忧愁的心情
我们再来看《枫桥夜泊》这首诗,作者把船停在江边是为了休息,而这个夜晚张继却无法入眠,诗中有一个词特别能表达诗人此时的状态——愁眠
我们看看愁眠的近义词——失眠、无眠、难眠、未眠、不眠,而愁眠与这些词语相比更增加了些许的忧愁。
我们再来看这首诗,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满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是围绕着——愁眠而写。都是伴随着愁眠而写,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江枫渔火——对愁眠
因为心中孤寂忧愁,因此看月落是愁、听乌啼是愁、看江枫是愁、看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了诗人的无眠,对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寂寞、孤独、忧愁、凄凉。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完整地再读一读这首诗。
书写指导
指导写好“愁、寺”
作业
背诵、默写《枫桥夜泊》
附板书:
古诗三首
山居秋暝 悠闲 自在 安宁 舒适
枫桥夜泊 忧愁 寂寞 凄凉 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