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潜望镜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制作的。
A.反射
B.折射
C.反射和折射
2.下面成语,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杯弓蛇影
B.凿壁偷光
C.猴子捞月
3.光是以( )的方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声波
4.下列成语与其蕴含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
A.猴子捞月——光的反射
B.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C.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5.我们在地球上就可以观测到月食现象的是( )。
A.当月球运行至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
B.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
C.当月球运行至任一地方时
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
1.光传播的速度是每秒约( )千米。
2.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 ),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反射光也是沿着( )传播的。
4.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 )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利用了光的( )原理,潜望镜至少要经过( )次光的反射,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才能进入人的眼睛。
5.用激光笔照射盛满烟雾的水槽,我们会发现烟雾中有一条直直的光线,说明光线在烟雾中以( )传播。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我们只能看到正在发光的物体。( )
2.光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比如科学书。( )
3.光照射到镜面会改变传播的方向,所以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
4.制作潜望镜时两块镜片要平行背对着。( )
5.本课实验中,用到的四张矩形卡纸,有两张不用打孔。(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连线题。
近视眼镜 白纸
书 透明 厚纸板
木板 半透明 陶瓷
清水 不透明 薄纱窗帘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算瞄准了。这是什么道理?
六.综合题(共3题,共22分)
1.下列物体中:
A、月亮 B、激光 C、太阳; D、闪电; E、蜡烛; F、电灯; G、火把 H、玻璃
(1)不属于光源的有 ( )
(2)属于光源的有( )
2.小方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反射的规律,进行如下的实验。
a、在烟雾箱中,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AO照射到平面镜上,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并用固定机位的手机拍下一张照片。
b、然后改变AO与镜面的夹角,重复三次a步骤。
c、把四张照片中AO、OB与镜面的夹角用量角器量出并记录表格中。
实验序次 AO与镜面的夹角(度) OB与镜面的夹角(度)
1 12 12
2 35 35
3 44 ( )
4 67 ( )
(1)把表格中的两空格数据填写出来;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 )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随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的减小而( );
(3)实验应在比较( )(选填“暗”或“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3.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等光学现象,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通称海市蜃楼。
立竿见影: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看到了竹竿的影子。比喻行事能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马上得到收获。多用于描述某种具体措施能立刻见效。
1.材料中和光沿直线传播有关的成语是( ),和光的折射有关的成语是( ),和光的反射有关的成语是( )。
2.和光现象有关的成语、俗语还有很多,请仿照下面的例子写一写。
例: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B
二.填空题
1.30万
2.沿直线传播
3.直线
4.潜望镜; 反射; 二
5.直线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表明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枪就瞄准了,确保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射中瞄准点。
六.综合题
1.AH; CDBEFG
2.44; 67; 等于; 减小; 暗
3.1.立竿见影; 海市蜃楼; 杯弓蛇影
2.镜花水月——光的反射
坐井观天——光的直线传播
一叶障目——光的直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