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夺冠冲刺训练试题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夺冠冲刺训练试题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2 13:3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一、单选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升高,则质量变大
B.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2.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都倒入甲烧杯中,刚好装满。将体积相同水和煤油再倒入乙烧杯中,也刚好装满。两烧杯中液体的总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假设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不变)(ρ水=1.0×10 kg/m ,ρ煤油=0.8×10 kg/m )(  )
A.m甲︰m乙=1︰1 B.m甲︰m乙=4︰5
C.m甲︰m乙=70︰69 D.m甲︰m乙=80︰81
3.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4.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5.1 克,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4.2 克,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等于 0.9 克 B.大于 0.9 克 C.小于 0.9 克 D.无法确定
5.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左,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
6.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块拉成铁丝,其质量不发生改变
B.1kg铁块的质量比1kg棉花质量大
C.宇航员把铁块带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
D.一块铁熔化成铁水,质量变大
7.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使用物理测量工具对基本物理量进行测量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要求,以下测量工具中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是( )
A.温度计 B.天平
C.量筒 D.刻度尺
8.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其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火炬采用氢作燃料,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大 B.硬度小 C.导热性好 D.耐高温
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3:1 D.1:3
10.现有许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每个零件的质量,但手头只有一个100克砝码。当左盘放300个零件,右盘放这个砝码,天平不能平衡,如果再在右盘上放50个零件,天平恰能平衡。这时可求得每个零件的质量约为(  )
A.0.3克 B.0.4克 C.0.5克 D.0.6克
二、填空题
1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12.物体所含_________叫做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_。把一杯质量为0.2千克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_千克,若把这杯水从重庆带到成都,它的质量应为_________克。把质量为1千克的金属圆棒用砂轮对它进行打磨加工,它的质量是_________的(选填“改变”或“不变”)。
13.小明用天平称量一物体质量,正确操作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同一个天平测此块金属的质量,则质量______。
14.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若用质量为12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粘合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______g,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cm3。
15.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质量为1731g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样品容器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封装的。在回归地球的途中,月球样品的质量保持______;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16.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这样测量结果会偏_____;若调节天平时,游码指在0.2g的位置,测量质量时,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上10g和5g的砝码各一只时,天平横梁恰好平衡,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三、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水的反常膨胀
水从0℃升高到4℃,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
物体的体积由其内部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对于水来说,由于水中存在大量单个水分子,也存在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的缔合水分子,而水分子缔合后形成的缔合水分子的分子平均间距变大。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快、缔合作用减弱;当温度降低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慢、缔合作用加强。在水温升高的过程中,一方面,大的缔合水分子逐渐瓦解,变为三分子缔合水分子、双分子缔合水分子或单个水分子。因此,缔合数小的缔合水分子、单个水分子在水中的比例逐渐加大,水分子的密集程度逐渐加大,水的体积也随之减小。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使得分子的平均距离加大,体积增大。水的体积由水分子的缔合作用、水分子的热运动两个因素决定。
综合考虑两种因素的影响,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减弱引起水体积变小的作用,比由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引起水体积变大的作用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为反常膨胀。
为什么湖水从表面开始结冰?
冬天气温下降,上层湖水的温度随着降低,而湖底的水温度较高。水温高于4℃时,由于热胀冷缩,湖面温度低的水密度较大,要下沉,湖底温度高的水密度较小,要上升,因而形成对流,使全部湖水不断冷却。
因为水的温度在0~4℃之间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的缘故。所以当气温继续下降,上层湖水的温度降到4℃以下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不再下沉,不能形成对流,湖底水的温度能长时间保持在4℃。
当上层湖水温度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湖面开始结了层薄冰。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冰会浮在水面上。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比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需要很长的时间温度才能降到0℃并结成厚厚的冰。俗语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1)水从1℃升高到3℃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缔合作用______(选填“加强”或“减弱”),使水分子的平均间距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水的体积由水分子的缔合作用和水分子的热运动两个因素决定。在水温由4℃升高到10℃的过程中,由______引起的水的体积变化的作用更大;
(3)水从0℃升高到1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水的质量先变小后变大
C.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 D.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的导热性能很好
B.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冰总是浮在水面上
C.当整个湖水的温度都降到4℃时,对流就停止了
D.因为水的反膨胀现象,所以水是不能作为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测温液体的
(5)如图,冬天,较深的河面结冰时,水底A处的温度为______,D处的温度为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A1纸张尺寸是841mm×594mm,A2纸张尺寸是594mm×420mm,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______;
A.60g B.60g/m2 C.60g m2 D.60g/m3
(2)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A1的“面密度”______A2的“面密度”;
(3)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2.5mm2和4mm2的铜导线,下面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C.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D.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4)某图书所用纸张克重为60g,如要计算其密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
(5)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mm2铜丝,质量为89kg,试计算该铜丝的“线密度”。(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______
四、简答题
19.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并非真墙,往往都是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假墙。请用密度的知识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20.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五、作图题
21.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用铁、铝制成两个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空心球,图中已画出了铁球内部结构,请在图中画出铝球内部的大致结构;(白色表示空心部分,ρ铁>ρ铝)______
(2)请在坐标图中画出铁块的密度随它的体积变化的示意图(温度不变化);______
(3)如图甲、乙、丙三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水、盐水,根据甲杯中酒精液面,画出水、盐水的大致液面。(ρ盐水>ρ纯水>ρ酒精)______
22.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可以得到几组数据,根据数据在图中画出总质量跟液体体积关系的粗略图线。
六、计算题
23.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
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 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 ρ水=1.0×103kg/m3, 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4.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老金匠邓师傅用纯金打造了一个空心的“金墩墩”送给即将中考的女儿小莉当作纪念品。小莉想多了解父亲制作的“金墩墩”,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77.2g,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6cm3。(ρ金=19.3×103kg/m3,ρ银=10.5×103kg/m3)
(1)这个“金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多少cm3?
(2)这个“金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cm3?
(3)如果“冰墩墩”用纯银打造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多少g?
七、实验题
25.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通常可以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____,用量筒测量物体的___。
26.某班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金属的密度”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天平、量筒、金属块、细线、烧杯和水.小蕾组的实验方案如下: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液面的示数
B.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录此时液面示数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把游码放在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小蕾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后,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金属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入已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甲所示位置,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cm3;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加入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这时应该_____,直至天平平衡.
(4)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g;
(5)实验过程中老师强调实验时要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含义是_____
(6)实验结束,小蕾发现小华组与自己组所测金属块规格相同,但测量的密度值有较大差别,小华说小蕾组的实验方案存在不足,请你指出小蕾组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之处_____.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物体的温度升高,物质的多少不变,则质量不变,故A错误;
B CD.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甲烧杯中水的体积
甲烧杯中煤油的体积
两烧杯中液体的体积相等
乙烧杯中水和煤油的体积
乙烧杯中水的质量
乙烧杯中煤油的质量
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
由上式得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高度约为1.6m,教室门比初中生高60cm左右,故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故A符合题意;
B.正常人1min心脏跳动70次,跳一次需要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解析】
【详解】
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左,即横梁左端重,如果将天平调平,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适当刻度值,在没有放物体时就有了示数,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5.1 克,测量结果偏大;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与甲同学的操作相反,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为 4.2 克,测量结果偏小;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测量结果之差为
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应小于0.9g,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A正确.
B.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B正确.
C.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左,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故C错误;
D.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以免腐蚀托盘,故D正确.
6.A
【解析】
【详解】
A.将铁块拉成铁丝,其形状态改变,但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发生改变,故A正确;
B.1kg铁块的质量与1kg棉花质量都是1kg,所以一样大,故B错误;
C.宇航员把铜棒带到月球上,位置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C错误;
D.一块铁熔化成铁水,其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温度计是测量温度变化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量筒,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C符合题意;
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碳纤维质量约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说明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的特点,故A错误;
B.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为钢的7至9倍,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硬度大,故B错误;
CD.氢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说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差,耐高温,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体积为10cm3时,甲的质量是30g,乙的质量为10g,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300个零件的质量等于50个零件的质量与100g砝码的质量之和,即
解得每个零件的质量是
故选B。
11.
【解析】
【详解】
[1]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是,小石块的质量为
[2]已知石块的体积
则石块的密度
12. 物质的多少 属性 0.2 200 改变
【解析】
【详解】
[1]质量的定义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或特性。
[3][4]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故0.2千克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水的质量依旧是0.2千克,把这杯水从重庆带到成都,它的质量也依旧是0.2千克,即200克。
[5]把质量为1千克的金属圆棒用砂轮对它进行打磨,金属棒会被去除掉一部分,故其质量会减小,质量发生改变。
13. 27 不变
【解析】
【详解】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m=20g+5g+2g=27g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都无关,所以,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同一个天平测此块金属的质量,则质量不变。
14. 120 350
【解析】
【详解】
[1]设固体浮力材料的体积为V,由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可知,粘合剂的体积为0.2V,因固体浮力材料的质量等于玻璃的质量加上粘合剂的质量,即为
所以,由可得

解得。则粘合剂的质量为
[2]玻璃球中玻璃的体积为
则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15. 不变 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质量不变,还是
m=1731g=1.731kg
[2]航空产品特殊的工作环境,对航空材料的性能要求集中表现在“轻质高强、高温耐蚀”。所谓“轻质高强”是指,要求材料的比强度高,即要求材料不但强度高而且密度小。航空工业有一句口号叫做“为每一克减重而奋斗”反映了减重对于航空产品的重大经济意义。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16. 大 15
【解析】
【详解】
[1]某人在调节天平时,忘了将游码归“0”,相当于称量物体质量前已有了读数,所以在称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在0.2g处,即现在的零刻度是在0.2刻度处,称量时没有移动游码,所以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为:m=10g+5g=15g.
17. 减弱 变小 水分子的热运动 C A 0℃ 4℃
【解析】
【详解】
(1)[1][2]由材料可知“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减弱引起水体积变小的作用”,所以水从1℃升高到3℃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缔合作用减弱,水分子的平均间距变小。
(2)[3]水温由4℃升高到10℃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使得分子的平均距离加大,体积增大,所以由水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水的体积变化的作用更大。
(3)[4]A.水从0℃升高到10℃的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变快,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水从0℃升高到10℃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由材料可知,水从0℃上升到4℃,体积变小,从4℃到10℃,体积变大,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故C正确。
D.水在0~4℃之间,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变大,4~10℃之间,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可知密度变小,水的密度先变达后变小,故D错误。
(4)[5]A.由材料可知“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 ,所以冰的导热性能很差,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浮沉条件可知,冰的密度比水小,冰会漂浮在水面上,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温度在0~4℃之间反常膨胀,所以当气温继续下降,上层湖水的温度降到4℃以下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不再下沉,不能形成对流,湖底水的温度能长时间保持在4℃,当整个湖水的温度都降到4℃时,对流就停止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的反膨胀现象,水不能作为温度计玻璃泡内的测温液体,如果测量温度低于0℃的物质,水会结冰,体积变大,将温度计的玻璃管胀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6][7]冬天,较深的河面结冰时,水底A处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D处是河底,河底水的温度能长时间保持在4℃,所以此处温度是4℃。
18. B 等于 B 每张纸的厚度
【解析】
【详解】
(1)[1]“面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质量,在数值等于质量和面积的比值,那么它的单位应该是质量的单位与面积的单位的比值,即g/m2,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同种材质做成等厚纸张的密度相同,由V=Sd可知单位面积纸的体积相同,由可知,单位面积纸的质量相等,即同种材质做成的等厚纸张的面密度相等,则A1的“面密度”等于A2的“面密度”。
(3)[3]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2.5mm2和4mm2的铜导线,导线的材料相同,它们的密度相同,因为它们的横截面积不同,单位长度铜导线的体积不同,所以,由可知,单位长度的质量不同,即它们的线密度不同,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4]根据密度的公式,计算密度要知道体积,面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的质量,所以需要测量纸的厚度。
(5)[5]铜丝的体积为
这捆铜丝的长度为
该铜丝的“线密度”为
19.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塑料泡沫的密度远小于真墙的密度,所以在做成的墙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密度变形公式,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墙质量远小于真墙的质量,故电影场景中用塑料泡沫假墙而不是真墙。
20.见解析
【解析】
【详解】
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气体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变小,从而上升,靠近窗户的空气,质量不变,受冷体积缩小,根据,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21.
【解析】
【详解】
(1)[1]已知两球的质量相等,设它们的质量均为m,两球实心部分的体积
因为
ρ铁>ρ铝
所以
V实铁<V实铝
因为铁、铝两球的体积相等,所以由
V空心=V球-V实
可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大于铝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如图所示:
(2)[2]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密度是物体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是一定值,图象为与V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
(3)[3]已知
ρ盐水>ρ纯水>ρ酒精
因为三者质量相等,由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盐水;因三只玻璃杯相同,所以酒精的液面最高,水的次之,盐水的体积最小,如下图所示:
22.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可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图线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是题中要求根据数据在图中画出总质量跟液体体积关系的粗略图线,总质量包含了容器的质量,故图线应上移一部分,上移的数值为容器的质量,如图
23.(1)0.02m3;(2)2.6×103kg/m3;(3)260车
【解析】
【详解】
(1)因为桶装满水,所以桶的容积
(2)沙石的密度
(3) 400 m3的沙石的质量
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答:(1)桶的容积是0.02m3;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0车。
24.(1)4cm3;(2)2cm3;(3)63g
【解析】
【详解】
解:(1)金墩墩的质量m=77.2g,金的密度为
ρ金=19.3×103kg/m3=19.3g/cm3
由可知,纯金的体积为
(2)金墩墩体积为V=6cm3,则空心部分体积为
V空=V-V金=6cm3-4cm3=2cm3
(3)银的密度为
ρ银=10.5×103kg/m3=10.5g/cm3
用纯银打造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
m银=ρ银V=10.5g/cm3×6cm3=63g
答:(1)这个“金墩墩”中纯金的体积是多少4cm3;
(2)这个“金墩墩”空心部分体积是2cm3;
(3)如果“冰墩墩”用纯银打造成实心体,则它的质量是多少63g。
25. 质量 体积
【解析】
【详解】
[1][2]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仪器,量筒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体积仪器,所以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通常可以用电子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26. C→D→A→B→E 30 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82.4 量筒内的水能够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并且总体积不超过量程 小蕾测金属块体积后直接测量质量,金属块上沾有水导致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
【解析】
【详解】
(1)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此时液面的示数;
B.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
E.小蕾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后,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所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C→D→A→B→E;
(2)在用量筒测固体体积时,要用两次的体积之差求出固体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V=80mL﹣50mL=30mL=30cm3;
(3)当放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向右偏,取下它,指针向左偏,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4)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已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的质量是50g+20g+10g+2.4g=82.4g.
(5)“适量”的含义是量筒内的水能够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并且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6)小蕾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小蕾测金属块体积后直接测量质量,金属块上沾有水导致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0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