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20:1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下列句子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
A.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 《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 《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C.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乱花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中的“乱”字,描绘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下列对文章《雨的四季》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 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D.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下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岛竦峙 竦峙:耸立。 (《观沧海》曹操)
B. 闻道龙标过五溪 道:道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C. 乡书何处达 达:到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D.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竦峙(shǒng) 萧 瑟(sè) B. 天 涯(yá) 枯 藤(téng)
C. 沧海(cāng) 碣石(jié) D. 澹澹(dàn) 咏志(yǒng)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 ,行者常至。
② ,登高必自卑。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④山朗润起来了, , 。
⑤舟止, 。
⑥《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的是:“ ,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同学们,学习了《雨的四季》,你一定熟悉了雨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请你参加“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相关的练习。
(1)【导入“雨诉说”】假如你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
(2)【收集“雨词汇”】自古以来,因为雨常见,所以在文字中总能见到它的身影。请摘录连续的两句含“雨”字的诗句,两个含“雨”字的成语、俗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诗句:
b.成语:
c.俗语:
(3)【说说“雨功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的。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班级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 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雨的弊大于利。
选___方,理由: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作者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五、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学完《春》这篇课文,班级拟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在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走向户外,看到路边的野花一夜间开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不时飞过一只又一只小鸟,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这样一种渴望:让我们去寻春,去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吧!
(1)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几个。
(2)古人写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请你从学过和积累的诗句中写出两句吧。
(3)班级拟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打算邀请语文学科的宋老师一同参加,如果派你去请,你该怎么说 请写下来吧。
(4)假如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题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这期手抄报设计两个有创意的栏目。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济南的冬天(节选)老舍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笔下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冬天,请写出6个表示色彩的词语。
(2) 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请找出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3)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从文段看“妙”在何处?
享受春雨
厉彦林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的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瞥一眼外面新奇的风景,又叽叽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1)
选文是以__________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
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
示例:第②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段让我们感受到 _
第④段让我们感受到 _
(3)
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对“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的理解。
(4)
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
(5)
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夏雨”的感受。
七、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春日
[宋]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细雨翻萍、______的春日景象,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 诗的三、四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踪迹》。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做题时对要求掌握的修辞,要熟记其定义,要理解其要点。知道了这些,回答这道题就不难了。
【解答】
A“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是拟人。
B“‘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采用了反复、拟人的修辞。
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引用。
故选C。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整首诗歌,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内容,根据选项逐一分析。
【解答】
A句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而非缺憾;
B句“小桥流水人家”并非诗人记忆中的故乡之景;
C句写的是早春时节的美景,而非“暮春”。
故选D。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重要句段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品味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注意结合语境。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做题时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判断。
【解答】
根据前后语境分析,本题 C项中的“托物言志”不妥,应为“写景抒情”。故C不正确。
AB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判断。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并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解答】
ACD正确。
B.有误,“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听说你路过五溪”,道:听说。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辨识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解答本题,可结合对课文注释的识记来判断。
【解答】
A项中“竦”读音应为“sǒng”。
BCD三项加线字注音正确。
故选A。
7.【答案】①为者常成;
②行远必自尔;
③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④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⑤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所用小题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
小题1注意“常成”的写法。
小题2注意“必自尔”的写法。
小题3注意“兽脊”的写法.
小题4注意“涨”的写法.
小题5注意“契”的写法。
小题6注意“圆缺”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8.【答案】示例:
(1)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我?
(2)a诗句: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b成语:风调雨顺、风雨交加、血雨腥风、未雨绸缪。
c俗语:①雷声大,雨点小。②听风就是雨。(3)正 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能力。拟写是一种提供语言环境及要求,展开充分联想和想象,关注现实和人生的语言运用题。这类题的特点是题型灵活、设计精巧、综合性强,重在考查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本题题目是:假如你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所给的语言环境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根据语言环境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导入词。注意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答案示例: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快乐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脸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我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向你诉说,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我?(2)本题考查学生书写与“雨”诗句、成语、俗语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习时,做个有心人,注意各类诗句、名言、成语、俗语等方面知识的积累。答题时,根据平时积累,按照题目要求,从记忆中提取即可。本题要求摘录连续的两句含“雨”字的诗句,两个含“雨”字的成语、俗语。答案示例:a诗句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b成语:风调雨顺、风雨交加、血雨腥风、未雨绸缪。c俗语:①雷声大,雨点小。②听风就是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选择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观点拟写理由能力。此类题一般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成哪个观点,只要写出充足的理由即可。本题要求从“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和“反方观点:雨的弊大于利”中选择一方,并陈述自己选择该观点的理由。选择赞成哪一方的观点都可以。关键是陈述自己的理由,所陈述的理由要围绕自己选择的观点陈述,且能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比如:选择正方,理由:世上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尽管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会把雨造成的灾难降到最低限度。
9.【答案】答案示例:
我喜欢春雨图。雨声里,园中的每一片树叶,每一丛草,每一把泥土,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有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树上的小鸟躲在树叶下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真凉快,真爽!”一棵棵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如果你仔细地听,还能听见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注意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积累有关的美词佳句。注意题干要求选择喜欢的一幅,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课文描绘了四季的雨,春雨图:轻柔而娇媚。夏雨图:热烈而粗犷。秋雨图:端庄而沉静。冬雨图:自然而平静。注意扣住这些要点来写。
10.【答案】(1)示例:三春、芳春、阳春。
(2)示例: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示例:宋老师,您好!为了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我班明天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请您参加并指导,可以吗?
(4)示例:①春之声②春之韵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积累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多积累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内外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根据题目要求,依据自己的积累写几个对春天的称呼即可。示例:三春、芳春、阳春。
(2)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积累及运用能力。根据题目要求,紧扣“歌咏春天”这一关键语,默写出两句相关的古诗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书写准确无误。示例: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回答邀请类试题,首先要有称呼、问候语,然后要说清楚邀请目的及具体时间,最后发出邀请,语言要得体、语意要连贯。此题有称呼,语言得体,语句通顺连贯即可。示例:宋老师,您好!为了捕捉春的踪迹,谱写春的赞歌,我班明天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野外踏青活动,请您参加并指导,可以吗?
(4)此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栏目的能力。为某个活动设计栏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栏目一定与主题相关,栏目名称要简明,有可操作性。根据本次活动的主题可设计这样两个栏目:①春之声②春之韵。

11.【答案】【小题1】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红(写6个记满分)
【小题2】
按空间顺序描写。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小题3】
①体现在雪后的矮松更青黑,如日本看护妇。
②雪后山尖全白了,仿佛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③山坡上草色与薄雪交错,如水纹花衣。
④山腰薄雪在夕阳下更美。
【解析】(1)直接从文段中找到描写色彩的词语作答即可。
(2)阅读文段,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位置的变化,抓住“山尖”“山坡”“山腰”等词即可判断作者写景的顺序。

(3)阅读文段,从作者描写小雪之下的山和城的形象特点方面来概括。
12.【答案】【小题1】
“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
【小题2】
与春雨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小题3】
春雨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它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小题4】
示例:(1)我更喜欢选文中的句子,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轻、柔、细,还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
(2)我更喜欢《春》中的句子,因为它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轻柔、闪亮、细密”的特点。
【小题5】
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线索的能力。平时在语文阅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整体把握全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从题目入手,提取关键词“享受”,然后统观全文内容,可知整篇文章都是以“享受春雨”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确定答题范围,抓住相关语段的中心句、总领句,筛选提取出符合题意的信息,稍加整理即可。细读③④两个自然段,可知第③段让我们感受到与春雨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第④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摘取文中相关语句再结合个人生活体验来回答。示例:春雨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它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回答,关键是言之有理。可从句子的表达效果等方面说明。示例:(1)我更喜欢选文中的句子,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轻、柔、细,还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2)我更喜欢《春》中的句子,因为它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轻柔、闪亮、细密”的特点。
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用排比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夏雨”的感受。作答时可抓住夏雨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排比句的特点和语意的自然流畅。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13.【答案】【小题1】
小溪阴阴 鹅鸭戏水
【小题2】
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出了作者爱春、惜春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意象,来概括诗歌构成的画面。注意补写的两项内容与给出的“细雨翻萍”字数一致,结构相同或相近。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本题借景、物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小溪中鹅鸭逐春却不知春已去,仍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流露了作者爱春、惜春之情。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