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内能及其转换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小
B.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热量
C.升温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
2、2022年冬奥会期间,赛区将进行高山滑雪比赛。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顶滑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越来越快
B.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
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守恒
D.运动员穿上较宽大的滑雪板,是为了增大压强
3、气球被压进某种气体。松开气孔,球内气体被气球压出球外,气球同时在空气中到处乱窜,在此过程中( )
A.气球的能量在减少
B.气球的动能转化为球内气体的内能
C.气球做的是热运动
D.气体被气球压出后,其分子间距变小
4、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苹果悬挂起来,然后把苹果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苹果向前摆去又摆回来。若不计空气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苹果摆回后会低于鼻子高度,不会碰到鼻子
C.苹果的机械能会增大
D.苹果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5、在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发生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是( )
A.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B.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C.吸气冲程和做功冲程 D.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6、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鼻子附近,稳定后松手,铁锁从a点经最低点b运动至c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经过b点时,铁锁动能最大
B.从a到b的过程中,铁锁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从b到c的过程中,铁锁动能增大
D.从a到c的过程中,铁锁机械能守恒
7、2021年5月29日,我国用长征7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仓完成了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对接成功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9、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底和盖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会看到它又从斜面底部滚向斜面顶部。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罐子向上滚动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
B.罐子向下滚动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罐子滚到斜面的底端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小
D.如果不用手拦住罐子,它可以一直来回滚动
10、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例如在行驶的汽车中,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燃气的 能,再通过热机的 冲程把该能量转化为汽车行驶的 能,同时还会有一部分能量被热机和周围环境吸收,总之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2、如图所示,试管里装有适量的水、用软木塞轻轻塞住,点燃酒精灯加热,达到沸点后开始沸腾,水沸腾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软木塞被弹出,此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为 。
3、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容积是100L,装满水后水箱中水的质量为 kg。这箱水若早上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为20℃,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为6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煤气来提供,至少需要完全燃烧 m3的煤气(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q煤气=4×107J/m3,不计能量损失)。
4、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 的方法取暖,后者是通过 的方法取暖.
5、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于行驶速度过快, 能大,危害性就大,为防止意外,汽车不能超速行驶。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就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 会继续向前运动造成伤害。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已知煤气的热值为1.26×107J/m3,现有0.2m3的煤气,求:
(1)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的50%被的水吸收,求水吸收的热量;
(3)水吸收的这些热量能使质量为10kg水升高的温度。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 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 min内完全燃烧了0.2 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煤的热值约为3x107J/kg。求:
(1)这些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3、如图甲所示,1标准大气压下,普通煤炉把壶内20℃,5kg水烧开需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煤,此过程中,烧水效率为28%,为提高煤炉效率,浙江大学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消耗等量煤烧开壶内初温相同,等量水的过程中,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水从20℃加热至40℃,q煤=3×107J/kg,c水=4.2×103J/(kg ℃),以上过程中,
问:
(1)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有多大?
(2)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有多大?
4、发动机的效效是汽车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有一款汽车,其发动机每燃烧0.3kg柴油(假设柴油完全燃烧),可做有用功5.16×106J,柴油的热值q=4.3×107J/kg。求:
(1)0.3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5、如图为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若某型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活塞冲程长度为L=0.12m,某种工作状态下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力为F=3×103N,活塞以1400次/分钟作往复运动,汽油机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求:
(1)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对外做的一次功的大小;
(2)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1min内做功的功率;
(3)如果此工作状态下每分钟消耗20g汽油,那么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q汽油=4.6×107J/kg、不计摩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分别插入温度计。
(1)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中,通过比较 (选填“A”或“B”)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A .通电时间 B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3)液体a加热后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将温度计示数填入相应表格中。
物质 质量(g) 加热前温度(℃) 加热时间(min) 加热后温度(℃)
液体a 150 20 10 ( )
液体b 150 20 10 3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a瓶中液体质量为M,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Dt,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200 20 12 70
食用油 200 20 6 70
(1)为了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电加热器的发热体要 在液体中。
(2)由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在 时, 不同。
(3)通过本实验的数据该同学可以知道 的吸热能力较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A.温度不变的物体,其内能可能变小,如水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就减小,A符合题意;
B.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也能使温度降低,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吸收的热量除与温度升高有关外,还与物体的比热容和物体的质量有关,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时,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导致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2、【答案】A
【解析】【解答】A.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速度变大,则公式P=Fv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变大,即重力做功越来越快,A符合题意;
B.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而不能增大惯性,B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滑雪板和雪地之间存在摩擦力,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P =Fv=Gv确定重力做功快慢情况;
(2)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和空气要发生摩擦,机械能要减小,内能增大;
(4)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大小。
3、【答案】A
【解析】【解答】A.球内气体被压出的过程中,气球对气体做功,所以其能量减少,A符合题意;
B.气体被压出时,气球对气体有力的作用,同时气体对气球也有力的作用,所以气球在空中乱窜,气球的动能是气体的内能转化而来的,B不符合题意;
C.气球所做的运动是肉眼能看到的,不是热运动,而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气体被压出后,体积变大,所以分子单摆间距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答案】A
【解析】【解答】A.苹果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快,故动能变大;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A符合题意;
B.不计空气摩擦,能量只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苹果会摆到原来的高度,B不符合题意;
C.不计空气摩擦,能量只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
D.苹果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快,故动能变大;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苹果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不会增大。
5、【答案】A
【解析】【解答】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答案】A
【解析】【解答】A.在a点时,铁锁的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铁锁从a点运动到最低点b时,铁锁的重力势能最小,故经过b点时,铁锁动能最大,A符合题意;
B.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故铁锁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不符合题意;
C.从b到c的过程中,铁锁的高度变大,铁锁重力势能增大,到c点时速度为0,动能为0,从b到c的过程中,铁锁动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
D.从a到c的过程中,铁锁要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故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铁锁机械能不守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摆球在运动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克服空气阻力,总机械能减小。
7、【答案】D
【解析】【解答】ABC.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机械能变大,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BC不符合题意;
D.对接成功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同步运行,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事先选取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就是静止的。
8、【答案】B
【解析】【解答】A.热量是出现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内能越大,B符合题意;
C.物体内能增加,有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即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不符合题意;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9、【答案】A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罐子在斜面底部和斜面顶部时的速度为0、动能为0。
A.罐子由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罐子的高度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逐渐减小,则罐子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减小,即该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会转化为罐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A符合题意;
BC.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罐子的高度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则罐子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在斜面底端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即该过程中罐子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BC不符合题意;
D.罐子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整个罐子的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会逐渐变小,最终罐子会停止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形变的物体回复原状时物体上升,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
10、【答案】B
【解析】【解答】A.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温度,A不符合题意;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B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主要通过做功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可以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二、填空题
1、【答案】内;做功;机械;保持不变(守恒)
【解析】【解答】行驶的汽车中,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放热,故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高温高压气体对活塞做功,故通过热机的做功冲程把该能量转化为汽车行驶的机械能。
还会有一部分能量被热机和周围环境吸收,总之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守恒)。
【分析】根据汽车行驶过程中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做出判断。注意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答案】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解答】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软木塞被弹出,此时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3、【答案】100;1.68×107;0.42
【解析】【解答】水的体积
根据知,水的质量
水吸收的热量
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煤气来提供,所以煤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为根据知,需要煤气的体积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利用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根据热量和热值的比值, 计算燃料的体积。
4、【答案】做功;热传递
【解析】【解答】搓手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用暖水袋取暖是把暖水袋的热量转移到手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5、【答案】动;惯性
【解析】【解答】解:(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于行驶速度过快,质量不变,速度很大,动能很大,危害性很大,所以要控制车速。(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客和汽车一起运动,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就停止运动,而乘客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继续向前运动,容易造成伤害,所以乘客必须要系好安全带。
故答案为:动;惯性。
【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 =1.26×107J/m3 ×0.2m3 =2.52J
答: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为2.52J;
(2)由得 =50%×2.52J =1.26J
答:水吸收的热量1.26J;
(3)由得 = =30℃
答:水吸收的这些热量能使质量为10kg水升高30℃。
【解析】【分析】(1)根据燃料的热值和体积的乘积计算热量;
(2)利用热量和热效率的乘积,计算吸收的热量;
(3)根据热量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差的比值,计算比热容的大小。
2、【答案】(1)解: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放=mq=0.2 kgx3x107 J/kg=6x106J
(2)解:由图可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后水温由20℃达到80℃,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cm (t-t0)=42x103J/(kg·℃) x10 kgx (80℃-20℃)=2.52 x 106J
(3)解:媒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解析】【分析】(1)根据燃料的热值和支路的乘积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水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差计算水吸热的多少;
(3)根据水的吸热和燃料放热的比值计算热效率。
3、【答案】(1)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把壶内20℃,5kg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1=4.2×103J/(kg ℃)×5kg×(100℃ 20℃)=1.68×106J,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为28%,由η= 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6×106J,由Q放=mq可得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m煤= =0.2kg
答: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为0.2kg
(2)解:由题可知,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水从20℃加热至40℃,则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2=4.2×103J/(kg ℃)×10kg×(40℃ 20℃)=8.4×105J,而壶内水的初温、末温以及质量均不变,则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所以,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Q吸总=Q吸+Q′吸=1.68×106J+8.4×105J=2.52×106J,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与普通煤炉消耗煤的质量相等,则这些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所以,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η′= =42%
答: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为42%.
【解析】【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知道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利用 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煤的热值,利用Q放=mq可得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2)由题知,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水从20℃加热至40℃,根据吸热公式求出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由题意可知,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可求出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有用能量);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中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根据 求出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
4、【答案】(1)0.3kg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1) 由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2)由计算效率。
5、【答案】(1)对外做功一次做功大小:W=Fs=3×103N×0.12m=360J;
答: 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对外做的一次功为360J;
(2)活塞以1400次/分钟作往复运动,汽油机1min对外做功700次;
1min做功:W1=700W=700×360J=2.52×105J,
汽油机功率:;
答: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1min内做功的功率为4200W;
(3)汽油燃烧放出热量:Q放=mq=20×10-3kg×4.6×107J/kg=9.2×105J,
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
答: 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27%。
【解析】【分析】利用W=Fs计算一次做功多少;
(2)计算出1min做功多少,利用计算功率;
(3)利用Q放=mq计算出汽油放出的热量,利用效率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相同
(2)B
(3)48;b
(4);大
(5)电阻
【解析】【解答】(1)实验中,烧瓶内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可知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此时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相同。
(2)实验中,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故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3)液体a加热后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分度值为2℃,则示数为48℃;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液体b升高的温度较低,所以液体b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a瓶中液体质量为M,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放出的热量为
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Dt,若不计热量损失,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根据吸热公式可知a液体的比热容为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热损失,则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偏大。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串联时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控制变量法思想可知,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此现象就是电流的热效应,结合焦耳定律Q=I2Rt来求解导体产生的热量;
(2)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放出的热量被液体吸收掉,导致液体温度上升,温度计的示数变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稳温度计示数越大,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转化法;
(3)相同质量的物体吸收或释放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4)利用焦耳定律求解吸收的热量,除以液体的质量和温度变化量即为比热容;导体释放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掉,使得比热容偏大;
(5)要探究电阻大小对导体产热的影响,需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2、【答案】(1)浸没
(2)升高相同的温度或者升高的温度相同;吸收的热量
(3)水
【解析】【解答】(1)则电加热器的发热体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保证完全释放的热量被液体吸收。
(2)由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不同,则吸收的热量不同。
(3)通过本实验的数据该同学可以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较长,吸收的热量多,故水的吸收的能力较强。
【分析】1)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