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19: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3 精卫填海
激趣导入 看图猜故事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
bèn
激趣导入 看图猜故事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精卫填海
激趣导入 看图猜故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共18卷,分为《山经》《海经》《荒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yuē
fǎn
xián
古义:小女儿。
今义:未婚的年轻女孩。
yīn
shào

13 精卫填海
再读课文 读出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
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借助注释 理解意思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小女儿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借助注释 理解意思
炎 帝
借助注释 理解意思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返回
溺水

成为、变成
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了没能返回来,因此变成了精卫鸟,(它)常常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头,填塞东海。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填塞
互动交流
想象画面 感悟品质
面对狂风巨浪,精卫___________;面对他人的不解和质疑,精卫________;面对____________,精卫____________。 面对着汹涌澎湃的东海,精卫目光坚毅,毫不畏惧,朝着大海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①坚持不懈
②坚韧执着
③不达目的不罢休
精卫在填海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它会做什么?说什么?
想象画面 感悟品质
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人们通常用精卫填海来形容那些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人。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想象画面 感悟品质
具有精卫填海精神的人
“两弹一星”科学家
看图入境 讲讲故事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1、语言流畅、生动;2、有丰富的想象。)





发挥想象 讲好故事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有个怎样的小女儿?
炎帝的小女儿肤如凝脂,白里透红,温婉如玉,晶莹剔透,十分乖巧可爱。炎帝视她为掌上明珠。
发挥想象 讲好故事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有一天,女娃去东海游玩,望着美丽辽阔的大海,她高兴极了。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小船立刻被打翻
了。可怜的小女娃掉进大海,
溺水身亡,化作了精卫。
发挥想象 讲好故事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娃非常痛恨东海吞没了她的生命。从那以后,精卫鸟每天飞到西山去衔一根小树枝或一颗小石子投到东海里面。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从不停止。
根据提示 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根据文字提示背诵课文。
名曰女娃 → 游于东海 → 溺而不返 → 故为精卫 → 堙于东海





书写指导 会写生字


左中右结构。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中间的“钅”尽量写得纤长一些。
带“辶”的字应注意先内后外的笔顺规则,先写“反”,再写“辶”。最后一笔是平捺。

中间的短横要压着横中线书写,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最后一笔横封口,要写得扁平一些。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文言文《精卫填海》,认识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了多音字“少”,学会了写“返、衔”等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了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了故事,交流了精卫留给自己的印象。
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3.想象画面,感悟品质。
4.讲好故事,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 学法总结
1、分享: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2、开启远古神话之旅:阅读《中国神话传说》《世界神话传说》《山海经》等神话故事书。
作 业 练 习
同 学 们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