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3 物质的密度 第3课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4.3 物质的密度 第3课时(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3 19:0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核心·易错
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则读数偏大;若俯视,则读数偏小。(  )
(2)测量液体密度实验过程中,必须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
2.由于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填字母)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核心知识]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ρ=,测量质量用天平,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注意m、V必须是对应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易错点拨]
测量顺序:测量液体密度时应先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量烧杯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在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先测固体质量再测体积,可以减小因被测物体沾水而导致的误差。 
(
能力提升拔尖练
)       
1.在做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下表中记录的是张杨同学所在的一组与其他三个小组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小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小石块的密度 2.45 g/cm3 2.52 g/cm3 2.56 g/cm3 2.60 g/cm3
A.四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 g/cm3
B.只有二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四组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不必要的是 (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食用油放在烧杯中,测出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测出倒出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
3.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    g。
(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 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4.小欢同学知道空气也有质量后,想用托盘天平测出一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他动了动脑筋,采取了下面的办法:
①将可乐瓶中灌满水,目的是把空气全部排出。然后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②用量筒测出瓶中水的体积,然后算出瓶中水的质量m水,可得空瓶质量m瓶=m-m水;
③最后用天平测出瓶和瓶内空气的总质量m1,则瓶中空气的质量m空=m1-m瓶。
(1)小乐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不能测出瓶中空气的质量,请写出原因: 。
(2)如果要知道该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5.棕榈油是炸制方便面的主要原料。棕榈油的种类较多,那么制作方便面的棕榈油是哪一种呢 小馨从食品厂拿到制作方便面的棕榈油样本,决定通过测定棕榈油的密度来确定其种类。通过查阅资料,不同种类棕榈油的特性如下表所示:
种类 密度/(g·cm-3) 熔点/℃ 透明度
52度棕榈油 0.875 52 透明,气味、口感良好
44度棕榈油 0.880 44 55 ℃澄清透明
33度棕榈油 0.893 33 45 ℃澄清透明
24度棕榈油 0.902 24 35 ℃澄清透明
(1)以下是小馨测定棕榈油质量的步骤,请对以下步骤进行正确地排序        。
A.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棕榈油的总质量
C.用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
D.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棕榈油的质量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侧“0”刻度线处
(2)小馨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27.5 g,烧杯和棕榈油的总质量以及棕榈油的体积如图所示,那么该棕榈油的质量为    g,体积为    mL。
(3)通过计算可知,该棕榈油属于    (填棕榈油种类名称)棕榈油。(写出计算过程)
(
培优初探拓展练
 
)
6.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②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
③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
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⑤根据ρ=计算煤油的密度。
以下组合中无法测定煤油密度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爱探究的小英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她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填“偏大”或“偏小”)。
(3)小英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计算该液体的密度,写出具体过程。
8.[2021·杭州上城区期末] 2021年为中国建国70周年,国家发行了纪念币,图是其中一款。小金觉得这个纪念币是纯金做的,小徐觉得这个纪念币是铜做的,于是两人找来了天平、水和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实验。
(1)写出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量用符号表示),以及可以判断纪念币材质的表达式。
(2)这个纪念币说明书上标明质量是150 g,体积是7.77 cm3,请根据计算判断小金的说法正确还是小徐的说法正确。(已知:金的密度是19.3 g/cm3,铜的密度是8.9 g/cm3)
答案
第3课时 测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核心·易错
1.(1)×  量筒读数时,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时读数偏大。
(2)×  测量液体密度时,不需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了减小因杯壁附着液体而造成的误差,可采用“剩余法”(m筒内=m烧杯+液体-m烧杯+剩余液体)得出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2.AC 5 cm3 
能力提升拔尖练
1.D  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仪器和实验者的原因,都存在误差,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有效的。
2.A  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最后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沾有食用油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食用油密度偏大。
为防止容器壁沾食用油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再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ρ=算出食用油的密度。所以本题中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的步骤是不必要的。
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倾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会沾有少量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否则测量有较大误差,在做实验时,必须考虑容器壁沾液体的问题。
3.(1)54.4 
(2)20 2.72×103
(1)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20 g+20 g+10 g=50 g,游码指示的质量值为4.4 g,所以金属块的质量为m=50 g+4.4 g=54.4 g。
(2)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0 cm3,由图可知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后,量筒的示数为80 cm3,所以金属块的体积为V=80 cm3-60 cm3=20 cm3;
由密度公式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2 g/cm3=2.72×103 kg/m3。
4.(1)空气的质量太小,天平无法感知它的质量
(2)空气密度 瓶中空气的体积
5.(1)EACBD 
(2)54.3 60 
(3)24度
解:棕榈油的密度ρ===0.905 g/cm3,由于棕榈油从烧杯倒向量筒时会沾在杯壁上,所测体积偏小,造成密度的计算值偏大,由表知该棕榈油属于24度棕榈油。
培优初探拓展练
6.B  A项中用步骤③的质量m2减去步骤①的质量m0,可知煤油的质量,用步骤②的质量m1减去步骤①的质量m0,可知水的质量,由水的密度可计算出水的体积,根据V水=V煤油,由步骤⑤计算出煤油的密度;B项中用步骤④可以测出煤油的体积,步骤①②可以测出水的质量,但得不到煤油的质量,无法测出煤油的密度;C项中用步骤④可以测出煤油的体积,煤油和水的体积相等,分别列出水和煤油的密度表达式,二式联立可计算出煤油的密度;D项中用步骤③的质量m2减去步骤①的质量m0,可知煤油的质量;用步骤④测出煤油的体积,用步骤⑤计算出煤油的密度。
题中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也可以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间接得出。
7.(1)49 
(2)30 偏小
(3)解:烧杯的质量m1=25 g;当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45 g时,液体的体积为25 cm3;
液体的质量:m=m2-m1=45 g-25 g=20 g,
液体的密度:ρ===0.8 g/cm3。
(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指示数,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20 g+20 g+5 g+4 g=49 g。
(2)由图乙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值可知该液体的体积为30 mL;
由于将液体从烧杯向量筒倒入的过程中,总有部分液体沾在烧杯壁上,没有倒入量筒中,所以导致体积的测量值偏小。
(3)由图像知,烧杯的质量m1=25 g;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2=45 g时,液体的体积为25 cm3;
液体的质量:m=m2-m1=45 g-25 g=20 g,
液体的密度:ρ===0.8 g/cm3。
从图像上找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和烧杯的质量,求出液体的质量,找到对应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8.(1)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后将纪念币放在左盘,测出纪念币的质量,记为m;
②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加入适量水,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③将纪念币放入量筒中,记录此时水和纪念币的总体积为V2;
④整理好器材后计算纪念币的密度:ρ=。
(2)ρ币==≈19.3 g/cm3,
该纪念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吻合,所以它的材质是纯金的,故小金的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