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变动 火山地震 地球表面的板块
类型一 地震以及以地震为载体的综合试题
1.[2021·金华] 据统计,2020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作出及时、准确地预报
2.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和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2021·上城区期末]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发生震级7级的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北纬33.20°,东经103.82°。据图回答:
(1)从甲图中看,九寨沟位于四川的 (填“东部”“南部”“西部”或“北部”)。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3)从乙图中看,箭头表示的是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 (填“挤压”或“张裂”)运动,会形成山脉或岛链或海沟等;另一种反之(←→),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4)导致四川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四川省 。
A.在亚欧板块中国大陆的板块内部
B.处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挤压地带,使得地壳不稳定
类型二 地球表面的板块
4.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C.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5.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作出推测性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6.[2021·临安区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的是( )
A.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
B.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
C.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
D.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
类型三 综合型试题
7.[2021·江干区期末] 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泥石流等现象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外层是岩石圈
C.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地幔的软流层
D.绝大多数地震对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
8.[2021·绍兴] 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9.《流浪地球》描述了灾难的来临,当人类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发生灾害时需要科学自救,以下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向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B.遇到泥石流时,来不及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C.遇到地震时,处在高楼的人应立即乘坐电梯离开建筑物
D.遇到地震晃动强烈时,应选择马上跑到室外
10.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11.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底,是太平洋板块在这里俯冲到另一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
B.马里亚纳海沟与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相同
C.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
D.该地附近地壳稳定,一般不会出现火山和地震
12.[2021·钱塘新区期末]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
B.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C.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并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D.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13.[2021·江干区期末] 图是六大板块分布图,请据图回答:
(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 层上。
(2)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海沟的形成: ;
杭州地震发生概率很低: 。
14.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课桌上有两本书和一张纸。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 (填“隆起”或“凹陷”)。
(2)实验中的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板块,地球表层大致可划分为 大板块,图甲实验反映的是挤压运动在地球上会 (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3)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填“挤压”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
(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4)一般来说,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所以经常发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答案
1.B 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和边缘地带,其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力所致,而地震是内力作用导致的现象之一;发生地震时要远离建筑物;地震的预测还是无法做到精准及时地预报。
2.C
3.(1)北部 (2)六 (3)挤压 (4)B
(1)从图甲不难看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的北部。(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3)箭头图(→←)表示板块挤压运动。(4)地震多发于板块的交界处和边缘地带,四川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不是中国大陆板块内部。
4.A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5.B
6.C 因为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不能作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7.C 大部分地震对人类造成的破坏不大;泥石流不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地球最外圈层应该是地壳,不是岩石圈。
8.D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的六大板块组成,不是大小相等的六大板块;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而不是板块内部稳定处;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不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9.B 当遇到泥石流时,应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跑。在高层建筑中一旦遭遇地震,千万不要乘坐电梯。因为这时的电梯一般都会断电,逃生者进入后会被困在其中,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逃生时应从应急通道有秩序通行。如果是二层以上的楼房,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空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这些地方在房屋垮塌时容易形成三角空间。这时要迅速伏地趴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低头,用衣服、枕头等护住头颈,不要压住口鼻;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防止摔倒或身体移位。
10.A
11.C 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海岸山脉或者海沟;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而形成的大裂谷;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2.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不是原因;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13.(1)太平洋 软流
(2)大洋板块相对于大陆板块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运动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就形成了海沟 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陆稳定地带,因此地震发生概率较低
14.(1)隆起
(2)六 隆起形成山脉
(3)张裂 形成新的海洋
(4)活跃 环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