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1.5 科学探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1.5 科学探究(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3 19: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科学探究
 核心·易错
1.(多选)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D.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为了不受其他条件的干扰常用的方法是      。如何在探究中避免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更准确             。
[核心知识]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假设)、合作交流。
2.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分析,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
能力提升拔尖练
)       
1.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平时要注意身边的各种现象,善于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
C.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
D.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
2.如图所示,在“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讨论中,属于实验设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葵花子)进行实验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4.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与铜块相同的磁铁,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了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下列是人们对信鸽有高超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的猜想,请问科学家的实验支持哪种猜想(  )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5.某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列是这名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1)这名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6.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他俩来到海边,仔细感觉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它们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    。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    。
(3)属于假设的有    。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    。
(5)属于结论的有    。
7.材料一 国际微生物学界有一个科赫法则,主要包括:Ⅰ.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Ⅱ.要从宿主中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该微生物;Ⅲ.将上述培养出的微生物接种到健康宿主中,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Ⅳ.从试验发病的宿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如果进行上述4个步骤,并得到确实的证明,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为该病害的病原体。
材料二 沃伦和马歇尔猜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引起胃溃疡的原因。为此,他们进行探究:①在100例胃溃疡患者中,都找到了幽门螺杆菌。②从胃溃疡病人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③无胃溃疡症状的马歇尔当众吞下从胃溃疡病人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出现胃溃疡症状,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恢复健康。④招募10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将从胃溃疡病人中分离培养的幽门螺杆菌接种到部分志愿者中,出现了胃溃疡症状。
回答下列问题。
(1)马歇尔用自己吞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出现胃溃疡症状的行为,想证明科赫法则的第
   步骤,体现了科学家      的精神。
(2)当时医学界有很多人都不认同马歇尔自己喝培养液的行为与观点。推测他们的理由是
 。
(3)要证明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最终,沃伦和马歇尔证明了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由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培优初探拓展练
 
)
8.[2021·杭州] 由于家蚕对许多有毒有害气体非常敏感,养蚕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蚕室内禁止使用蚊香类产品的习惯。小金对驱蚊液对家蚕的影响展开了研究:
小金选取了4种不同成分的驱蚊液,根据其使用方法和药效作用方式,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测定其对家蚕的毒性。数据如下:
样品编号 2龄蚕成活率 3龄蚕成活率 4龄蚕成活率
1 86.67% 90.00% 90.00%
2 90.00% 93.33% 93.33%
3 83.33% 86.67% 90.00%
4 76.67% 80.00% 83.33%
清水 90.00% 93.33% 96.67%
(注:蚕卵刚孵化出来称为蚁蚕。蚁蚕蜕皮后称为2龄蚕,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1龄。)
(1)根据上述实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写出一条即可)。
(2)根据实验结果,你建议饲养人员最好使用哪一编号的驱蚊液,并阐述理由。
  。
9.小李在探究影响鱼呼吸速率(即鱼每分钟开闭鳃盖的次数)的因素:
(1)请你补全小李的猜测:
①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温有关。
② 。
(2)小李为研究水温对鱼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五条相同的金鱼放在不同的水温下(其他条件相同),测出每分钟鱼呼吸的次数。实验中小李测量水温和时间的仪器分别是
    和秒表。
(3)小李在实验中得到的四组不同温度下鱼呼吸的速率如下表:
温度/℃ 18 20 22 24
呼吸速率/(次·min-1) 92 98 106 116
请你在图中画出鱼呼吸速率与水温的关系图像。
(4)根据图表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
答案
第5节 科学探究
核心·易错
1.ABC  出现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假设的问题,可以重新进行假设;也可能是设计实验方案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还有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重新进行实验;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2.实验 控制变量法 多次实验
在科学探究中,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常用实验法。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为了避免偶然性,实验过程中要多次实验。
能力提升拔尖练
1.B  猜想与假设是在认真观察和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合理猜测,并不能随意猜想。
2.D  甲是提出问题,乙和丙是提出猜想,丁是设计实验。
3.B
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题中是探究蓟的种子是不是该种鸟最爱吃的食物,因此,除了食物种类不同外,其余因素如食物的取用数量、观察时间的长短、实验环境等均要一致。
4.D  由题意知,两组信鸽所不同的仅是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由此可见,小磁铁产生的磁场干扰了信鸽的飞行方向。这说明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5.(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6.(1)ABE (2)CF (3)DG (4)H (5)I
7.(1)Ⅲ 为科学献身 
(2)样本数量太少,结论不具说服力,具有偶然性 (3)从接种后患胃溃疡的志愿者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
培优初探拓展练
8.(1)不同的驱蚊液对家蚕的毒性不同(或同一驱蚊液对不同龄蚕的毒性不同)
(2)建议使用2号驱蚊液。因为2号驱蚊液对各龄蚕的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使用后对家蚕基本没有危害
9.(1)②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中溶解氧有关
(2)温度计
(3)如图所示
(4)鱼的呼吸速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