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核心·易错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有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
(2)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只能从外界获取。( )
(3)植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4)只有流汗才能排出人体内的废物。( )
[核心知识]
1.生物的共同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2.观察生物的方法:观察结构→猜想相应的功能→通过实验来验证。
(
能力提升拔尖练
)
1.2020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新华社和搜狗公司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在大会上展出,引发热议。下列能作为判断“AI合成主播”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有无表情 B.能否播报新闻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2.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的触角,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生长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呼吸
3.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珊瑚 C.寨卡病毒 D.樟树
4.下列古诗中,描写万物生长发育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5.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C.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
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6.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物具有生命特征。如图说明的生命特征主要是( )
A.需要呼吸 B.适应环境 C.影响环境 D.遗传变异
7.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8.浙江物产丰饶,下列特产中属于生物的是( )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10.下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物特征 实例
A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
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流感病毒
11.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连通两滴培养液,在甲的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发现草履虫从甲转移到乙中。这一实验说明生物能( )
A.繁殖后代 B.进行呼吸 C.由小长大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长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3.星期天,小明在秋游的时候捉到了一只蜗牛,他想知道蜗牛的结构。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之后,他终于有了一定的了解。
(1)请你帮助他把图补充完整。
(2)通过实验可知,蜗牛受到 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壳对蜗牛具有 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 。
14.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现象。
(2)猫生小猫属于 现象。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现象。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现象。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6)猫和老鼠的身体都是由 构成的。
(
培优初探拓展练
)
15.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无任何生物体)并添加其他所需的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中各种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这一实验是基于什么假设进行的 ( )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C.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并排出代谢废物
16.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7.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新陈代谢
B.遗传和变异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科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2)“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答案
第2章 观察生物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核心·易错
(1)√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2)× 植物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3)× 植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
(4)×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属于代谢终产物,人体将它们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能力提升拔尖练
1.D 生物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4)生物体都有应激性;(5)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6)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8)生物体都能呼吸。题中“AI合成主播”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播报新闻,但是无法生长和繁殖,故其不属于生物。
2.B
3.B 珊瑚是珊瑚虫的尸体、排泄物堆积而成的,它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4.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写了生物生长发育现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了天气现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了鸟类的繁殖现象;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描写了昆虫的繁殖现象。
5. C 植物和动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动物能够运动,但这不是区分植物与动物的最根本依据;植物具有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不能,这是区分植物与动物的最根本依据;颜色不是区分植物与动物的依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猪笼草是食虫植物,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是区分植物与动物的最根本依据。
6.B 兰花螳螂外形酷似兰花,螳螂的步肢演化出类似兰花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隐藏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有利于觅食和避敌,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7.A A中鸭属于动物,桃花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B、C、D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8.D 面和桂花糕都是面粉或米粉制作的糕点,与蜂蜜一样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螺蛳是软体动物,属于生物。
9.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②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10.D 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11.D 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外界刺激,所以这一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2.C 树木长出新芽并开出花朵,说明生物能生长繁殖。
13.(1)壳 眼 触角 口 (腹)足
(2)外界刺激 保护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蜗牛的身体结构,有对应的功能,映射出生物共同的特征。
14.(1)生长 (2)繁殖 (3)遗传 (4)变异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细胞
培优初探拓展练
15.D 题中实验方案是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无任何生物体)并添加其他所需的营养物质,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中各种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显然是希望里面的“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产生代谢废物。
16.D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7.D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表明地衣适应岩石的环境特点;地衣分泌的地衣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后来形成了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18.(1)新陈代谢 (2)繁殖 (3)生长 (4)生物
(1)“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这是红杏的光合作用,属于植物的新陈代谢特征。(2)“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属于生物的繁殖特征。(3)小树长成大树属于生长特征。(4)红杏具备了生物的各个基本特征,所以属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