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地球仪和地第1课时 地球仪
核心·易错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南极和北极是穿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
(2)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
(3)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形状是圆圈,且长度相等。 ( )
(4)若A点的纬度小于B点的纬度,则A点肯定在B点的南面。( )
(5)经线又叫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 )
[核心知识] 经纬线的比较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 半圆,且都不平行 圆,且都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180度 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
(
能力提升拔尖练
)
1.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经线 B.180°经线 C.20°W经线 D.160°E经线
2.关于下列图示(图),正确的是 ( )
3.成语“南辕北辙”,指要到南方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最后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解释其原因正确的是 ( )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
③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
④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4.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
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5.图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6.甲、乙两人均位于赤道,甲只沿120°E经线前进,乙只沿60°W经线前进,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甲、乙相会于北极
B.甲、乙不相会
C.甲、乙相会于南极
D.甲、乙分别到达对方的出发地点
7.如图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图 中甲、乙、丙、丁四处所见的经纬网与上面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图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8.[2020·杭州] 2020年5月3日,位于夏威夷群岛的基拉韦厄火山(北纬19.43°,西经155.29°)猛烈喷发,引起全球关注。该火山位于 (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海上救援船队收到一远洋轮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事地点的经纬度为(20°S,20°W)。请在图经纬网上找出遇事轮船所在的位置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20·天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通过B、C且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 (填“经”或“纬”)线;通过A、C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 (填“经”或“纬”)线。
(2)图中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3)按南北半球分,B点在 半球。
(4)按东西半球分,A点在 半球。
(5)从纬度带来看,B点位于 纬度。
(6)A点位于D点的 方向。
(
培优初探拓展练
)
11.某一地点,其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地点的位置位于( )
A.160°E、60°S B.160°E、60°N C.20°W、60°N D.20°E、60°S
12.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下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所示的纬度为 (填“北纬”或“南纬”),所示经度为 (填“东经”或“西经”)。图甲中人物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 。
(2)图乙A点经纬度为 。
(3)图乙中各点属于低纬度的是 ,属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
答案
第2节 地球仪和地第1课时 地球仪
核心·易错
(1)×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北极表示地球的最北端;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它表示地球的最南端。
(2)√
(3)× 经线是半圆形,指示南北方向,其长度都相等。
(4)× 在北半球,如果A点的纬度小于B点的纬度,那么A点肯定在B点的南面。在南半球,如果A点的纬度小于B点的纬度,那么A点肯定在B点的北面。
(5)√
能力提升拔尖练
1.A
2.A
18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180°的经线,180°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3.C 成语“南辕北辙”最后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东辕西辙”,理论上可以到达目的地,其依据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是半圆,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4.B 东经度的数值向东增大,西经度的数值向东减小。A项东经度的数值在减小,西经度的数值在增加,是自东向西顺序排列;B项东经度的数值在增加,西经度的数值在减小,是自西向东;C项东经度的数值在减小,D项西经度的数值在增加,都是自东向西的顺序排列。
5.C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我们把纬度0°到30°之间的区域称为低纬度,30°到60°之间的区域称为中纬度,60°到90°之间的区域称为高纬度。甲区域属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乙区域属于东半球、南半球、中低纬度;丙区域属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丁区域属于西半球、南半球、中低纬度。
6.D 甲、乙可能相会于南极或北极,也可能不会相会(朝相反的方向走)。因为沿一条经线走,只能到达南极或北极,如果再往前,那就是另一条经线了。
7.D 甲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而且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所以甲对应③;同理,丁是在南极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丁对应④;丙是从赤道上空看到的俯视图,对应②;乙是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观察的,而且看到的是北极点附近地区,看不到南极点附近地区,①图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上空俯视图,符合乙位置。
8.C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此判断,基拉韦厄火山(北纬19.43°,西经155.29°)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9.B 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纬度从赤道开始算,把0°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①的位置是(20°N,20°W),②的位置是(20°S,20°W),③的位置是(20°N,20°E),④的位置是(20°S,20°E)。
10.(1)经 纬 (2)60°N,20°W (3)南 (4)西 (5)低 (6)西南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1)图中通过B、C且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通过A、C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2)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60°N,20°W。(3)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按南北半球分,B点在南半球。(4)A点的经度是40°W,按东西半球分,A点在西半球。(5)从纬度带来看,B点位于低纬度。(6)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点位于D点的西南方向。
培优初探拓展练
11.C A项中60°S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高纬度,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B项中虽然60°N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但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C项中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60°N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D项中20°E属于东半球,60°S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高纬度。
12.B 从“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可知他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上,从“面向北半球,背对南半球”可知他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上;图中甲在20°N,不符合题意;丙在0°经线上,不符合题意;乙在20°W,符合题意;丁在20°E,不符合题意。
13.(1)南纬 东经 50°S,20°E
(2)70°W,40°N
(3)BD ACE C ABDE
(1)图甲中经度向东增加(0°经线以东),所以是东经;纬度向南增加(赤道以南),所以是南纬;图甲中人物所踏地点的经纬度是50°S,20°E。(2)图乙中A点经度在0°经线以西,属于西经;纬度在赤道以北,属于南纬,所以经纬度为70°W,40°N。(3)A点的位置是(70°W,40°N),属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B点的位置是(30°W,25°N),属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点的位置是(10°W,35°N),属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点的位置是(60°W,20°N),属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E点的位置是(70°W,50°N),属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