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核心·易错
读图,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看上去它的长度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下同);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向远移动时,看上去长度变化 。
(2)在海洋上航行的船只远去时,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粉笔在 (填“水平板”或“球面”)上远去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
(3)海边的人们发现远去的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远航归来的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出现 。
[核心知识]
1.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登高望远,船只离岸后远去,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地球分三层:地核、地幔、地壳;厚度:地核>地幔>地壳;地幔顶部+地壳是岩石圈,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层上,即地幔的软流层以上都是岩石圈。
3.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能力提升拔尖练
)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2.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有 ( )
①我们能观察到的地球以外的天体都是圆形的
②离开港口的船只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慢慢消失
③人越往高处去,看见的地平圈越大
④地球在用哈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是圆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4.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
A.送行人的位置造成的
B.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
C.太阳光的照射造成的
D.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5.下列古诗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一点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D.赤道周长4千米
7.毛泽东有句豪迈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下面何地最有可能做到 (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D.任意地点都可以
8.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9.读图,回答问题。
(1)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 ,再看到 ;飞机升得越高,望得越 ,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 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体。
(2)请再举一个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实例: 。
10.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 ;B ;C 。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作类比,那么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
(3)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 层中(填字母)。
(4)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
(5)岩石圈包括字母 所示的圈层和字母 所示圈层顶部。
1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经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面我们一起回顾这个过程,思考相关的问题。
(1)如图中三人对古人的评价,你最为认同的是哪一人,请在后面的方框中画“√”。
(2)今天,能准确观测地球是个球体的工具是 。
(
培优初探拓展练
)
12.读下图,回答问题。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 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洋、 洋、 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 洋。
(3)你能够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什么
。
1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如图甲所示,还有在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示,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 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核心·易错
(1)不明显 明显 (2)球面 球面 (3)船身 桅杆
能力提升拔尖练
1.B 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B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登高望远;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月食时月面亏损的情况等。
3.D 流星现象只能证明地球表面有大气层。
4.D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乘船出海时,港口的灯塔会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世界不同地区,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月食时,阴影始终是弧形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就越大(或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也走不到地平线)等。题干中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这是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才会这样,也就是由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5.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事实,该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6.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短一点;经过测量,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7.A 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
8.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9.(1)桅杆 船身 远 球 球
(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任答一个即可)
10.(1)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核 (3)B (4)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整个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11.(1)乙 √ (2)B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培优初探拓展练
12.(1)球
(2)大西 太平 印度 大西
(3)科学探索与发现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想、探索与实践,需要多方考证,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富有探险精神
从图中可以看出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大西洋。
13.可以。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都是地球是球体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