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核心·易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 )
(2)溶质只能是固体。 ( )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4)取用粉末状固体只能用药匙。 ( )
(5)取用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夹取直接放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 ( )
[核心知识]
1.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取用块状固体时,先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至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是 ( )
A.蔗糖 B.面粉 C.豆油 D.泥土
2.下列各组溶液中,溶质相同的是 ( )
A.糖水和盐水 B.酒精溶液和碘酒
C.高锰酸钾溶液和碘酒 D.浓盐水和淡盐水
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4.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5.正确的操作能保证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加热
C.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数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7.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实验时的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微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8.请把有关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说法对应的编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肉眼能看到分散系里的固体小颗粒
C.是混合物 D.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E.久置能分层,形成两层液体
F.通常是一种透明液体
(1)溶液 。 (2)悬浊液 。 (3)乳浊液 。
9.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A试管内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内的液体里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的透明液体呈黄色。则A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三支试管静置片刻后可以观察到:A试管中 ,B试管中 ,C试管中 。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三支试管中物质的共同点是 。
10.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图 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糖水具有的特征是 。
(2)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 。
(3)再加入足量蔗糖,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蔗糖固体留在杯底,其原因是
。
11.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图所示的示意图,用来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2.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信息。
请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在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变浑浊的现象 为什么
。
13.[2021·诸暨校级月考] 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有以下说法: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
③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
④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⑤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
正确的组合是 ( )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 C.④⑤ D.全部正确
14.[2021·西湖区模拟] 最近,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2012年11月7日早晨,金华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固体颗粒物)逼近最大值。有网友填词一首:
《沁园春·雾霾》
金华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一环内外,浓雾莽莽;婺江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马路,欲上二环把车飙,须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风骚。一代天骄,世贸双塔,只见尖顶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请回答:
(1)一般来说,空气中的各成分含量是基本稳定的,按体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
性,我们可以把空气近似地看作“溶液”。
(2)当空气中的PM2.5严重超标时,我们又可以将这样的空气近似地看作“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遇到这样的天气,同学们一定要做好防护。
答案
核心·易错
(1)× (2)× (3)× (4)× (5)×
能力提升拔尖练
1.A 面粉和泥土放入水中得到悬浊液,豆油放入水中得到乳浊液。
2.D 糖水和盐水的溶质分别是糖和盐(食盐);酒精溶液和碘酒的溶质分别是酒精和碘;高锰酸钾溶液和碘酒的溶质分别是高锰酸钾和碘;浓盐水和淡盐水的溶质都是盐(食盐)。
3.D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D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向试管中加入锌粒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
5.B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前,应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称量纸,当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容器内;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或仰视读数都会产生误差。
6.C 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
7.D
8.(1)ACDF (2)BC
(3)CE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乳浊液是指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9.乳浊 悬浊 溶 液体分层 水中的固体沉淀下来 无变化 C中的液体 都是混合物
10.(1)均一性、稳定性
(2)分子间有空隙,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空隙,使总体积减小
(3)溶液在该条件下已经不能够再溶解蔗糖了(合理即可)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某种溶质的量是有限的。
11.(1)碘 汽油
(2)①下层颜色较深,上层颜色较浅 ②甲
(2)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质的分布是均匀的。
12.(1)氯化钠
(2)不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的,若外界条件不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析出,溶液不会变浑浊。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均一性指的是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稳定性指的是若外界条件不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析出,溶液不会变浑浊。
培优初探拓展练
13.C 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②溶液是混合物,浊液也是混合物;③浊液中分散的是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
14.(1)均一 (2)悬浊液
(2)PM2.5属于固体颗粒,所以当空气中的PM2.5严重超标时,我们又可以将这样的空气近似地看作“悬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