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物质的溶解性
核心·易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 )
(2)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 )
(3)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压强的大小无关。 ( )
(4)加水、搅拌或把冰糖研碎都能加快冰糖溶解。 ( )
[核心知识]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的形状或颗粒大小(表面积大小)、溶剂的温度、是否搅拌等。
2.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并且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1.对固体物质溶解性无影响的是 ( )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质量 C.溶剂的种类 D.温度
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
B.用热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
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3.下列步骤是一个探究活动的实验步骤,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
①用量筒量取50 mL水,加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搅拌至完全溶解
②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搅拌,直至有不能溶解的固体存在
③将烧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固体溶解
A.溶质的种类对固体物质在水中能够溶解的量的影响
B.温度对固体物质在水中能够溶解的量的影响
C.搅拌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影响
D.温度对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影响
4.欲比较因温度改变而引起溶质溶解速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图中所示设计,你认为( )
A.甲与乙可以比较 B.甲与丙可以比较
C.丙与丁可以比较 D.条件不等同,均不能比较
5.[2021·紫金模拟] 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6.[2021·西湖区校级模拟] 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
A.温度相同 B.是否搅拌
C.食盐和蔗糖质量相等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相同
7.[2021·临安模拟] 碘在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作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物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A.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水中,不会形成碘的水溶液
B.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酒精中,当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久置以后不会分层
C.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8.盛有食盐、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固体的试剂瓶的标签缺失,实验员想鉴别出它们并重新贴一下标签。于是,他各取了少量的三种固体放入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振荡,不一会儿就区别出各自的“身份”。三种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的是食盐,溶液温度 的是硝酸铵,溶液温度 的是氢氧化钠。
9.小辰欲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他取一只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点撒入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到食盐在水中消失。
(1)如果把上述食盐水倒入瓶子里封存起来,放置1个月,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小辰的猜想是 (填“会”或“不会”),依据是 。
(2)这杯食盐水的每一处是否一样咸 小辰的猜想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依据是 。
(3)小辰若要用大颗粒食盐配制食盐水,为使大颗粒食盐尽快溶解,根据生活经验可采取的方法是 。
10.[2021·北京一模] 按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现象:①A中几乎不溶;②B中固体可溶;③C中固体可溶。
现象 (填序号)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11.小科同学的校服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不小心沾上了油漆,若要在不破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你认为可用来洗涤衣服的溶液是 ( )
溶液 对油漆 对化纤
A 能溶解 能溶解
B 能溶解 不能溶解
C 不能溶解 能溶解
D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12.食盐是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通过学习和生活体验,我们发现多种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1)写出两个你认为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并预测其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 ,你的预测是 ;
因素②: ,你的预测是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3)要使验证实验达到预测的效果,必须控制 。
13.小明想探究搅拌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假设搅拌会加速食盐的溶解。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
(3)写出实验的步骤。
答案
核心·易错
(1)√
(2)×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
(3)√ 压强对固体的溶解性几乎无影响。
(4)× 水的量实际上影响的是溶解的溶质的量,与溶解速率无关;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能增加冰糖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冰糖的溶解;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影响溶解速率,把冰糖研碎,增大了冰糖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固体溶解。
能力提升拔尖练
1.B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或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不相同的,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种类有关。温度改变时,物质的溶解能力也会随之改变,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量无关。
2.A 3.B
4.D 欲比较因温度改变而引起溶质溶解速率的变化情况,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的因素都要相同,通过对甲、乙、丙、丁四个装置进行分析发现,条件不等同,均不能比较。
5.D 对比实验①和②,由于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均不同,无法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对比实验①和③,由于水的体积不同,无法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对比实验②和④,由于溶质的质量不同,无法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对比实验③和④,溶质的质量、溶剂的体积均相同,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6.A 要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温度相同,可以比较在相同量的水中溶解食盐和蔗糖的质量,也可以比较相同量的食盐和蔗糖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固体颗粒大小不需要控制。
7.A 碘微溶于水,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水中,能形成碘的水溶液。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酒精中,碘可溶于酒精形成溶液,当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久置以后不会分层。碘易溶于汽油,将少量的碘放入大量的汽油中,搅拌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碘在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8.不变 降低 升高
本题利用了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放热性质来解题。食盐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会升高。
9.(1)不会 溶液具有稳定性
(2)一样 溶液具有均一性
(3)使用热水(或搅拌合理即可)
10.①③ 为证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应控制溶质种类不同,溶剂种类相同,则现象①③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培优初探拓展练
11.B 因为要除去油漆,所以选择的溶液应该是可以溶解油漆的,但校服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所以该溶液不能溶解化纤。
12.(1)温度 温度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食盐颗粒大小 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合理即可)
(2)取等质量的食盐于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20 ℃和100 ℃的水,观察溶解速率(合理即可)
(3)除被探究因素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1)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食盐颗粒大小和搅拌等。搅拌、升温都能加快分子运动速率,也就能增加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大小决定了固体与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也能影响溶解速率。
13.(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搅拌。
(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溶解速率。
(3)①取两只洁净的50 mL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②用量筒量取两份20 mL的蒸馏水,分别加入A、B烧杯中。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 g食盐两份,同时放入A、B烧杯中。④用玻璃棒搅拌A烧杯中的蒸馏水1 min,B烧杯中不搅拌。⑤搅拌结束后马上观察A、B烧杯中食盐残留颗粒的多少。⑥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