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大气压的应用
核心·易错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高压区的空气呈上升运动,低压区的空气呈下沉运动。 ( )
(2)高压区一般为阴雨天气,低压区一般为晴燥天气。 ( )
(3)吸尘器是利用机器的强大吸力把灰尘吸进机器里的。 ( )
2.医生“拔火罐”的做法:将一个酒精棉球用镊子夹好,点燃后在一罐内烧一下,然后取出,迅速将罐扣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这时,罐就会牢牢地“粘”在皮肤上。请解释这种现象:
。
[核心知识]
1.吸尘器吸尘原理:高速旋转的叶轮把空气排出风机,同时外部空气和灰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断地补充进风机。
2.离心式水泵抽水原理:离心式水泵启动前,为了排出内部的空气,要向泵壳里灌满水,叶轮转动后把水甩出,在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泵中。
1.寒冷的冬天,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通气孔(与大气相通)由于冰冻堵塞而不通,放水使用后发现不锈钢水箱变瘪了,如图所示。水箱变瘪说明 ( )
A.存在大气压强
B.水箱存在热胀冷缩
C.水箱的不锈钢老化
D.水变成冰时体积变大
2.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3.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
A.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 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
C.水面将下降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 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
C.向下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 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5.如图所示是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
B.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C.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D.输液瓶A中药液输完必须马上拔掉输液针,否则空气要进入病人体内
6.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列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7.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消防干警给同学们介绍了如图甲所示的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图乙中气压表的指针示数是 ;若喷出的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粉末,它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来降低易燃物温度的。
8.如图所示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
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
(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 的作用。
9.[2021·杭州模拟] 如图所示,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捧住试管,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放大)是图中的 ( )
10.[2020·椒江区三模] 某同学为了研究自行车轮胎内气体压强的大小,用打气筒给轮胎连续均匀充气t1时间,打气完毕后关好气门芯,又观察了Δt时间,他测得轮胎内气体压强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由此图像可推知 ( )
A.当轮胎内气压达2个标准大气压时,轮胎可能发生了爆炸
B.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2个标准大气压
C.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在向外漏气
D.在t1+Δt时刻后,轮胎还将继续漏气,直到内部压强为零
11.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天气预报瓶”的创意作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与A相连,它能显示天气的变化。当环境气压升高时,“天气预报瓶”中的变化是 ( )
A.A中液面升高,B中液面下降 B.A中液面升高,B中液面不变
C.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升高 D.A中液面不变,B中液面升高
1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3.已知地面附近高度每升高12 m,大气压降低的压强等于1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了观测大气压这一微小变化,某实验小组巧妙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的塞子上插入一根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细玻璃管,瓶内有一定量的水和空气。由于内、外压强差,细玻璃管内水面a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将玻璃瓶放置在地面上,记录下此时管内水面a的 位置,再将玻璃瓶放到离地1.2 m的讲台上时,则玻璃管内水面将 (填“上升”或“降低”) mm。(不计水面升降引起的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
答案
核心·易错
1.(1)×
(2)× 高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的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
(3)× 吸尘器是利用大气压把灰尘压进机器里的。
2.扣在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
先把酒精棉球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
能力提升拔尖练
1.A 根据题意可知,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的通气孔(与大气相通)由于冰冻堵塞而不通,当放水使用时,空气不能进入水箱,致使水箱内形成真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不锈钢水箱变瘪了。
2.D 真空采血管在组装后应保持一定的负压,即真空管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大气压,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时,在被检查者血压的压力下,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
3.C 若活塞上升到管口后再继续上升,活塞将离开管口,活塞下的水面将直接与大气接触,液体受到上、下气压相等,水在重力作用下下降。
若活塞上升到管口后,再继续上升,液体受到的上、下气压相等,水靠自身重力流回。
4.A
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可判断压强的变化、压力的变化等。
5.A 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为外界大气压与瓶A中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差,瓶A中的液面下降,液体产生的压强减小,所以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会增大。
以瓶A中上方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瓶A中液体的变化情况可判断瓶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变化;以滴壶B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进气管C处到B处的液柱变化情况,可得知B内气体的压强变化。
6.B 挤出的空气越多,皮碗内的气压越小,内外的压强差就越大,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7.1.2 MPa 升华 吸
MPa是压强的单位,1 MPa=1000000 Pa,1 Pa=1 N/m2。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粉末在常温下会升华变成气态,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
8.闭合 大气压
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闭合,这时上方不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酒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从下方的b口流出。所以酒水不流出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培优初探拓展练
9.B 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捧住试管,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由于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是B。
10.C 由图像可知,当轮胎内气压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后,轮胎内的气压逐渐减小,说明轮胎漏气,并不是爆炸;在t1+Δt时刻,轮胎内部气体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在0~t1时间段内,轮胎内气压升高,为充气过程,因为相同时间内充入轮胎的气体比轮胎向外漏出的气体多,轮胎内的气压会变大,此过程轮胎也在向外漏气;在t1+Δt时刻,轮胎内的压强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和外界大气压相等,不能再继续漏气了。
11.C 天气不同,气压不同,当环境气压升高时,A与大气相通,在高的气压的作用下,把液体从A容器压入B容器,故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升高。
12.D 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向右拉动活塞时,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空气压到瓶内,所以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产生。
13.上升 1.36
讲台上大气压比地面处小,所以管中液面上升,上升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应等于减小的大气压强,即1.0×103 kg/m3×10 N/kg×Δh=13.6×103 kg/m3×10 N/kg× m,解得Δh=13.6× m=1.36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