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0·拱墅区期末] 如是神经系统结构层次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②是神经组织,具有产生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C.③是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
D.④是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的
2.[2020·萧山区期末]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
A.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 B.大山雀偷喝牛奶
C.机器人学弹琴 D.蜜蜂采蜜
3.[2020·西湖区期末] 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 )
A.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
B.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
C.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春天到来,被划伤的柳树枝条又重新愈合
4.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0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进行,在比赛期间尿检和血检检测分析技术水平比上届有所提高。你一定知道下列哪项物质最有可能是兴奋剂的成分( )
A.生长激素 B.雌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素
5.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有关瞳孔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属于激素调节
B.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该反射是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种神经结构完成的
B.在人眼球的视网膜和内耳的耳蜗处分别能形成视觉和听觉
C.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人体内的周围神经系统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由导管运送到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7.如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
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
8.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 )
A.是后天形成的
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C.可以消退或减弱
D.需要中的①参与反射活动
9.[2020·拱墅区期末] 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
B.图中包含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
C.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会上升
D.进食后血糖含量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
10.下列实例,根据其应用的原理在实质上的区别进行分类,最合理的是 ( )
①高浓度2,4—D可作为除草剂,杀死双子叶杂草 ②给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医治糖尿病 ③马戏团训练小狗表演杂技 ④在未成熟的香蕉上喷洒大量低浓度乙烯,促进其尽快成熟
A.①④和②③ B.②④和①③
C.①②④和③ D.②和①③④
11.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2.“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此反射活动的类型及参与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
A.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B.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C.非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D.非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13.[2020·昆明] 在糖尿病的探索历程中,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下列事实与科学史不相符的是 ( )
A.狗被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
B.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后,会出现糖尿病的一些症状
C.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命名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
14.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如所示的实验设计示意图(甲、乙幼苗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幼苗尖端提供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向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与否
C.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D.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向右弯曲生长(或弯向光源生长);戊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
15.[2020·拱墅区期末] 下列对植物激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植物激素包含生长激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等
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C.植物表现出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很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6.在一个广口玻璃瓶中“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如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广口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回答:
(1)湿棉花的作用是 。
(2)蚕豆种子为什么要浸泡 。
(3)芽和根对地球引力的感应性有何不同
。
17.[2020·杭州] 如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 。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 。
18.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常发生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财产损失。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部、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回答问题。
(1)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甲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其受伤部位是 。
(3)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变化,那么BC段变化的原因是 ,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当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谈及地震情景时,王某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参与上述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19.[2020·拱墅区期末] 2021年11月3日,备受期待的“2021杭州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开跑,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万名选手参加比赛,奔跑在“最美赛道”上。据此回答问题。
(1)选手听到枪声起跑,这属于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选手在比赛中会出现气喘吁吁、全身冒汗现象,此时选手皮肤血管处的变化是 。中能表示选手在比赛中体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填“a”或“b”)。
(3)随着比赛的进行,选手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 。
20.如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3)骨骼肌战栗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1.(9分)[2020·西湖区期末] 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生长激素是否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白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组白鼠注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设置乙组作为对照组;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白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中对选取若干只白鼠的要求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同品种 ②健康状况相同 ③同日龄 ④同是成年鼠
(2)对白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是为了 。
(3)在“实验思路②”中,给乙组白鼠注射的是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生长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22.(15分)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
实验一:把一盆栽的植物放倒,然后用一个无底的硬纸盒扣起来,几天后取掉硬纸盒,发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了(如甲所示)。
实验二:把两盆同种且长势相同的盆栽植物幼苗放倒,然后分别用无底的硬纸盒扣起来。这两个硬纸盒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只是给其中一个硬纸盒上方穿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小孔射入。几天后,取掉硬纸盒,发现两株植物的茎背地生长了。同时还发现:打有小孔的硬纸盒内的植物幼苗,背地生长较快(如图乙所示)。
实验三:把两盆同种且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分别用两个无底硬纸盒扣起来。这两个硬纸盒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只是将其中一硬纸盒壁的一侧高度与幼苗顶端相同的地方穿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小孔射入。几天后,取掉硬纸盒,发现未穿小孔的盒内的植物幼苗的茎向上直立生长;而有小孔的硬纸盒内的植物幼苗的茎向着小孔一侧弯曲生长(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
(1)从实验一得出:在无光照的情况下,植物的茎 生长。
(2)从实验二得出:在重力和 同时存在时,植物的茎 生长。
(3)从实验三得出:在重力和单向光对植物茎均影响的情况下,植物的茎 生长,是由于 。
四、解答题(8分)
23.[2020·江干区期末]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它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蛹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节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也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见,生物钟如钟表一般,可以精确地调控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等生理机能。
(1)通过对含羞草叶片开合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含羞草叶片开合 (填“有”或“无”)内在生物节律。
(2)根据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属于年节律的是 。
a.人体体温变化 b.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极黄鼠冬眠 d.猫头鹰昼伏夜出
(3)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由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 。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
(4)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对生物钟的理解,请你写出一条健康生活的建议: 。
答案
1.D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B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也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和蜜蜂采蜜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机器人不属于生物。
3.B 室内植物的枝条朝向窗口的一侧弯曲,牵牛花的卷须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属于向性运动;郁金香的花通常在温度升高时开放,在温度降低时闭合,属于感性运动;被划伤的柳树枝条又重新愈合属于柳树枝条的再生。
4.C 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雌性激素是性激素的一种,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相当于兴奋剂;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
5.A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从黑暗环境进入光亮处,瞳孔会变小,这是瞳孔反射,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反射,属于神经调节。
6.A 形成听觉和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和脑神经组成;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7.C 8.B
9.A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体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图中①是神经调节,②是激素调节;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是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进食后血糖含量会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这段时间内,在消化道的小肠内,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吸收进入血液。
10.C 11.C 12.A 13.B 14.D
15.B 植物激素包含生长素、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生长激素属于动物激素;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由于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从向光侧运输到了背光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16.(1)为种子萌发提供水分
(2)使浸泡后的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获取水分
(3)根向地生长,芽背地生长
17.(1)食物中的糖类被吸收到血液 剧烈运动使得胃肠供血不足,影响消化
(2)不同意
(3)甲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1)进食后1 h内(BC段),血糖含量出现上升的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被吸收到血液。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2)随血糖含量的降低,胰岛素分泌会减少。(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起到有效降血糖的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
18.(1)5→4→3→2→1
(2)小脑 (3)胰岛分泌胰岛素
(4)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
19.(1)条件
(2)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b
(3)大脑皮层
(1)选手听到枪声后立刻起跑,此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属于条件反射。(2)皮肤中的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人的体温一般为37 ℃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体温保持恒定,因此可用曲线b表示选手在比赛中体温随时间变化。(3)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感到疲劳,但仍能坚持跑完全程,与个人意识控制有关,控制该行为的中枢位于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20.(1)产热和散热
(2)下丘脑
(3)神经 效应器
21.(1)④
(2)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
(3)等量的生理盐水
(1)要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成年白鼠生长减慢)实施垂体切除手术。(2)实验中切除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思路②中应分别对甲乙两组小鼠注射等量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变量是生长激素。
22.(1)背地 (2)光照 背地
(3)向光 单向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3.(1)有 (2)c
(3)调节生长发育
(4)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合理即可)
(1)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这说明含羞草的开合有内在生物节律。(2)人体体温变化、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猫头鹰昼伏夜出均表现为昼夜节律,北极黄鼠冬眠表现为年节律。(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调节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早睡觉比晚睡觉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则无济于事,因为白天睡觉不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因此,遵循昼夜节律对维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至关重要。(4)生物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赋予了生物预见和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以建议大家不熬夜、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