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核心·易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
(2)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 ( )
(3)人类可以无节制地利用各种水体。 ( )
(4)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太阳能和重力势能。 ( )
(5)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 )
[核心知识]
1.水循环的外部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水循环的内部因素是水的三态变化。
2.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1.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水循环可以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上空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在下列四种区域中,水循环最不活跃的是(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东海海域
D.沙漠地区
3.“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以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4.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
A.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B.亚洲的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多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5.科学研究表明:水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后,就会变成老化水,俗称“死水”,不利于饮用。使陆地上的水成为“活水”,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主要是 (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海洋循环
6.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最直接有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
7.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的X、Y、Z分别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8.读图所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两短线处添画箭头,完成水循环示意图。
(2)图中所示水循环中 (填水循环类型)的重要意义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在水循环中,森林的覆盖率越高,下渗作用越 ,地下水资源越丰富。
(4)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主要是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写一条)。
9.小明为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一段时间后,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且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1)锥形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这一过程是 (填物态变化)。
(2)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 、 环节。
10.[2021·宝山区一模] 如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图中代表水圈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李白的《将进酒》中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的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以上所描述的循环属于 循环。
12.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 ;② ;③ ;
⑥ ;⑦ 。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 循环。
(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影响的是 (填序号,下同)环节,最能代表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的是 环节。
(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 、 、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13.为了保护水资源,浙江省每年都开展“五水共治”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下列资料是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程度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 量/m3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分析浙江省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 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核心·易错
(1)× (2)× (3)×
(4)√ 太阳辐射使水蒸发,大气运动带动水汽输送,水汽遇冷凝结成水滴,受到重力作用形成降水。
(5)× 水循环指的是在地球上各处的水,因为太阳的照射,吸收太阳的能量,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方式,进行持续不断的循环,并不一定按照固态→液体→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能力提升拔尖练
1.D 水循环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2.D 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水蒸发快,附近水域又多,所以水循环活跃;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水源充足,森林中植物蒸腾作用强,水循环活跃;东海海域水源充足,东海在中低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充足,水循环活跃;沙漠地区缺少水源,干燥的气候使沙漠地区很少有降水,水循环非常不活跃。
(1)水循环的外部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水循环的内部因素是水的三态变化。
(2)地球上的各地区水循环是否活跃,主要考虑太阳辐射强弱和水是否充足。
3.B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台州南部湾区引水工程”通过管道将台州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其实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的方式影响水循环,缓解台州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4.A 亚洲的水资源总量最多,但由于人口较多,人均水量较少;水是循环的,但是淡水资源太少,人口太多,全世界有3亿多人处于缺水状态,所以要节约用水;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均水量较少,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的情况。
5.B 海洋水是地球上水量最大的水体,且海洋的面积远远超过陆地面积,因此大气中的水蒸气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水的蒸发,然后通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通过降水的形式,补充陆地淡水资源。
6.B 湖泊总水量减少,说明湖水的补给量<蒸发量,湖水的补给来源有地表径流和大气降水,则地表径流+大气降水<水面蒸发。
7.A X表示湖泊中的水蒸发进入大气,Y表示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Z表示降水。
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蒸腾、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汽输送等环节。
8.(1)如
(2)海陆间水循环 (3)强
(4)地表径流 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
(1)读图可知,靠海洋的为降水,箭头要向下。另一个为陆地上的水体蒸发或植物蒸腾,箭头向上。(2)图示水循环有三种形式,其中海陆间水循环能使海洋水到达陆地,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3)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森林的覆盖率越高,下渗作用越强,地下水资源越丰富。(4)目前人类主要影响地表径流;修水库能调节不稳定的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9.(1)液化 (2)蒸发 降水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培优初探拓展练
10.B
11.降水 地表径流 海陆间水
12.(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植物蒸腾
(2)海上内 海陆间水 (3)④ ②
(4)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2)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三类,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能将海洋水转化为陆地淡水,从而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3)我国修建三峡大坝是将长江上游的水蓄积起来,因而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来自太平洋,因而相符的是②。(4)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是“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是影响冷暖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13.(1)轻度缺水 (2)8.6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浙江省的人均水量约为2000 m3,水资源紧缺程度为轻度缺水。(2)根据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 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V= mL=8640 mL≈8.6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