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从化学角度看,两张纸的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两张纸的命运
新知学习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
注意: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Q:观察实验现象时,应该注意什么?
固态
液态
气态
新知学习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⑴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1-1】
结论:没有新物质生成
现象:加热后试管口有水蒸气喷出,遇玻璃片后又变成水
新知学习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1-1】
⑵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并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
结论:没有新物质生成
现象:块状变成粉末状
新知学习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⑶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1-1】
结论:有新物质生成
现象:加水形成蓝色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
新知学习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⑷ 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1-1】
结论:有新物质生成
现象:试管内产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新知学习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⑴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⑵ 块状的 胆矾 粉末状的 胆矾
⑶ 蓝色的硫 酸铜溶液 蓝色的 氢氧化铜沉淀
⑷ 颗粒状 大理石 二氧化碳 气体等
加热后试管口有水蒸气喷出,遇玻璃片后又变成水
没有
新物质生成
块状变成粉末状
没有
新物质生成
加水形成蓝色溶液,滴入氢
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
有
新物质生成
试管内产生气泡,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
新物质生成
【实验记录】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称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
从实验结论和概念中总结,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1.物理变化会伴随什么现象?
2.化学变化经常伴随什么现象?
思考与讨论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外观、状态、大小等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纸张形状改变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纸张燃烧化成灰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Q: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否一定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一定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Q:点燃一张纸,观察纸张被点燃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纸张形状改变
纸张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纸张能变形
纸张能燃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Q: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什么区别?
我很容易生气。
我今天生气了!
性质
变化
“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纸张可燃烧
纸张在燃烧
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
物质运动的过程
新知学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主要是指物质的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物质 颜色和状态(通常状况) 熔点/℃ 沸点/℃
水 无色液体 0 100
铁 银白色固体 1535 2750
铝 银白色固体 660.37 2467
氧气 无色气体 -218.4 -182.9
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为101kPa)
新知学习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通常是指物质的
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
物理性质主要是指物质的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①木炭能够燃烧
②木炭是黑色固体
③淡蓝色的液氧
④生锈的铁链
⑤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⑥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⑦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
⑧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实验1-2:氧气与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实验探究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燃着的小木条
【实验1】
【实验2】
新知学习
【实验1-2】
氧气与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新知学习
【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注意: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
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新知学习
【实验1-2】
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
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气体名称 氧气 二氧化碳
物 理 性 质 颜色(标准状况) 无色 无色
物态(标准状况) 气态 气态
气味 无味 无味
化 学 性 质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的变化 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是否支持燃烧 支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
新知总结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2.物理性质主要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可燃性、助燃性、活泼性、稳定性、
氧化性、还原性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4.可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来区分物质
当堂演练
要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
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2.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瓷器破碎 B.葡萄酿酒
C.铁锅生锈 D.木炭燃烧
A
A
当堂演练
要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
3.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陶瓷炼制 B. 火药使用
C. 粮食酿酒 D. 甲骨刻字
D
当堂演练
要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不易溶于水 D.支持燃烧
5.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烂 B.玉米酿酒;酒精能燃烧
C.车胎爆炸;醋酸有酸味 D.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D
B
当堂演练
要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某家快递公司在卸载环节中造成危险化学品氟乙酸甲酯泄露。现收集到有关氟乙酸甲酯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②沸点为104.5℃;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④易燃,要远离火源;⑤剧毒,有腐蚀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起始原料等。
(1)请根据上述内容可归纳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其用途有 (填序号)。
(2)按照我国国家邮政局规定氟乙酸甲酯等这类物品不得邮递,试通过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为
。
(3)为了避免与人体直接接触,接触时应正确处理的方法是 ·
①②③
④⑤
⑥
氟乙酸甲酯剧毒,有腐蚀性(其他合理也可)
用酒精清洗